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验收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5576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7/11/21

1.综合题(共2题)

1.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美国是世界棉花出口量最大、品质最好的国家,实行规模化农场模式,整个生产过程全部采用大型农机具作业,都由专业公司、工厂为农场服务。美国农业部全面推广棉花优良品种,由技术研究与推广中心给予科学指导和服务。国家对棉花生产实行扶持和保护政策。美国棉花中长绒棉品质最好,西部加利福尼亚州是美国长绒棉主产区,4-5月种植,9-10月收获。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棉花进口国,因国内棉花种植成本高,种植面积减少,消费需求大,棉花进口依存度逐年升高。
材料二下图为美国棉花种植区分布图(图中白色区域为棉花种植区)和加利福尼亚州洛杉矶市气温降水分布图。

(1)说明美国棉花种植区分布特点及其原因。
(2)描述美国棉花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3)评价加利福尼亚州棉花种植的有利自然条件。
(4)针对我国棉花需求现状说明我国棉花生产应采取的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东北地区资源丰富,工业部门齐全,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但随着改革开发的深入,东北工业区陷入困境,为此国家提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伟大战略,东北地区正经历一个新的春天。
材料二 下图东北工业区图和鲁尔工业区图

(1)同鲁尔区相比,东北地区有哪些资源优势和不足。(至少各写两条)
(2)20世纪60年代以后,德国鲁尔区的一些钢铁公司将炼铁炉建在莱茵河沿海港口,试分析其主要目的。
(3)按可持续发展观点,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成功经验,你认为振兴东北工业区可采取哪些行之有效的措施?(至少四点)

2.单选题(共7题)

3.
下图为中国和美国的部分地区,阴影部分为玉米带。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东北玉米带和美国玉米带所共同具备的有利自然条件是(  )
①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②地广人稀 
③夏季降水丰富,且灌溉水源充足 
④地势平坦 
⑤土壤肥沃
A.①④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③④⑤
【小题2】中、美两国玉米带所共有的社会经济因素是(    )
①劳动力充足 
②机械化程度高 
③市场广大 
④复种指数高 
⑤交通运输便利
A.①③⑤B.②④⑤C.②③⑤D.①③⑤
4.
读图“美国农业带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表示冬小麦带的序号是
A.①B.②
C.③D.④
【小题2】②农业带发展的主导条件是
A.气候温暖湿润B.无霜期短
C.土地贫瘠D.市场广阔
5.
库布其沙漠位于黄河南岸,是北京西面最近的大沙漠。亿利集团在库布齐沙漠的生态治理和产业发展中创建了独特的“库布齐模式”,于2015年荣获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奖”。下图为“库布齐沙漠位置示意图和库布齐模式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库布齐沙漠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是
A.盆地地形、气流闭塞B.距海较远,气候干燥
C.高山环绕,水汽难以深入D.滥砍滥伐,植被稀少
【小题2】以下可以体现“库布齐模式”特点的是
A.原料充足,为原料指向型产业B.立足生态治理,促进产业发展
C.产业链长,附加值低,但生态效益好D.以第三产业为主,实现生产经营一体化
6.
统计表明,湖北省五十年代共有湖泊1052个,有“千湖之省”的美誉,而目前只剩下83个。昔日“八百里洞庭湖”水面缩小四成,由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退居成第二。有关专家说,湖泊环境的日益恶化,已造成水灾频发,成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制约性因素。结合材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使“八百里洞庭湖”退居成我国第二大淡水湖的主要原因是
①围湖造田  ②泥沙淤积  ③蒸发和下渗  ④引水灌溉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小题2】湖泊环境恶化后,造成“水灾频发”的原因是
A.湖泊水对河水的补给量减少B.湖泊的调蓄功能降低
C.水土流失加剧D.水资源减少
7.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图是“长江流域图和田纳西流域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长江流域和田纳西河流域的共同点是
A.流域面积大小相当B.流域内水汽均来自太平洋
C.流域内都有丰富的水能资源D.流域内地势均为西高东低
【小题2】从流域内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长江流域从田纳西河流域开发可借鉴的有
①兴建各种水利设施,对水资源进行综合开发利用   ②大力开发流域内的水能资源
③立足于本流域的资源优势大力发展高耗能工业 ④大力发展内河航运
A.①②B.①②③C.①②④D.①②③④
8.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上图能正确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一般规律的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2】在珠江三角洲城市发展的第Ⅲ阶段
A.城市化发展以小城镇为主导B.城乡一体化地带初步形成
C.广州和深圳的带动作用减弱D.城市化向核心城市引导下的城市群模式转变
9.
珠江三角洲地区的深圳产业园区的建设和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兴建产业园吸引企业入驻;第二阶段:原有产业逐步置换为高端产业。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从第一代产业园区发展到第二代产业园区,当地逐渐失去的优势是
A.管理经验B.资金C.科技D.廉价劳动力
【小题2】在产业园的升级发展过程中,当地
A.城市化水平降低B.环境污染加剧C.基础设施改善D.产业层次降低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