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单选题- (共18题)
1.

【小题1】对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小题2】对材料中深圳人口性别结构合理的分析是
2017年中国最新人口流入城市排名,深圳排名第一。2011-2014年深圳市人口中男性人口与女性人口的性别比为117:100(性别比),而深圳出生人口性别比为109:100,而全国0~14岁性别比为118:100,下图为深圳人口来源地分布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对深圳外来人口来源地分布的分析,正确的是
A.相对于中部和东部经济因素对西部地区的吸引力较小 |
B.空间距离是影响西部地区人口向深圳迁移的主要阻力因素之一 |
C.深圳对东部地区人口吸引力较强,可以推测,广州也是深圳主要人口迁出区 |
D.文化差异是深圳外来人口东部、中部大于西部的主要原因 |
A.为调节性别结构平衡,深圳政府应增强第二产业中对男性人口的吸引力 |
B.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少于女性 |
C.深圳外来人口数量男性多于女性 |
D.深圳本地人口性别比优于全国平均水平,深圳人口性别结构合理 |
2.
人口老龄化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结果,社会经济越发达,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但是,在人口老龄化过程中,对比城市与农村区域,发现许多国家普遍地表现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高于城市的特点,即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下图是中国未来100年城乡人口老龄化发展的趋势图。根据材料信息,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 )
【小题2】出现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直接原因是( )
【小题3】为缩短中国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持续的时间,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小题1】中国结束人口老龄化城乡倒置的时间大约是( )
A.2001年 | B.2018年 |
C.2035年 | D.2050年 |
A.经济发展水平 | B.人口城乡迁移 |
C.人口自然增长率 | D.城乡二元体制制约 |
A.放宽农村人口生育政策 | B.通过政策,控制人口城乡迁移 |
C.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文化事业 | D.大量吸纳境外移民 |
3.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小题2】2005~2010年四省区人口迁移带来的影响有( )
下图示意京、蜀、浙、新四个省级行政区2010年常住人口总数及2005~2010年人口净迁移率(人口净迁移率=人口迁入率-人口迁出率)。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代表( )
A.京、蜀、浙、新 | B.京、浙、蜀、新 |
C.浙、京、蜀、新 | D.浙、蜀、新、京 |
A.加快①省区老龄化进程,减轻了养老负担 |
B.缓解②省区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增加收入 |
C.加强③省区与外省交流,促进了资源开发 |
D.缓解④省区劳动力短缺,有利于经济发展 |
4.

【小题1】2010-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
【小题2】关于老龄化快速发展对社会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产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中国进入急速老龄化阶段,预计到2025年,老龄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人,下图为2010-2025年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变化预测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0-2025年间,老龄化人口平均每年增长速度最快的时间段是 ( )
A.2010-20l1年 | B.2011-2012年 |
C.2012-2015年 | D.2015-2025年 |
①教育体系中应该积极发展退休前教育和老年教育
②创新能力及创新成果在生活中的应用均不会受影响
③产业人口由第三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
④人群患病率增加,医疗保障体系面临较大压力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5.
读某地2000年和2013年人口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人口结构变化会( )
【小题2】适应该地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是( )

【小题1】该地人口结构变化会( )
A.影响产业结构 | B.延长平均寿命 |
C.加重社会负担 | D.缓解就业压力 |
A.实行提前退休政策 | B.扩大基础教育规模 |
C.适度调整人口政策 | D.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 |
6.
读高铁对城市间人口迁移(箭头代表主要人口迁移方向,粗细代表迁移规模)的影响示意图,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
【小题2】高铁影响图示城市间的人口迁移,该因素属于( )

【小题1】高铁对沿线城市的影响正确的是( )
A.促进能源资源跨区域调配 | B.加快城市间产业转移 |
C.加剧城市大气环境污染 | D.抑制电子商务的发展 |
A.经济因素 | B.政治因素 |
C.社会文化因素 | D.自然生态环境因素 |
7.
吴语是浙江的主体方言,使用人口占总人口的98%以上。由于各种原因,其它各方言呈“岛” 状分布于浙江境内。下图为浙江方言岛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衢州(管辖常山、开化、江山、龙游等地)方言种类繁多,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小题2】淳安话在浙江多地乃至安徽、江西均有分布,这主要是因为

【小题1】衢州(管辖常山、开化、江山、龙游等地)方言种类繁多,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地形复杂 | B.位置特殊 | C.交通落后 | D.商贸频繁 |
A.移民安置 | B.战争避难 | C.务工经商 | D.文化教育 |
8.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第19届亚洲运动会将于2022年9月在杭州举行,为建设运动场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进入杭州。影响这一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是( )
户籍(或常住)人口老龄化是指60岁及以上户籍(或常住)人口占户籍(或常住)总人口比重。读“2016年浙江省部分地级市户籍和常住人口老龄化统计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级市的人口说法正确的是( )
A.衢州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出 |
B.舟山户籍人口老龄化程度最低 |
C.丽水地区青壮年人口为净迁入 |
D.温州地区的老年人口数最少 |
A.经济 | B.宗教 | C.环境 | D.气候 |
9.
图a示意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包括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图b示意某发达地区(该地区劳动力数量呈下降趋势)劳动力年龄结构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a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2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是
【小题2】根据文字和图3b信息可以推测,该发达地区
①人口自然增长一直缓慢 ②15-29岁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③出生率低,人口抚养比下降④30-50岁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
【小题3】根据题中信息,推测上海与该发达地区共同的人口问题和应对措施是

【小题1】图a中三条曲线分别对应205-2016年上海市总人口、外来人口、外来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的是
A.甲、乙、丙 | B.丙、乙、甲 | C.乙、丙、甲 | D.丙、甲、乙 |
①人口自然增长一直缓慢 ②15-29岁劳动力比重保持稳定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③出生率低,人口抚养比下降④30-50岁劳动力比重下降主要原因是自然增长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A.人口老龄化 降低就业年龄 | B.人口老龄化 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
C.人口数量减少 促进产业升级 | D.人口数量减少 鼓励生育增加人口 |
10.
下面左表是我国某城市常住户籍人口与就业人口变化统计表,右图为该城某功能区2015年常住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
【小题2】右图所示功能区为
【小题3】推测2010年以来,该市郊区人口迅速增长的最主要原因是

【小题1】表中人口数量的变化显示出该市
A.城区就业压力一直大于郊区 | B.郊区增加的人口来自城区 |
C.城市人口增加主要为人口迁移 | D.外来务工人员比例持续增加 |
A.商业区 | B.工业区 | C.住宅区 | D.文教区 |
A.产业迁入 | B.新校区使用 | C.城区房价高 | D.城区环境污染 |
11.
下面(2008年)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按人口再生产类型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小题3】【小题4】该国可能是
【小题5】【小题6】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2】按人口再生产类型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 | B.①③②④ | C.①②③④ | D.④①③② |
A.芬兰 | B.美国 | C.巴西 | D.印度 |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 |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
12.
人口(湖南省怀化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变动与城市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控制人口总量和增速,是国家对特大城市的要求。下图示意上海市1996年至2015年小学生人数和常住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
【小题3】【小题4】关于上海常住人口及其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小题2】据图推断,上海市将小学学制由6年改为5年的时间是
A.1999年 | B.2001年 | C.2004年 | D.2007年 |
A.2012年常住人口要比1997年要少 |
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2007年 |
C.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产业结构调整和政策有很大关系 |
D.近5年常住人口的变化与上海房价和生活费用太高无关 |
13.
读历(浙江省台州市2018届高三3月选考适应性测试)史上各大洲人口占世界人口比重(%)数据统计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甲、乙、丙、丁分别为
【小题2】关于表中四个大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甲、乙、丙、丁分别为
A.亚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 B.大洋洲 亚洲 非洲 北美洲 |
C.亚洲 非洲 北美洲 大洋洲 | D.北美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
A.甲—人口容量先变低后变高 | B.乙—生产力水平先变低后变高 |
C.丙—人口数量总体保持增长 | D.丁—环境恶化导致承载力下降 |
14.
人口(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18届高三1月调研考试)老龄化系数与人口老龄化程度呈正相关。下图为2000年和2010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间分布图,表示了我国县域人口老龄化空间分布的总体格局及沿特定方向的变化趋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0~201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同分布的变化特点是
【小题2】该时期南部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1】2000~2010年间,中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空同分布的变化特点是
A.部分地区下降 | B.全国各地升髙 |
C.南北差异扩大 | D.东西差异缩小 |
A.人口政策的调整,人口出生率增加 | B.医疗事业的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 |
C.社会经济的发展,外来的人口增加 | D.产业结构的升级,外来的人口减少 |
15.
新中(河北省唐山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国成立以来,我国经历了20 多年的人口快速增长,之后进入缓慢增长阶段。改革开放后,人口流动加快,城乡劳动人口发生较大变化。下图为2002~2050年我国总人口与城乡劳动人口及预测图。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显示2002 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小题2】为了减缓我国即将出现的城市劳动力负增长问题,最直接的有效措施是

【小题1】图中显示2002 年以来我国农村劳动力增量均为负值,其主要原因是
A.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 B.农村人口老龄化严重 |
C.人口总量减少导致壮年减少 | D.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出生率低 |
A.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 B.延迟职工退休年龄 | C.加快城镇化进程 | D.大量接纳海外移民 |
16.
“推(四川省仪陇中学高2008级文综地理考前热身卷)拉理论”(pushandpulltheory)是研究流动人口和移民的重要理论之一。人口迁移和移民搬迁的ww w.ks 5u.co m原因是人们可以通过搬迁改善生活条件。在流入地中那些使移民生活条件改善的因素就成为拉力,而流出地中那些不利的社会经济条件就成为推力。人口迁移就是在这两种力量的共同作用下完成的,但哪种力量占主导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暑假某旅游公司组织了一个200人的团队到上海旅游并采购商品 ②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每年吸引众多球迷到本国观赛 ③著名国际象棋选手诸宸和卡塔尔选手穆罕默德完婚后移居卡塔尔④为了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地域经济,国家决定在新疆建立由几十万人组成的建设兵团,并长期驻扎在克拉玛依等地区
【小题2】对下ww w.ks 5u.co m列人口迁移现象主要原因的分析,归类正确的一组是( )
①三峡工程导致万县城整体搬迁 ②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③解放初期的边疆戍垦 ④20纪50年代美国中青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小题1】下列现象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①上海是我国经济最发达的城市,对旅游者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所以暑假某旅游公司组织了一个200人的团队到上海旅游并采购商品 ②美国NBA职业篮球联赛每年吸引众多球迷到本国观赛 ③著名国际象棋选手诸宸和卡塔尔选手穆罕默德完婚后移居卡塔尔④为了大力开发石油资源,发展地域经济,国家决定在新疆建立由几十万人组成的建设兵团,并长期驻扎在克拉玛依等地区
A.①②③④ | B.①② | C.③④ | D.②③ |
①三峡工程导致万县城整体搬迁 ②深圳、珠海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导致大量人口迁入③解放初期的边疆戍垦 ④20纪50年代美国中青年人向南方“阳光地带”迁移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②④ | D.②③④ |
17.
【小题2】从2013年起,我国放宽了计划生育政策,到目前为止,下列人口数量变动受其影响的是( )
【小题3】与其他年份相比,2021年我国人口特点表现为( )
下图为我国总人口及年龄组成变化趋势图(不考虑国际人口迁移),2021年我国总人口达到峰值。据此完成小题。
A.2007年 | B.2017年 |
C.2021年 | D.2032年 |
①总人口 ②老年人口 ③劳动力人口 ④少儿人口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劳动力人口多,就业压力大 |
B.总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 |
C.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较接近 |
D.老年人口与少儿人口数量较接近 |
18.
在地(广东省清远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研究中,可用重心移动反映地理事物和现象空间分布的变化,以下两幅图表示山东省2000~2012年人口重心迁移轨迹和经济重心迁移轨迹(山东省几何中心位于118.137°E, 36.333°N)。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山东省人口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山东省经济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小题1】2000~2012年
【小题2】2007~2012年,经济重心向西南移动,下列原因分析错误的是
【小题3】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的地理位置及迁移轨迹反映出

山东省人口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山东省经济重心迁移轨迹(2000-2012年)
【小题1】2000~2012年
A.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在几何中心西南面 |
B.人口重心和经济重心都向接近几何中心的方向移动 |
C.人口分布的不均衡性逐渐增加 |
D.人口重心移动幅度大于经济重心移动幅度 |
A.西部内陆重工业、服务业、农业等加速发展 |
B.西部内陆与江苏、河南、安徽、河北接壤的地缘优势得以发挥 |
C.西部内陆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有利于吸引外资 |
D.西部内陆受外向型经济影响显著 |
A.区域发展不平衡,但区域经济差异在缩小 |
B.北部的黄河三角洲及周边地区人口快速增长 |
C.经济重心跟随人口重心迁移,但迁移速度滞后于人口重心 |
D.沿海与内陆的经济差距在加大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单选题:(1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