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城市人口容量应与城市的经济发展和资源总量相适应。有人根据上海经济发展水平和水资源总量,估算出2010年、2020年和2030年上海常住人口容量(见下表)。随着上海城市化进程的加速,2010年上海常住人口已达2301.91万人,超过估算的人口容量。
图甲 2010年上海人口金字塔
图乙 1990—2008年上海不同区域常住人口年均数量(单位:万人/年)
上海市人口容量的估算(万人)
| 2010年 | 2020年 | 2030年 |
水资源限制的人口容量 | 1 535.95 | 1 705.68 | 1 894.17 |
经济发展限制的人口容量 | 1 460.99 | 1 543.03 | 1 596.84 |
综合常住人口容量 | 1 788.5~ 1 870 | 1 841.5~ 1 935 | 1 894.5~ 2 000 |
(1)读图甲,估算2010年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并判断上海的人口年龄构成特征。
(2)根据上海2010年人口年龄构成,说明上海劳动人口数量特点,并分析其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影响。
(3)读图乙,描述1990年到2008年上海常住人口在不同区域的变化特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口迁移日渐频繁,老龄化现象也日趋严重。下图为2012年我国部分省区户籍人口与常住人口统计图,下表为2014年我国部分省区常住人口老龄化数据。
省区 |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 省区 | 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 |
重庆 | 13.25 | 安徽 | 10.53 |
四川 | 12.76 | 辽宁 | 10.22 |
江苏 | 12.25 | 广西 | 9.29 |
天津 | 11.46 | 浙江 | 9.2 |
山东 | 10.98 | 河南 | 8.93 |
上海 | 10.64 | 北京 | 8.58 |
湖南 | 10.57 | 广东 | 7.24 |
(1)据图概括我国人口迁移的空间特点,并分析人口迁移对迁出地区造成的影响。
(2)据材料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及其原因。
(3)比较四川省和广东省常住人口老龄化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单选题- (共9题)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齐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
B.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
C.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
D.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
A.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 B.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
C.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 D.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
B.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
C.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小题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
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A.1980年 |
B.2000年 |
C.2015年 |
D.2025年 |
A.老龄人口增加 |
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C.少儿比重上升 |
D.人口总数减少 |
A.劳动力人口减幅放缓 |
B.养老金支付总额减少 |
C.入学与就业压力减轻 |
D.城市环境问题得到缓解 |
全国 | 黑龙江省 | 吉林省 | 辽宁省 | 上海市 | |
常住人口 | 户籍人口 | ||||
0.521 | 0.091 | 0.040 | 0.026 | 0.314 | 0.007 |
【小题1】东北地区人口净流出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化、城市化水平低 |
B.环境人口容量非常有限 |
C.国家政策、资金投入少 |
D.产业结构单一、效益低 |
①后备劳动力不足 ②耕地资源压力减轻 ③养老负担更加沉重 ④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⑤经济逐渐失去活力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A.对户籍与非户籍人口采取不同人口政策 |
B.总体上比东北地区老龄化问题更为严重 |
C.户籍人口中青壮年大量移居国外,户籍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D.迁入人口数量大且以青壮年为主,使得常住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10%,或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7%,即视为该地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
A.城市生育水平低 | B.城市人口寿命长 |
C.农村死亡水平高 | D.农村劳动力迁出 |
A.延长退休年龄 | B.控制老年人口数量 |
C.接受外来移民 | D.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小题1】2005—2010年
A.总人口增长数四川小于上海 | B.贵州人口净减少 |
C.广东自然增长人口数大于净迁入人口数 | D.天津人口增长率小于四川 |
A.使江西、贵州的人口合理容量增大 | B.加剧了北京、上海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
C.使北京、天津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 D.增强了广东、浙江第一产业的活力 |

【小题1】10年来,该国15-29岁年龄段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的最主要原因是
A.降低就业年龄 | B.鼓励妇女就业 |
C.人口迁移 | D.出生率稳定 |
A.快速增长 | B.缓慢增长 |
C.零增长 | D.负增长 |
A.老龄化严重 | B.死亡率较低 |
C.人口迁移 | D.出生率过低 |

【小题1】不同时段人口变化为()
A.甲-乙:少儿人口少于老年人口 | B.乙-丙:劳动人口比例上升 |
C.丙-丁:总人口数量增长缓慢 | D.甲-丁:老龄化持续加剧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