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甘肃省银川一中高三2月月考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5978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10/24

1.选择题(共1题)

1.

选择相应的图片(  )

2.诗歌鉴赏(共1题)

2.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秋怀

(宋)欧阳修

节物岂不好,秋怀何黯然!西风酒旗市,细雨菊花天。

感事悲双鬓,包羞食万钱。鹿车何日驾,归去颍东田。

注:欧阳修 北宋文坛领袖,居位时边境受侵,朝内统治严酷。
【小题1】名家云:“欧阳公文字好者,实而有条理。即章法严谨,丝成茧成。”请你就本诗的“章法结构”上的特点做一具体分析。
【小题2】本诗语言精练,但蕴情丰富,试就其情感意蕴做一分析。

3.语言表达(共3题)

3.
仿照例句续写两句话(4分)
要求:(1)续写部分与给定句子的句式相同.(2)要与给定句子所描写的主题一致,表现对“白衣天使”的赞颂
你不是火炬,却照亮了生命前进的方向。
------------,------------------。
------------,------------------。
4.
观察下面的漫画,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并揭示其寓意。(6分)

描述画面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超过70字)(4分)
寓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
下面这段文字中划线的这句结论是从哪些方面推导出来的?请简要概括,总字数不要超过15个字。(4分)
钓鱼岛在日本染指之前并非“无主地”,中国早在明朝就发现和命名了钓鱼岛,发现意味着先占,先占即取得领土主权,这就是国际法则的“先占”原则。专家查阅相关资料发现,明朝已经将钓鱼岛纳入国家版图,一些使臣的笔记里还标明了中国渔民在钓鱼岛周围海域的航线。明以后的历代政府更是采取了开发、利用、管辖和保卫等措施,对钓鱼岛行使主权以有效统治。可以肯定,日本关于钓鱼岛主权的主张是站不住脚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1道)

    诗歌鉴赏:(1道)

    语言表达:(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