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下图为某城市规划简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应该是数码对应 的区域,工业区应该是数码 对应的区域。
(2)a、b、c、d 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是什么?
(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应选在 。

(1)若该城市主要功能区包括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和文化区,则商业区应该是数码对应 的区域,工业区应该是数码 对应的区域。
(2)a、b、c、d 四处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 ,原因是什么?
(3)计划在甲、乙、丙、丁四地中选择一处建设钢铁工业基地,最佳地点应选在 。
2.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请判断出该地的主导风向。
(2)简要说明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
(3)图中A、B、C、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积极影响?
(5)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请判断出该地的主导风向。
(2)简要说明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
(3)图中A、B、C、D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
(4)目前我国的国内人口流动和迁移以务工和经商为主要形式,这对我国乡村有何积极影响?
(5)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20题)
3.
读“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小题2】如果只考虑人口的自然增长,关于乙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 B.④时人口数量达最小值 |
C.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D.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5.
【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城归”给乡村带来的是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整个国家的经济呈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增长的局面。)升级,人口红利升级指的是“城归”人员
【小题3】“城归”现象给乡村最先带来的社会效益是
近年来,不少在城市积累了资金、习得专长的农民工,开始逆向流动、返乡创业。这类人,被媒体称为“城归”。据统计,近年来“城归”人数累计达到450万。随着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将有更多的“城归”返乡创业,这将给家乡的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现实影响。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城归”返乡创业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城市产业已达饱和,经济效益不断下降 | B.国家优惠政策实施,乡村经济蓄势发展 |
C.乡村土地无人耕种,大面积的撂荒 | D.城市生活成本过高,环境污染严重 |
A.技能与素质的提升 | B.年龄构成的年轻化 |
C.数量的大幅度提高 | D.性别结构的均衡化 |
A.增加家庭收入,改善环境质量 | B.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完善基础设施 |
C.有效解决留守儿童和老龄化问题 | D.促进农业规模化和专业化发展 |
6.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小题2】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小题1】表中代表我国人口容量的数据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7.

【小题1】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最明显的是( )
【小题2】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
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下列年份中“婴儿潮”最明显的是( )
A.1950~1960年 | B.1960~1970年 |
C.2000~2010年 | D.2040~2050年 |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 |
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 |
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 |
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 |
9.
常住户籍人口和常住外来人口扮成一个城市的总人口,下图是上海市2005-2016年总人口、外来人口和外来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2005年-2016年期间上海市
【小题2】2014后上海常住外来人口首次出现了减少趋势,可能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小题1】在2005年-2016年期间上海市
A.外来人口超过户籍人口 |
B.人口增长率不断下降 |
C.人口平均年龄不断增长 |
D.人口老龄化有所缓解 |
A.国家加强了一线城市的房地产调控 |
B.上海市进行产业调整和产业升级 |
C.国家实施了更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 |
D.上海市与其他城市之间差距缩小 |
10.
下图示意某上市公司生产的榨菜在两个地区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图中销售份额占比的变化,能说明2011年后( )


A.西南地区人口迁出加快 |
B.西南地区人口回流明显 |
C.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入加快 |
D.华南地区人口净迁出明显 |
11.
读某地人口迁移与年龄关系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小题2】图中甲—丁不同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有明显相关的是

【小题1】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A.自然因素 | B.婚姻因素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乙、丁 |
14.
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的流动形式。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 |
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 |
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 |
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 |
15.
【小题1】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小题2】三亚市老年人口数量最多的季节,可能出现在:
【小题3】“候鸟老人”现象可能对三亚产生的影响是
“候鸟老人”是指季节性居住在某个城市,随季节变化而迁移的老人。近几年来,在海南省三亚市生活的“候鸟老人”数量出现随季节而大幅度变化的现象。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形成“候鸟老人”现象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 B.文化因素 |
C.气候因素 | D.婚姻家庭因素 |
A.春季 | B.夏季 | C.秋季 | D.冬季 |
A.促进玩具销售业的繁荣 |
B.妨碍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C.加快房屋价格上涨 |
D.造成劳动适龄人口不足 |
16.
出生人口性别比是指每出生l00个女孩所对应的男孩数,正常情况下保持在103-107之间。我国出生人口性别比失衡对未来发展影响较小的是( )
A.城市化 | B.国防 |
C.人口增长 | D.社会稳定 |
18.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小题2】“错峰停车”主要利用了该功能区与相邻功能区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北京市朝阳区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朝阳区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A.地租水平的差异 | B.人口密度的差异 |
C.汽车拥有量的差异 | D.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
19.
读图 “某特大城市的某功能区人口数量日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小题2】此类功能区通常位于( )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

【小题1】该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商业区 |
B.住宅区 |
C.工业区 |
D.行政区 |
①城市中心区 ②高校密集区③交通干道旁 ④城市边缘地带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20.
下图为某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小题2】E-F对段城市人口比重有所下降,原因可能是( )

【小题1】图中,字母A-E反映的现象是( )
A.城乡差别加大 | B.郊区城市化 |
C.逆城市化 | D.城市化过程 |
A.人口向乡村地区回流 |
B.城市化水平很低 |
C.人口出生率降低 |
D.市中心人口增加 |
21.
读“我国某城市城区地租分布等值线图”(数值:a>b>c),回答下列各小题。

【小题1】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小题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甲地( )

【小题1】该市重工业向东北部迁移,主要原因可能是( )
①城区地价上涨 ②为了缓解城区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
③北部人口众多,有大量剩余劳动力 ④北部地区矿产资源丰富
A.②③ | B.①② |
C.①③ | D.②④ |
A.位于城区外缘,环境质量高 | B.远离中心城区,地价便宜 |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住宅区 | 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