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基础再练 区域农业可持续展常考题型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5913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2/27

1.综合题(共1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阿拉伯胶由胶树分泌形成,在食品、医药、化妆品等产业上有广泛应用。胶树扎根较深,能大量吸收地下水,最适宜生长在雨季短、旱季长的热带地区。种植胶树5年后方可采胶,每年10月份出胶,一年内仅能收胶3次,主要依靠人工采胶。北苏丹树胶产量和出口量均排名世界之首,下面图2中甲区域(胶树种植区北部)是该国胶树最适宜的生长区。近年来国际市场供不应求,但该国却遇到了增产难度大的问题。
(1)分析右图中甲区域比种植区南部更适宜胶树生长的自然原因。
(2)分析目前该国树胶产量难以大幅提高的原因。
(3)你是否赞同在图2中乙区域发展胶树种植业?请表明态度并说明理由。

2.单选题(共4题)

2.
我国东北玉米带与美国玉米带、乌克兰玉米带并称为世界“三大黄金玉米带”。结合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美国、乌克兰的玉米种植相比,我国东北的玉米生产(  )
A.区域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高
B.商品率高,大部分用于出口
C.科技投入少,国际市场竞争力不足
D.家庭农场为主
【小题2】要实现我国东北黄金玉米带的可持续发展,下列措施可采取的是(  )
A.毁林开荒、扩耕,以获得持续增产
B.增施化肥、农药,以提高玉米产量
C.延长玉米产业链,进行精深加工,提高玉米的附加值
D.利用玉米秸秆,大力发展沼气
3.

   下图示意1978—2004年黑龙江垦区粮食总产量与水稻产量的变化。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土壤肥力的提高B.耕地面积的扩大
C.交通条件的改善D.市场需求的变化
【小题2】该地区粮食结构变化最可能导致该地区(  )
A.土地盐渍化B.温室效应增强C.水资源短缺D.土地沙漠化
4.
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
【小题2】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
①夏季气候凉爽  ②光照资源丰富  ③昼夜温差大  ④土壤肥力高  ⑤水资源丰富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3】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
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
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
5.
东北大米生产中很少用农药,堪称“绿色大米”,以其质优而畅销全国。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与东北大米质优无密切关系的是(  )
A.冬季低温B.夏季白昼长
C.黑土养分丰富D.年温差大
【小题2】华北平原和东北平原都是我国产粮“大户”。两区域相比,东北平原粮食商品率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热条件好B.生产规模大
C.土壤肥沃D.交通便利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