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濮阳县第一中学2016-2017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81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2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美国人口增长示意图。  材料二 美国人均寿命变化示意图。

材料三 美国人口密度示意图。

材料四 美国人口构成情况。

材料五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农业经济不景气,加上农业机械化的发展,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因此,南方黑人大批北上,进入城市寻找职业。
材料六 清朝末年到民国初期,黄河下游广大地区连年遭灾,大批中原饥民为谋生计,冒着被惩罚的危险,背井离乡“闯”入人烟稀少、土壤肥沃的东北地区,史称“闯关东”。
(1)根据材料一、二、三、四,简要概括美国人口特点。
(2)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美国南方和中国华北都出现大批人口向本国东北迁移的现象,其各自的原因是什么?
(3)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我国的人口迁移非常频繁,且规模很大,主要方向是什么,原因是什么?
2.
下图是我国南方某大城市平面略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早期该城市城区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城市空间形态的变化明显受__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
(2)从图中可以看出,城市化的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吸引大批乡村劳动力流向城市、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随着城市社会经济的发展,拟在图示地区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大型超级市场、蔬菜基地。请分析其选址的条件。
①拟建大型服装批发市场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拟建大型超级市场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拟建蔬菜基地的有利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图示是澳大利亚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

(1)A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主要农产品是 ,其生产结构和经营方式的特点是
(2)B农业地域类型是 ,其发展该农业地域类型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3)分析A农业地域类型的发展条件。

2.单选题(共15题)

4.
下图表示某城市一区域地铁路段的平均客运量,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个区域最可能是(   )
A.重化工业区B.高级住宅区
C.中心商务区D.公园游览区
【小题2】在研究城市地域结构及其发展模式时,共同采用的一项指标是(   )
A.人口密度的变化B.居民的职业结构
C.土地利用的类别D.地价的高低
5.
读“我国某城市郊区四种农作物生产、运费与市场价格资料”。
 
花卉
蔬菜
稻米
甘蔗
平均收购价格(元/千克)
30
6
4
3
生产成本(元/千克)
15
3.5
2
1
运费(元/100千克×千米)
5
4
2
3
单位面积产量(千克·年)
500
4000
800
1500
 
【小题1】该城市可能位于
A.两广丘陵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山东丘陵
【小题2】影响该城郊农业的主要因素是
A.气候条件B.城市空气结构C.消费市场D.科技水平
【小题3】该郊区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将对表中四种农地进行征收。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是
A.花卉地B.蔬菜地C.稻米地D.甘蔗地
6.
下图为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下列各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印度
7.
运用数据图表可以分析社会人口变化现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甲是某地区育龄妇女平均生育子女数变化曲线图。若图中所示变化趋势持续下去,最可能出现的是 (  )
A.人口素质下降B.人口老龄化C.就业压力加大D.劳动力成本下降
【小题2】图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四个不同时期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
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②C.①②④③D.①③②④
8.
“百度迁徙”是我国首个运用大数据播报春节国内人口迁徙实况的网站,通过网站可以实时了解全国春运的最新动态,包括春运最热的线路:10条最热线路:北京↔成都 北京→济南  北京→德州 北京→葫芦岛 北京→滁州 天津→德州 上海→滁州 上海→合肥 上海→宜城)、最热门的迁出城市。数据反映了全国区域型的交通、经济、就业等诸多因素。读图,(注解:春运迁徙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广州、西安四个城市构成的菱形区域内)2014年1月26日百度数据显示,成都至北京的人口迁徙数量超过北京至成都的,试推断其原因(   )
A.北京人在四川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四川人在北京就业的人数
B.四川人在北京就业的人数超过了北京人在四川的就业人数
C.北京是全国性交通枢纽之一,在此中转的列车多
D.由于生活条件改善,四川到北京过春节的人数增多
9.
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人口红利拐点显现往往是人口红利消失的前兆,2012年我国劳动年龄人口在相当长时期里第一次出现了绝对下降。下图为亚洲四个国家不同时期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示意图.结合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国家分别是(   )
A.日本 越南 中国 印度B.印度 越南 中国 日本
C.印度 越南 日本 中国D.中国 印度 越南 日本
【小题2】为了便于分析,人们认为总抚养比(14岁及以下少儿人口与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之和除以15岁-64岁劳动年龄人口)小于50%的时期为人口红利期。据上图分析我国人口红利期能够持续的时间为(   )
A.20多年B.30多年C.40多年D.60多年
【小题3】人口红利拐点出现以后,对我国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叙述错误的是(   )
A.大幅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增加劳动力数量
B.人口老龄化问题愈加严重
C.加速劳动力密集型企业向人工成本较低地区转移
D.加快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10.
人口潜力指数是指在目前人口状况下各地区能够继续容纳人口的潜力大小,人口潜力指数=某一地区的相对合理人口密度/该地区的现实人口密度。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材料和表格内容,下列省区人口潜力特征最适度的是(  )
A.河南B.上海C.四川D.山东
【小题2】新疆人口潜力指数高的直接原因是该区(  )
A.资源丰富B.人口容量大
C.人口稀少D.拥有西部大开发的优惠政策
11.
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是指城市某功能区单位面积土地租金与该区人口日流通量的比值。下图为世界某城市地域功能区地租指数与布局方位雷达图,读图,该城市商业区地租指数较低的主要原因是(   )
A.城市中心环境质量较差B.城市中心金融机构较多
C.城市中心商品流通量较大D.城市中心流通人口较多
12.
下图是某一狭长河谷地区交通线、聚落与人口分布示意图,该地居民正计划在其间兴建一处方便全体居民使用的大型商业中心。兴建原则是要使所有居民至大型商业中心的总距离最小。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大型商业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   )
A.戊B.丁C.乙D.甲
【小题2】若将庚聚落居民迁至距甲聚落右侧15千米处,则大型商业中心应该兴建在下列哪一个聚落(   )
A.戊B.丁C.乙D.甲
13.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形态变化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城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建国前,公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B.建国后,铁路对城市形态的影响最大
C.郊区城市化是城市扩展的主要途径
D.建国以来城市化的速度是先快后慢
【小题2】该城市向外扩展的主要自然优势条件是(   )
A.水源B.气候
C.地形D.土壤
14.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
A.a-d-b-cB.d-b-c-aC.a-c-d-bD.c-d-b-a
【小题2】b图中距离市中心8千米处,最有可能分布的城市功能区是(  )
A.商业区B.行政区C.工业区D.住宅区
15.
下图为两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产值结构和商品率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农业地域类型分别可能为
A. 季风水田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B. 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
C. 商品谷物农业、乳畜业   D. 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小题2】甲、乙两农业地域类型商品率相差较大的主要原因为
A. 人口密度不同 B. 市场条件不同 C. 作物单产不同 D. 机械化水平不同
16.
读“苹果种植的纬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苹果特殊产地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
A.水分B.地形C.技术D.劳动力
【小题2】黄土高原与山东半岛苹果产区都位于“主要产地”,是我国苹果的主要产区,二者相比,黄土高原苹果产区具有的优势是(  )
①夏季气温高、降水多 ②气温日较差大,有利于糖分的积累 
③土壤肥沃,土质疏松 ④劳动力成本较低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②④
17.
10月16日是世界粮食日,2011年的主题是“粮食价格——走出危机,实现稳定”。读我国2011年粮食输入量前10位省市示意图(单位:万吨)与省区人口统计图(单位:千人)。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粮食输入量居前两位的甲、乙省区,分别是(  )
A.上海 浙江B.广东 浙江
C.广东 上海D.上海 北京
【小题2】甲、乙两省区需要大量调入粮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水旱灾害频发,粮食减产迅速
B.耕地遭受污染,粮食单产量低
C.工业化和城市化发展,农业结构调整
D.人口增长过快,粮食供应严重不足
18.
下列因素中,不属于长三角地区成为世界级城市群原因的是(  )
A.科技发达B.交通便利C.矿产资源丰富D.经济基础条件好

3.选择题(共3题)

19.

读图,“某地区居民的日常食物图”,该地区主要的少数民族是(   )


20.

1995年,在一次集会上被犹太极端分子刺杀身亡的是(     )


21.已知A 是一种分子量为28的气态烃,现以A为主要原料合成一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E,其合成路线如图1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