1.综合题- (共2题)
1.
在区域发展的不同阶段,自然地理条件(格局)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也不同。结合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图是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产量的贡献率示意图(B表示贡献率大小)。

材料二 乙图是自然条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示意图(B表示贡献率大小)。

(1)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大小明显存在东西和南北空间上的差异。请分别叙述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2)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引起了农业产值的变化。在空间差异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引起农业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地区是________。在时间上,从1979~2002年我国的自然条件中,________(填影响因素)引起了农业产值的波动变化。
(3)乙图中M地区是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的地区,请分析其主要的区位优势。
材料一 甲图是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对农业产量的贡献率示意图(B表示贡献率大小)。

材料二 乙图是自然条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示意图(B表示贡献率大小)。

(1)我国自然条件对农业产值的贡献大小明显存在东西和南北空间上的差异。请分别叙述引起这种差异的原因。
(2)我国不同时期自然地理条件的变化引起了农业产值的变化。在空间差异上,自然条件的变化引起农业产值增长最明显的地区是________。在时间上,从1979~2002年我国的自然条件中,________(填影响因素)引起了农业产值的波动变化。
(3)乙图中M地区是我国自然地理条件对第二产业的贡献率最大的地区,请分析其主要的区位优势。
2.
大江、大河的三角洲地区是我国重点开发区域。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扣“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材料 “黄河三角洲经济区”扣“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示意图。

(1)黄河三角洲与长江三角洲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近年来,黄河三角洲生长速度减慢,主要原因最有可能是__________。要监测和分析两经济区土地利用结构和变化,最有效的地理信息技术手段有_______。
(2)黄河三角洲地区土壤盐碱化问题突出,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3)与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相比,简评黄河三角洲经济区发展的条件。
(4)发展高效生态经济是黄河三角洲经济区的目标和方向,试分析其实现产业结构生态化的基本途径。
2.单选题- (共9题)
3.
读某行政区域的空间结构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小题2】从区域空间分布形式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小题1】关于该区域的描述正确的是 ( )
A.具有一定界线但界线是不确定的 |
B.有一定功能 |
C.具有独立性,不会对其他区域造成影响 |
D.内部存在差异性,与周边区域具有连续性 |
A.a可能表示城市 | B.b可能是城市群 |
C.d可能是公路 | D.c可能为农业区 |
4.
读我国地壳运动观测网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小题2】根据观测站的分布特点判断,建立地壳运动观测网最主要的目的是( )

【小题1】对地壳运动进行精确观测采用的主要技术是( )
A.遥感技术 | B.全球定位系统 |
C.地理信息系统 | D.数字地球 |
A.泥石流、滑坡的监测和预报 | B.大地高程测量 |
C.地震监测和预报 | D.为电离层研究、气象预报提供数据 |
5.
【小题2】形成甲乙两地区域特征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
我国许多古诗词中描述了不同区域地理环境的特点,请根据图甲、图乙及其中的古诗回答下面小题。
A.甲:山高水阔,常绿阔叶林茂密 乙:河口地带,鱼米之乡 |
B.甲:北雁南飞,叶落草枯 乙:一种喀斯特地貌 |
C.甲:春寒料峭,野渡无人 乙:山高坡陡,水土流失严重 |
D.甲:丘陵春深,溪水奔流 乙:水乡江南,丘陵广布 |
A.海陆位置不同 | B.人类活动不同 |
C.海拔高度不同 | D.气候和地质作用不同 |
6.
读“我国三大经济圈位置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2】与长三角相比,促进珠三角经济发展的主要优势条件是( )
A.矿产资源丰富 | B.劳动力成本低 |
C.淡水资源充足 | D.交通运输便捷 |
A.经济腹地更广 | B.科技实力更强 |
C.产业基础更好 | D.改革开放更早 |
7.
读我国地理自然分区局部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小题1】综合考虑纬度、地形、气候等因素,四大区域中太阳年辐射总量丰富,且气温年较差大的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2】有关四大区域农业发展制约因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甲——风沙、盐碱、旱涝
B. 乙——洪涝、风沙、低温
C. 丙——积温低,生长期短
D. 丁——水源不足、风沙危害
8.
【小题2】“土地利用信息数据库”在数字城市规划中可用于()
在未来的农业生产中,依托于地理信息技术,农民首先可定期获得农田长势的影像资料,再经过系统分析,最后把杀虫剂、化肥施用到最需要的农田,从而减少污染、提高产量。依据图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A.GPS—RS—GIS | B.RS—GIS—GPS | C.GIS—RS—GPS | D.RS—GPS—GIS |
A.分析应急避难场所质量![]() | B.统计城市GDP增长量 |
C.确定市区停车场的车流量![]() | D.决策公交线路合理布局 |
9.
【小题2】下列不属于该区域20年来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下图是某区域不同时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A.该区域位于我国西南地区 |
B.受地形影响,聚落间联系不便 |
C.聚落间均有便捷交通线路相连 |
D.聚落沿河流、交通线分布明显 |
A.交通条件明显改善 | B.矿产资源得到开发 |
C.旅游业的兴起 | D.再城市化明显 |
10.
为搜寻马航失联飞机,中国空军2014年4月5日再次派出1架飞机赴南印度洋执行搜寻任务,在任务区域(20°S-26°S、101°E~104°E)发现多块白色漂浮物,并拍照取证。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空军搜寻需要用到的技术可能是( )
【小题2】用户在智能手机上运行打车软件,输入目的地即可将信息发送给离他最近的若干出租车。打车软件运用的核心技术是( )
【小题1】空军搜寻需要用到的技术可能是( )
A.RS | B.GPS |
C.GIS | D.RIS |
A.数字地球(DE) | B.遥感(RS) |
C.地理信息系统(GIS) | D.全球定位系统(GPS) |
11.
读GIS案例分析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 )
【小题2】图中甲图层可能代表( )

【小题1】该案例研究的主题是( )
A.泥石流 | B.滑坡 |
C.地震 | D.崩塌 |
A.坡向 | B.坡面起伏 |
C.坡面侵蚀 | D.地层厚度 |
3.填空题- (共1题)
12.
某地理兴趣小组外出考察,他们在不同地区拍摄到了①、②两幅图片,结合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及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3)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请说明理由。
A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B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C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2)比较C、D两区域地理特征的差异,补充完成下表。

(3)如果让你在图中A、B、C三个区域中,根据气候特点,选择种植三种农作物(水稻、青稞、棉花)中的一种,你会选择哪种作物?请说明理由。
A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B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
C区选种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9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