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是某城市的布局状况,该城市要新建火力发电厂、自来水厂、印染厂和服装厂各一个,请在图中A、B、C、D、E五个地点选择,并说明理由。

(1)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2)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3)印染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服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1)火力发电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2)自来水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3)印染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4)服装厂应建在 处,理由是 。
2.
(6分)下图为我国某地公路规划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相比,村镇的数量少,规模小,说明 、 等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分布、规模有重要的影响。(2分)
(2)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与方案①相比较,②方案的优势是 ,不足是 。(2分)
(3)在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时,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是:
。(2分)

(1)图示区域西北部与东南部相比,村镇的数量少,规模小,说明 、 等自然条件对聚落的分布、规模有重要的影响。(2分)
(2)图中计划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与方案①相比较,②方案的优势是 ,不足是 。(2分)
(3)在修建B村到A村的公路时,应该注意的环境问题是:
。(2分)
2.单选题- (共8题)
4.
读下图,①、②、③、④四条曲线为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老年人和少年儿童的人口年龄系数曲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年龄系数的曲线分别是( )
【小题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老年人口系数超过少年儿童人口系数的时间依次是( )

【小题1】图中代表发达国家少年儿童和老年人的年龄系数的曲线分别是( )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③ | D.②④ |
A.1998年和2045年 | B.2020年和2045年 |
C.1998年和2020年 | D.2030年和2045年 |
5.
人口的性别结构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两性人口数量的比例关系,它通常由性别比这个指标加以度量。性别比为平均每100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人口的数量。下图为四条人口性别比例曲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曲线②代表的性别比变化出现的地区是()
【小题2】20世纪80年代以来曲线②所示地区性别比较低的原因是()
【小题3】曲线①峰值的出现可能带来的问题有()
(1)人口老龄化 (2)男女比例失调 (3)等社会问题 (4)劳动力缺乏

【小题1】曲线②代表的性别比变化出现的地区是()
A.辽中南工业基地 | B.京津唐工业基地 |
C.长江三角洲工业区 | D.珠江三角洲工业区 |
A.重工业发达,大量男性劳动力迁入 |
B.轻工业发达,大量女性劳动力迁入 |
C.不同性别死亡率不同造成的一种自然现象 |
D.当地重男轻女的思想严重 |
(1)人口老龄化 (2)男女比例失调 (3)等社会问题 (4)劳动力缺乏
A.⑴⑵ | B.⑵⑶ | C.⑴⑶ | D.⑴⑷ |
6.
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不但受自然地理因素的影响,还受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在上述两大因素影响下,有的聚落在成长,有的聚落在衰落。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小题2】影响该城市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小题3】从城市功能区合理布局的角度考虑,若在下图中分别布局中心商务区、住宅区、城郊农业区、港口码头四个功能区,则①②③④对应的功能分区分别是()


【小题1】图中四个聚落中,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A.a | B.b | C.c | D.d |
①宗教中心 ②自然资源丰富 ③地形开阔平坦 ④河流交汇处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A.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住宅区、中心商务区 |
B.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 |
C.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中心商务区、住宅区 |
D.中心商务区、住宅区、港口码头、城郊农业区 |
7.
发达国家跨国企业在我国设立分公司通常在沿海中心城市,主要原因是沿海中心城市具有的优势是:
①社会协作条件好
②市场区域广大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水源充足
⑤货物运输便利
①社会协作条件好
②市场区域广大
③气候温暖湿润
④水源充足
⑤货物运输便利
A.①③⑤ | B.②③④ | C.②④⑤ | D.①②⑤ |
9.
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林体系是防治荒漠化的重要对策和措施。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小题2】绿洲地区防治荒漠化的正确做法是()
【小题1】不同地区的水资源利用方式不同,下列各项中合理的是()
A.旱作农业区──减少用水数量 |
B.草原牧区──合理分配河流上、中、下游水资源 |
C.干旱地区──多打机井,加大开发水源力度 |
D.农作区──改革耕作和灌溉技术,推广节水农业, |
A.绿洲外围的沙漠边缘封沙育草,保持、恢复、发展天然灌草植被 |
B.绿洲前沿建立农田防护林网 |
C.绿洲内部营造乔、灌木结合的防沙林带 |
D.水源丰富区设置沙障工程 |
10.
新加坡、韩国、我国台湾和香港地区经济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 )
A.充分利用本国或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 |
B.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走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道路 |
C.气候适宜、环境优美 |
D.经济基础好、技术水平高 |
3.选择题- (共5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8道)
选择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