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材料一 2012年春运自1月8日起至2月16日止,全国铁路预计将发送旅客2.35亿人,同比增加1352万人,增长6.1%,日均发送旅客588万人。
材料二 我国人口流动示意图

(1)我国目前跨省流动人口比重大,其主要流向是______________。
(2)对比说明现阶段我国人口地区间大规模流动的原因?
(3)分析A地也能吸引众多人口流入的原因?
(4)图中B地区是人口流出较多的地区,这会对该地区产生什么影响?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
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A.人口数量 | B.人口年龄结构 |
C.人口死亡率 | D.人口性别结构 |
(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老龄化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

(1)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因矿产资源的开发而兴起的城市是________(填字母)。为了保护城市环境,该城市主导工业的区位应选择在什么地方。
(2)B、C两城市之间的铁路线建成后,B城_____工业占总产值的比重将明显增加。
(3)试分析图中D城发展高新技术园区的区位优势。
材料一 道路拥挤导致的交通事故是许多大城市存在的日益严重的问题。下表列出的是部 分国家特大城市道路交通事故数据
城市 | 每10万人中死亡人数 |
洛杉矶 | 17.5 |
底特律 | 14.7 |
芝加哥 | 10.5 |
巴黎 | 12.5 |
伦敦 | 10.2 |
东京 | 7.2 |
马尼拉 | 8.2 |
卡拉奇 | 8.6 |
(1)上述材料表明:产生的城市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2)除第(1)题中所述环境问题外,还有哪些常见的城市环境问题?(至少回答三个)
(3)征对当前城市的交通拥堵问题,请你提一些合理化建议。(至少写四点)
2.单选题- (共11题)
【小题1】材料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的新变化是
①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 ②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
③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 ④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A.庞大的人口压力 | B.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
C.改革开放的国家政策 | D.工商业者成为光荣的劳动者 |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A.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B.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C.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A.城市服务等级提高 | B.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C.城市流动人口增加 | D.城市生态环境优化 |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四个国家中,老龄化问题最严重的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70% 鼓励生育 | B.60% 计划生育 |
C.10% 采取移民政策 | D.30% 鼓励人员出国 |

【小题1】甲组人口死亡率总计是
A.0.775% | B.0.675% | C.0.885% | D.0.95% |
A.甲组人口表示发展中国家,乙组人口表示发达国家 |
B.各年龄段死亡率甲小于乙,因此死亡总人数也是甲小于乙 |
C.发展中国家的死亡率高于发达国家 |
D.甲组人口死亡率偏高一些,主要原因是甲组老年人口比例高 |
A.经济迅速发展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和生活水平提高 |
C.平均寿命延长和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D.环境质量改善和人口素质提高 |

【小题1】若此图表示新中国成立后到20世纪80年代以前人口迁移的主流,则乙地可能表示
A.经济发达的城市 | B.西北内陆地区 |
C.人口稀少的农村 | D.风景优美的山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 B.从亚洲迁往北美 |
C.从亚洲迁往非洲 | D.从欧洲迁往亚洲 |

【小题1】结合H市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中信息推断,该市人口状况发生的变化是( )
A.西北部人口增加的数量最多 | B.全市人口密度增加 |
C.市中心的人口密度有所降低 | D.东部人口增长较慢 |
A.商业区的分布更加集中 | B.新工业区向老工业区集聚 |
C.住宅区向滨湖地区聚集 | D.中部、南部路网密度增大 |
下图分别为A、B、C三个城市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A.A城市 |
B.B城市 |
C.C城市 |
D.B城市和C城市 |
A.A城市 |
B.B城市 |
C.C城市 |
D.A城市和C城市 |
A.便利的水运条件 |
B.雄厚的农业基础 |
C.丰富的煤、铁资源 |
D.悠久的历史 |

【小题1】1978年到2009年,上海市郊区和城区制造业产值比重的变化以及近十年人口空间集聚的变化可以显示
①城区工业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②城区居住用地大多转变为商业用地
③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工业用地 ④郊区农业用地部分转变为居住用地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A.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急剧下降 | B.城区人口集聚效应比郊区弱 |
C.远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近郊强 | D.近郊区人口集聚效应比远郊强 |
①西方城市的空间结构有同心圆、扇形和多核心三种常见模式;②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在城市用地上没有明显的功能分区;③城市空间结构模式一旦形成,就不会发生改变;④西方三种常见的城市空间结构模式都强调中心商务区在城市发展和功能分区中的主导作用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小题1】图中南京都市圈中的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A.二级 | B.三级 | C.四级 | D.五级 |
A.常州市的服务范围较南京市大 | B.宁海县提供的服务种类较台州市多 |
C.杭州市与台州市的服务范围不可能重叠 | D.泰州市和镇江市城市服务功能基本相同 |
A.A | B.B | C.C | D.d |
3.选择题- (共3题)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blank#}1{#/blank#}。如图所示,俊俊同学能听到同桌同学轻扣桌面的声音,说明 {#blank#}2{#/blank#}可以传声。
上课铃响了,同学们迅速回到教室,这是利用声音可以传递{#blank#}1{#/blank#}。如图所示,俊俊同学能听到同桌同学轻扣桌面的声音,说明 {#blank#}2{#/blank#}可以传声。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