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广东省东莞七中高一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41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7/4

1.综合题(共1题)

1.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变化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 b 与图 a 相比,城市用地规模明显________,城市人口数量呈________趋势。反映了该地区的________过程。
(2)该城市建立了________城和________区,有利于城市经济进一步发展和保护、改善城市环境。
(3)单项选择:下列关于该地区人口结构的变化正确的说法是________。
A.老龄人口比例上升   
B.农村人口比重上升
C.第三产业从业人口比重上升   
D.人口密度减少
(4)该城市形成于河流的交汇处,原因是此处________。
(5)城市中心区比郊区气温________(高或低),并分析原因:________。

2.单选题(共7题)

2.
读图,完成下列各小题。

【小题1】如果要在城市建中心商务区,应建在
A.A地B.B地
C.C地D.D地
【小题2】以下的叙述正确的是
A.A地处市中心,方便人们上下班,应大量兴建住宅
B.B地交通条件优越,在四个地点中地价最贵
C.C地位于城市边缘,濒临湖泊,环境优美,可兴建高级住宅
D.D地位于城市郊区,拥有较多的空置土地,最适合兴建大型商业区
3.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导致产生上述情况最主要的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土壤D.水源
【小题2】如今北方市场上随处可见荔枝最主要的原因(   )
A.交通条件和食物冷藏、保鲜技术的发展B.荔枝的种植区位范围扩大到了北方
C.大部分荔枝是北方温室里种出来的D.我国北方市场对荔枝的需求量变大了
4.

   读“木桶效应(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不取决于最长的那一块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以某地的四类要素测得的各自所能供养的人口数量分别为:8000、10000、6000、4500,则该地的环境人口容量为(   )
A.8000B.10000C.6000D.4500
【小题2】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A.a<b<cB.c<b<aC.b<a<cD.a<c<b
5.
下图为某地区人口结构图,根据此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图说明该地区(  )
A.人口密度大B.约10%的人口在郊外C.城市人口为2500万D.城市化水平高
【小题2】此人口结构状况,比较符合下列哪个国家( )
A.英国B.印度C.巴西D.俄罗斯
6.
很多人感慨“常恨春归无觅处”,其实世界上真有一些地方“四季如春”,如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4°N)、中国的昆明、也门首都萨那(15°N)、厄瓜多尔首都基多(0°)等。请问“春城”所在的地形一般是(   )
A.谷地、平原B.盆地、平原
C.高原、山地D.高原、谷地
7.
读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A、B、C城市的等级,说法正确的是
A.B等级最高,C等级最低  
B.A等级最高,B等级最低
C.C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 
D.B等级最高,A等级最低
【小题2】若A、B、C为三个不同级别的商业网点,分别对应的服务最合理的是
A.小旅馆普通宾馆豪华酒店B.小旅馆豪华酒店普通宾馆
C.普通宾馆豪华酒店小旅馆D.豪华酒店小旅馆普通宾馆
8.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气象灾害成因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气象灾害分别是(  )
A.春旱、寒潮、沙尘暴B.寒潮、台风、沙尘暴
C.伏旱、暴雪、沙尘暴D.伏旱、洪涝、冻害
【小题2】该地区最有可能是(    )
A.青藏高原B.东北平原C.华北平原D.东南丘陵

3.选择题(共4题)

9.

饱经沧桑的海口骑楼镌刻着历史印记。随着商业开发的扩大,骑楼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护好骑楼,正确的做法是(   )

①修旧如旧、禁止利用     ②保护为主、合理利用

③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④社会主导、市场运作

10.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摆在突出位置,充分体现了党中央站在党和人民事业全局高度,加快社会事业改革创新、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决心和战略考虑。党高度重视教育领域改革是因为(   )

①教育是文化创新与发展的根本途径   

②发展教育是我国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

③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④文化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11.

2015年5月23日,中华诗词学会会长郑欣淼在出席第五届华夏诗词颁奖大会暨海内外中华诗词高峰论坛时透露,全世界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的教学内容中都有中华诗词,正如纽约诗词学会代表所言,“五洲扬雅韵,有赖众心同”。这表明  (   )  

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和鲜明的民族性     

②传统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③世界华人对中国传统文化具有强烈的认同感   

④中华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形式

12.

某市为了弘扬孝道,制作了一批街头公益广告,其中有“二十四孝”故事之一“埋儿奉母”,讲的是汉代人郭正为节省粮食供奉母亲,决定埋掉儿子。很多网友大呼接受不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新时代的孝文化应该摒弃传统孝道而从头开始

②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传统孝道是时代的包袱

③对传统文化批判性继承是文化创新的重要根基

④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要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