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1题)
1.
【小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小题2】农民用花基、菜基鱼塘取代桑基、蔗基的直接目的是
【小题3】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桑基、蔗基、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小题1】该地基塘转变为建设用地对局地气候的影响是
A.大气湿度增高 | B.大气降水增多 |
C.近地面风速增大 | D.气温变率增大 |
A.提高土壤质量 | B.节省劳动力 |
C.促进生态循环 | D.提高经济收入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 |
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 |
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
2.

【小题1】下列不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是( )
【小题2】滇中玉溪香烟久负盛名,玉溪香烟质量优于贵阳的主要因素是( )
①市场
②土壤
③科技
④光照
烤烟是云贵高原种植历史悠久的经济作物。烤烟的生长习性是喜光、喜热、不耐寒、土壤要求红壤最好,黄壤次之,黔中高原一带分布黄壤,而滇中高原一带则为红壤。下图为黔中高原贵阳和滇中高原玉溪的气候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云贵高原发展烤烟种植业的区位优势是( )
A.气温适中,降水适量 | B.技术成熟,经验丰富 |
C.地形平坦,土层深厚 | D.劳力丰富,质优廉价 |
①市场
②土壤
③科技
④光照
A.③④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③ |
3.
下面是油菜在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生长状况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小题2】a地种植的油菜主要分布在河谷地区的主导因素是 ( )

【小题1】产生图中所示的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
A.光照 |
B.热量 |
C.水源 |
D.土壤 |
A.水源充足 |
B.土壤肥沃 |
C.地势平坦 |
D.热量条件 |
4.
18世纪墨累—达令盆地开始种植小麦,饲养绵羊,现已成为澳大利亚主要的农产品输出地。随着农场规模、数量的扩大与墨累河河水引用过多,该地陆续出现了一些环境问题。读图(粗箭头代表主要流向,细箭头代表次要流向),完成下题。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下列农业经营模式中,最能说明上述农业地域类型特征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5.

【小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小题2】该地区利用温室培植蔬菜的优势条件是( )
【小题3】该地区扶持温室蔬菜培植基地建设的直接目的是( )
下图所示区域中,秋明、汉特-曼西斯克等城市的蔬菜供应主要依靠进口,波动较大。2014 年起,这些城市郊区以及周边地区采用荷兰等国的技术,修建了大型温室蔬菜培植基地。生产的蔬菜可满足当地约 20%的需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蔬菜种植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
A.热量 | B.水分 |
C.光照 | D.土壤 |
A.劳动力成本低 | B.生产技术先进 | C.种植历史悠久 | D.能源供应充足 |
A.减少蔬菜对外依赖 | B.增加农业经济收入 |
C.改善当地种植结构 | D.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
6.
【小题1】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
【小题2】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产油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
【小题1】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
A.①③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A.地形 | B.气候 |
C.土壤 | D.水源 |
7.
香料作物华尼拉原产美洲,马达加斯加引种后成为全球最大生产国。华尼拉适宜生长环境为:气温21~32 ℃,年降雨量1 500~3 500 mm(要求9 个月雨季,3 个月旱季),海拔1 500 m 以下的坡地。据此并读图(马达加斯加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完在下列问题。

【小题1】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 )
A. 加拿大 B. 墨西哥 C. 秘鲁 D. 阿根廷
【小题2】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小题1】华尼拉的原产地最可能在( )
A. 加拿大 B. 墨西哥 C. 秘鲁 D. 阿根廷
【小题2】图中最适宜华尼拉生长的地点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8.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土地利用时间分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小题2】为保证该地区农业稳产高产,可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小题1】该区域农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是
A.黑土肥沃 | B.人均耕地面积大 |
C.商品率高 | D.水热条件优越 |
A.加强水利工程建设 |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改良土壤 | D.培育优良品种 |
9.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小题2】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
【小题3】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小题4】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小题1】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适宜 |
C.临近市场 | D.资金雄厚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夏季降水增多 | B.夏季气温降低 |
C.冬季降水增多 | D.冬季气温增高 |
A.温室气体减少 | B.森林覆盖率减小 |
C.入湖泥沙量减低 | D.草原生产量减低 |
11.
下图为某设计师设计的“蓄水菜棚”工作原理示意图。“蓄水菜棚”和普通大棚相比,可以将地面蒸发掉的水分收集再次利用。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小题2】蓄水菜棚主要改变农业生产条件中的( )

【小题1】设计师设计“蓄水菜棚”的理念是( )
A.回收利用污染物 | B.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 C.减少废弃物排放 | D.保护生态系统平衡 |
A.光照和水源 | B.热量和水源 | C.热量和土壤 | D.光照和土壤 |
2.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