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要达到“小康”的目标,应注意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和环境的综合治理。读“东北平原某区域植被类型分布图”及相关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试分析造成图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平原的优质大豆、玉米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20世纪50-70年代,农垦人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北大仓”又面临变成“北大荒”的窘境。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请问这一保护沼泽地举措的意义何在?
①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政治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1)试分析造成图A、B两区域人口密度差异的自然原因。
A区域人口密度大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区域人口密度小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目前该区域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__;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考虑,该地区解决生态问题的主要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东北平原的优质大豆、玉米在国内市场占有份额下降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4)20世纪50-70年代,农垦人将“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北大仓”又面临变成“北大荒”的窘境。2000年黑龙江省政府作出决定:停止对北大荒沼泽地的开垦。请问这一保护沼泽地举措的意义何在?
①生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经济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政治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停止对沼泽地的开垦后,耕地不再增加,发展农业的出路何在?
2.
读“我国甲、乙两个地区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地利用,完成下表:

(3)从上面比较分析看出,乙地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4)甲、乙两地应如何开发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
(5)综合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甲地的发展方向应是什么?为什么?

(1)甲为我国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乙为我国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
(2)比较甲、乙两地的土地利用,完成下表:

(3)从上面比较分析看出,乙地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什么?
(4)甲、乙两地应如何开发利用当地的土地资源?
(5)综合自然、社会经济状况分析,甲地的发展方向应是什么?为什么?
2.单选题- (共12题)
3.
东北地区包括的省区是( )
A.黑龙江省、辽宁省、吉林省、河北省北部 |
B.吉林省、辽宁省、黑龙江省、内蒙古自治区 |
C.黑、吉、冀、内蒙古的全部 |
D.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和内蒙古自治区的东部 |
4.
下列关于东北经济基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北区是我国重要的棉花生产基地 | B.东北区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基地和轻工业基地 |
C.东北区是我国第一个比较成熟的大经济区 | D.东北区农业非常发达而重工业基础薄弱 |
6.
东北区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分布符合由南到北排列顺序的是( )
A.温度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
B.森林类型:暖温带常绿林、温带针阔混交林、寒温带针叶林 |
C.作物:冬小麦、春小麦、甜菜 |
D.土壤:黑土、黑钙土、草甸黑土 |
7.
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就是要( )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优势地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B.以粮为主,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C.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 |
D.发挥原料充足的优势,加强大豆榨油业和甜菜制糖业 |
8.
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和农业部联合下发紧急通知,要求各地物价和农业主管部门切实采取措施,加强对粮食作物种子价格的管理,防止粮食作物种子价格大幅度上涨增加农民负担,影响农民种粮积极性。下列属于东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的一组是( )
①春小麦 ②棉花 ③冬小麦 ④大豆 ⑤甜菜 ⑥玉米 ⑦水稻
①春小麦 ②棉花 ③冬小麦 ④大豆 ⑤甜菜 ⑥玉米 ⑦水稻
A.①②③⑥ | B.③④⑥⑦ | C.①⑥⑦ | D.④⑤⑥ |
13.
关于东北地区内部不同区域农业发展方向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平原区面向国内大宗农产品需求市场,继续强化商品粮、豆等大宗农产品的生产 |
B.平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 |
C.西部草原区的发展方向是多元开发特色农产品,在半山区实现“立体开发” |
D.山区农业发展方向是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 |
14.
关于东北地区林业和特产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这里有我国第二大林区,主要的树种有兴安落叶松、红松、白桦、樟树 |
B.长白山区是我国最大的柞蚕茧产区 |
C.辽南是重要的苹果产区 |
D.辽东低山丘陵和半岛丘陵区盛产鹿茸、人参等珍贵药材 |
3.选择题- (共4题)
17.
(题文)下列关于东北区自然环境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吉林、辽宁三个省份,自然地域单元完整 |
B.属于温带湿润、半湿润季风气候,水热配合协调,南北没有热量差异 |
C.有我国最大的平原,最肥沃的黑土地和最大的天然林区 |
D.区内河流水量丰富,季节变化不大,含沙量很小 |
4.多选题- (共1题)
5.填空题- (共3题)
20.
东北大部分地区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季风气候。热量和水分基本上可满足一年___________熟作物的需要,但农作物生长易受到___________的影响。
21.
一般来说,平原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_业,而山地丘陵地区适宜发展___________业。东北地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山地三类相对完整的地形单元,从而为农业___________经营提供了条件。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多选题:(1道)
填空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