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下表为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表。

材料二 下图示意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不包含中国的。
材料三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3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表。

注:阿联酋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说出阿联酋国际移民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 下表为联合国人口类型划分标准表。

材料二 下图示意国际比较中的中国老龄化进程。

注:发展中国家数据不包含中国的。
材料三 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13年世界移民报告显示,全球国际移民的总数持续上升。下表为部分主要移民国家的相关资料表。

注:阿联酋指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1)说明我国老龄化的特点。
(2)为缓解老龄化带来的社会问题,可采取哪些措施?
(3)说出阿联酋国际移民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
上海是我国人口最多的城市之一,上海的人口问题与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并受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技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等因素影响。阅读下面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市1978—2012年人口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 2013年上海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表(人口数:万人)

(1)据材料一归纳1990—2012年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特征,并分析户籍人口变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并分析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材料一 上海市1978—2012年人口数量变化图

材料二 2013年上海市外来人口分省统计表(人口数:万人)

(1)据材料一归纳1990—2012年上海市人口数量变化特征,并分析户籍人口变化特征形成的原因。
(2)据材料二说明上海外来人口来源的特点,并分析外来人口对城市发展的影响。
3.
下图是“某城市简图”,该市常年盛行西北风。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①代表的功能区名称 ,并说明判断理由。
(2)a、b、c、d四区域哪一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 ,说明其原因。
(3)判断③功能区的名称 ,并指出该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1)说出①代表的功能区名称 ,并说明判断理由。
(2)a、b、c、d四区域哪一区域宜建高级住宅区 ,说明其原因。
(3)判断③功能区的名称 ,并指出该功能区的分布特点。
4.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城市环境质量的要求和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下面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高中学校研究性学习小组搜集的他们所在城市的相关信息。
材料一 该城市及郊区地形剖面图。

材料二 该城市1990年和2010年土地覆盖百分比。

材料三 该城市市中心与郊区近地面下午4时的气温差。

(1)结合地形和植被状况,分析该城市冬季空气自净能力下降的原因。
(2)指出土地利用的变化给该城市环境带来的不利影响。
(3)分析该城市城郊之间近地面污染物迁移的方向及原因,并提出改善城区空气质量的有效措施。
2.单选题- (共18题)
5.

【小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小题2】市民出行方式变化对该城市产生的主要影响是
“绿色出行”新理念已为我国许乡城市市民所接受,下面为“1986~ 2015年某城市市民主要出行方式变化图”。
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新理念对市民出行方式产生明显影响的年份开始于
A.2000年 | B.2005年 | C.2007年 | D.2011年 |
A.优化城市空间结构 | B.改善城市交通状况 |
C.改变城市服务功能 | D.扩大城市地域范围 |
6.

【小题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小题2】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分布状况反映了地理
据微信大数据分析,2017年春节期间,全国微信红包收发总量突破460亿个。下图为“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前五位省份分布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省际间红包单向流量最大的是
A.京—冀 | B.闽—川 |
C.桂—黔 | D.粤—湘 |
A.空间邻近性 | B.环境复杂性 |
C.要素综合性 | D.条件相似性 |
7.
下图示意某地区人口密度,读图,完成问题。

【小题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小题2】甲、乙两地都形成了特大城市,与甲地相比,乙地形成城市的区位优势是()

【小题1】该地区人口密度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纬度 ②河流 ③降水 ④地形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地形平坦 | B.水源充足 |
C.陆路交通方便 | D.水陆交通枢纽 |
8.
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9.
下图示意1980年至203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小题2】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小题3】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直接造成( )

【小题1】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A.2000年 | B.2010年 |
C.2015年 | D.2025年 |
A.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
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C.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
D.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A.老龄人口增加 | B.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C.少儿比重上升 | D.人口总数减少 |
11.
该图曲线为某国2000年不同年龄人口数量与0~1岁人口数量的比值连线。18~65周岁人口为劳动力人口,其余为劳动力人口负担的人口。假定只考虑该国人口的自然增长且该国从2001年起控制人口增长,使每年新生人口都为2000年新生人口的80%。据此完成24~25题。

【小题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小题2】(小题2)出生人口的减少将最先影响该国劳动力人口的
A 数量 B 职业构成 C 性别构成 D 年龄构成

【小题1】该国劳动力人口负担最轻、最重的年份分别是
A.2019年,2066年 |
B.2066年,2019年 |
C.2001年,2019年 |
D.2001年,2066年 |
A 数量 B 职业构成 C 性别构成 D 年龄构成
12.
图表示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域2005-2010年间迁移人口比重。迁移人口以青壮年为主。读图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题。

【小题1】2005-2010年
【小题2】2005-2010年,省级行政区城间的人口迁移

【小题1】2005-2010年
A.迁出人口数量贵州多于四川 | B.迁入人口数量上海多于广东 |
C.人口增长率浙江高于江苏 | D.人口自然增长率安徽低于天津 |
A.延缓了皖、赣、黔的老龄化进程 | B.延缓了沪,京、津的老龄化进程 |
C.降低了皖、赣、黔的城市化水平 | D.降低了沪、京、津的城市化水平 |
13.

【小题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小题2】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 )
2016年我国决定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
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15年后,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是( )
A.少儿人口数量减少 | B.总人口数量不断减少 |
C.老年人口比重下降 | D.劳动力数量不断减少 |
A.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
C.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 | D.“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
15.
珠江三角洲某中心城市周边的农民竞相在自家的宅基地建起了“握手楼”(下图)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小题2】“握手楼”的修建反映该中心城市()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A.居住人口减少 | B.城市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 D.城区不断扩大 |
16.
【小题1】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 )
【小题2】按照规划,北京在外部环线道路沿线设立多个居住用地,其主要目的是( )
城市规划是一个城市合理布局和科学发展的依据。北京市“十一五”规划中提出:到2020年北京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即以旧城为核心的中心地区、围绕中心地区的10个边缘集团以及绿化隔离地区。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中心城区规划分为三个层次体现了( )
A.行政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 B.历史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
C.社会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 D.经济因素对城市功能区的影响 |
A.减少城市大气污染 | B.扩展城市用地面积 |
C.疏散市区过密的人口 | D.分散大城市的经济职能 |
17.
下图是宁夏沿黄城市带规划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小题2】图示区域城镇的特征有( )

【小题1】沿黄城市带形成的决定性因素是( )
A.交通 | B.地形 | C.水源 | D.能源 |
A.银川市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 B.该区域包含10个城市等级 |
C.青铜峡市的服务范围包含吴忠市的服务范围 | D.城市等级越高数量越多 |
18.
左图为“伦敦大本钟景观图”,右图为“北京故宫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小题2】有人把城市楼房超过90米部分的高度之和称为“城市个头”, 近年来北京“城市个头”不断长高,其主要积极影响是( )

【小题1】导致两地建筑风格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 | B.地形 |
C.地域文化 | D.经济 |
A.降低建筑成本 | B.美化城市景观 |
C.节约建筑用地 | D.扩大用地规模 |
19.
2015年中国50大“鬼城”排行榜出炉,县级城市成主流。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我国出现了一些“鬼城”指数 (城区人口与建成区面积比值)低于0.5的新城、新区。这些新城、新区因居住人口少也被形象地称为“鬼城”。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小题2】针对“鬼城”现象,我国应采取的措施是( )
【小题1】“鬼城”指数越低,反映了( )
A.逆城市化现象更加明显 | B.民众的环保意识增强 |
C.城市土地扩张相对过快 | D.城市人口规模越大 |
A.政府鼓励大量农村人口入住“鬼城” | B.发展产业园区、开发区,建设产业新城,房地产业先行 |
C.提高配套基础设施的标准,减少房子的空置和浪费 | D.城镇化和工业化同步推进,真正实现“产城融合” |
20.
地租是城市各种环境因素在经济上的综合表现。下图显示了某市中心城区地租从中心向边缘递减的变化趋势。由于环境质量、基础设施等因素的不同,城市不同方向的地租变化程度存在差异。读我国华北某市中心城区地租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题。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符合图中该城区实际情况的表述是( )
A.北部地区的地租梯度,总体大于南部地区 |
B.地租相同的区位,西南方向距市中心最近 |
C.西北方向地租等值线稀疏,表示该方向交通设施较好 |
D.东南方向地租等值线密集,表示该方向空气质量较好 |
21.

【小题1】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小题2】“潮汐车道”的设置目的主要是( )
“潮汐车道”方便“钟摆族”上下班。(“潮汐车道”是指根据交通流量的变化,通过交通指示标识,对其行驶方向进行适时调整的车道。“钟摆族”指工作在城里,生活在郊县或其他城市,两处奔波的职场人士。)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钟摆族”的叙述最可信的是( )
A.“钟摆族”多居住在高级住宅区 |
B.“钟摆族”购房主要考虑环境质量 |
C.“钟摆族”都自己驾车上下班 |
D.“钟摆族”的形成与城市化有关 |
A.优化配置道路资源 | B.美化城市道路景观 |
C.加强城市交通管理 | D.减少道路交通事故 |
22.

【小题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小题2】形成这种景观特征的自然条件有
【小题3】该景观主要分布区具代表性的地方剧种是
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2009年9月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剪纸表现的内容丰富多彩,反映人们的生活环境、习俗和风情等,寄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下图是一帧剪纸作品。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图示剪纸所反映的景观主要分布于我国
A.四川盆地 | B.华北平原 |
C.长江三角洲 | D.珠江三角洲 |
A.沟壑纵横,降水集中 |
B.地势低平,降水丰沛 |
C.地形封闭,排水不畅 |
D.山河相间,降水均匀 |
A.川剧 | B.豫剧 | C.越剧 | D.粵剧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