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马坝高级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642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6/21

1.判断题(共10题)

1.
城市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的分化主要受经济因素的影响。(______)
2.
在影响人口迁移的诸多因素中,经济因素往往起着主要作用。(________)
3.
“二孩”政策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口老龄化。(_____)
4.
相对新疆,江苏面积小、矿产资源贫乏,所以江苏环境人口容量更小。(_____)
5.
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资源丰富程度,与人口受教育的水平没有关系。(_____)
6.
人口密度由自然因素决定,人口分布由社会经济因素决定。(______)
7.
环境人口容量是一地能持续供养的最多的人口数量。(_______)
8.
由市中心向外,地租均越来越低。(______)
9.
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是城市衰败、社会倒退的表现。(_____)
10.
地域文化是区域内自然因素和人文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______)

2.综合题(共3题)

1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资料显示,全国流动人口达2.21亿人,下图为我国1982~2010年流动人口数量统计图。

材料二 下表为八大经济板块吸收的流动人口占全国流动人口比重。

(1)据材料一,分析我国流动人口的特点。
(2)据材料二,吸收流动人口最多的地区是______,人口大量涌入给该地区带来哪些影响?
(3)从2005年到2010年,我国中西部地区吸收的流动人口不断______,原因主要有哪些?
1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网2009年6月15日报道,至2008年底,中国城镇人口突破6亿,城镇化率达到45.7%,2007年,我国东、中、西城市化水平分别为54.6%、40.4%、35.7%。城市化水平最高的

上海为88.7%,其次为北京和天津,分别为84.3%、75.7%,城市化水平最低的为贵州和西藏,分别为27.5%和28.2%。

材料二:2008年北京市常住人口规模突破1600万,在此基础上,采用生态及水资源承载力法、就业岗位需求预测法、综合增长率法等三种方法测算出2020年北京市人口规模应控制在1800万人左右。

(1)从材料一中可看出,城市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呈______关系,描述一个地区城市化水平最主要的标志是______。
(2)我国目前处于城市化发展阶段中______阶段,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有什么特点?______。
(3)下列四幅图按照北京市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是______。
A.甲丁乙丙   B.甲丙丁乙C.丁丙乙甲   D.丙丁乙甲
(4)导致北京市人口分布呈现上述变化特点的原因是什么?
13.
下图是“某城市土地利用简图”。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风频图:风向是从四周吹向中心,距离中心的长度表示该风向出现的频率,离中心越远表示该风向出现的频率越高。反之越低)
(1)①②分别是零售商业区和批发商业区,其形成原因分别是①_____,②_____。
(2)该城市拟建一大型仓储物流中心,A、B、C、D四处较合理的是___,原因是_______。
(3)该城市最早的火电厂在E处,后来搬迁到F处,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4)绿化带的功能是______。

3.单选题(共15题)

14.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15.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所列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 社会因素 B. 自然因素 C. 经济因素 D. 技术因素
【小题2】按表格推算下列气候类型所在地区,远没有达到人口合理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是
A. 亚热带季风气候     B. 地中海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 D. 热带雨林气候
16.
叠图分析是科学选址最常用的方法。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叠图分析最常用的信息技术是(  )
A.RSB.GPSC.GISD.数字地球
【小题2】图示选定的区域最适合建设(  )
A.大型垃圾处理场B.大型仓储式超市
C.汽车加油站D.水源保护区
17.
2018年2月24日,高德地图发布了2018春节“空城”指数。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春节期间,造成许多大城市出现“空城”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自然环境因素B.经济因素
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
【小题2】图示十大“空城”城市吸引大量外地人口迁入,主要是因为(   )
①就业机会多
②环境质量好   
③工资水平高   
④公共设施齐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
下图为我国黔东南山区某村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村人口年龄结构形成的原因是(   )
A. 死亡率高 B. 自然增长率高
C. 青壮年外出务工     D. 少年儿童大量迁入
【小题2】该村人口现状可能给当地带来的问题有(   )
①养老服务难度加大
②留守儿童增多
③失业率高 
④劳动力短缺     
⑤人地矛盾突出
A. 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③④⑤
19.

   老少比是老年人口数与少年儿童人口数的比值,用百分数表示;年龄中位数是将全体人口按年龄大小排列,位于中点的那个人的年龄。下图分别是某国的老少比和年龄中位数变化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的主要人口状况是( )
A.人口总数呈下降趋势B.人口老龄化严重
C.人口平均年龄下降D.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
【小题2】可导致环境人口容量降低的因素有( )
A.科学技术水平提高B.环境质量相对稳定
C.资源过度使用、利用效率低下D.社会经济水平逐步提高
20.
下图为世界四个阶段人口增长模式图。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据图判断,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
A.甲→乙→丁→丙B.乙→甲→丁→丙
C.丁→甲→丙→乙D.丁→甲→乙→丙
【小题2】关于图中四个阶段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甲阶段人口数量将达到最大值B.乙阶段环境人口容量最大
C.丙阶段人口死亡率可能上升D.丁阶段社会养老负担较重
21.
下图为某地人口迁移数量与年龄关系示意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人口老龄化B.婚姻家庭C.政治因素D.务工和经商
【小题2】图中甲、乙、丙、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A.甲、乙B.甲、丙C.乙、丙D.乙、丁
22.

   读我国1982年、1995年和2014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柱状图。

完成下列各题。

(注:图中各年代柱状图分别第一列为出生率、第二列为死亡率,第三列为自然增长率)
【小题1】1995年以来,我国人口的发展特点是
A.总人口逐年递减B.自然增长率越来越高
C.低增长率、低死亡率D.出生率快速增长
【小题2】2016年,我国实施全面放开二孩的政策,其原因有
①生育率过低
②人口老龄化加速
③性别比例失衡
④就业困难
A.①②④B.①③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3.
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小题2】下列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解放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
24.
下图为某大城市零售业区位决策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仅考虑利润因素,零售业距离市中心的最远区位是
A.NB.OC.PD.Q
【小题2】图中N处的地租较O处低的原因,最有可能的是
A.N处位于工业区B.N处交通通达度差
C.N处人口密度较小D.N处距离市中心远
25.
读某城市功能区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例①②代表的功能区分别是
A.住宅区、商业区B.住宅区、行政区
C.商业区、文化区D.行政区、文化区
【小题2】城市在进行城市功能区布局时,会充分考虑盛行风的影响。该城市最不可能的风向是
A.东北风B.西南风C.西北风D.东南风
26.
读某城镇空间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空间结构属于
A.扇形模式B.田园模式C.同心圆模式D.多核心模式
【小题2】最适合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A.甲处B.乙处C.丙处D.丁处
27.

   近期巴黎圣母院大火,牵动全世界人民的心,我国圆明园更是被列强毁之一炬,艺术宝库毁损令人心痛。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以上两图体现了建筑物在________方面的差异(   )
A.空间布局形式B.建筑结构
C.地域组合D.以上都不是
【小题2】形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   )
A.地域文化的差异B.科技发展水平的差异
C.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D.自然环境的差异
28.

   某大数据平台对2018年上半年城市人流量进行了统计,右下图为“根据其数据对某特大城市甲、乙两功能区之间工作日6时至22时人流量状况绘制的统计图”。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根据人流量的时间变化,推测甲、乙功能区分别是
A.行政区、商业区B.商业区、住宅区
C.旅游区、商业区D.工业区、住宅区
【小题2】缓解甲、乙两功能区之间交通拥堵的合理措施是
①修建地铁
②增加道路绿化
③修建快速路
④加大道路密度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4.选择题(共4题)

29.

My father watches TV _________.

30.

My father watches TV _________.

31.

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积起来的,你对他越是不断的付出,付出一分,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他让你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32.

有人这样比喻亲子间的冲突:“孩子是火种,父母常常是火药,火药是怎么堆积起来的,你对他越是不断的付出,付出一分,火药就多一点,有一天他让你不高兴了,他这一点,爆炸了。”这启示我们在以“逆反”言行回应父母时,要看到(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10道)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5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