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材料:人口压力指数,是指一个区域现有人口数量与经济人口容量之比。下图是“我国2000年各省级行政区的人口压力指数分布示意图”。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简述我国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上述分布特点与我国的人口密度呈现出什么相关性?
(3)分析西藏人口压力指数相对较大的原因。

(1)简述我国人口压力指数的空间分布特点。
(2)上述分布特点与我国的人口密度呈现出什么相关性?
(3)分析西藏人口压力指数相对较大的原因。
2.
下图是我国部分地区某年的人口资料,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最低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人口最多的是,最少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
(4)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当前在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注: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年前后。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年。
(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4)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1)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年前后。
(2)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年。
(3)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
(4)未来20年,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主要有哪些?将给我国社会和环境造成哪些影响?
4.
读“我国东部某地区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机械厂。在图中D~H五地分别布局什么厂?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 H__________
(2)计划在该地区建设一防护林带,在你认为该布局的地方用
表示。
(3)根据规划,该地区还可以发展什么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4)近几年来该地区近海海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你认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1)该地区拟建化工厂、钢铁厂、自来水厂、电子元件厂、重型机械厂。在图中D~H五地分别布局什么厂?D__________ E__________ F__________ G__________ H__________
(2)计划在该地区建设一防护林带,在你认为该布局的地方用

(3)根据规划,该地区还可以发展什么工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举两例)。
(4)近几年来该地区近海海区出现大范围鱼类死亡,你认为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2.单选题- (共14题)
5.
老年人并非一个同质群体,按照年龄可将其分为低龄老年人(60-69岁)、中龄老年人(70-79岁)和高龄老年人(80岁以上)。据图可知( )


A.2030年后中高龄老年人的比重变化最大 |
B.2030年后低龄老年人变化趋势最平稳 |
C.2025年以后,老年人口的增加主要表现为中高龄老人的增加 |
D.60+岁老年人口比重变化曲线与其他两条曲线无关 |
6.
读“甲、乙、丙、丁四地的人口统计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小题2】丁地可能存在的主要人口问题是( )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乙、丙、甲、丁 | B.丁、乙、丙、甲 |
C.丙、甲、乙、丁 | D.丁、乙、甲、丙 |
A.环境问题突出 | B.出生率高 | C.医疗压力大 | D.养老负担过重 |
7.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 )
①服装、玩具
②教育、服务
③医疗、卫生
④建筑、交通
【小题2】全国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 )
【小题3】开始实施“二孩”政策后的十年内,我国( )
我国2016年起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这意味着长达30多年的独生子女政策正式结束。读“我国15~64岁年龄段人口变化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全面二孩”政策的实施在未来五年内首先拉动的行业可能是( )
①服装、玩具
②教育、服务
③医疗、卫生
④建筑、交通
A.①②④ | B.①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将从根本上解决我国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
B.能有效解决我国男女性别比失衡问题 |
C.有利于人口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 |
D.从根本上解决社会生产力 |
A.“用工荒”问题会得到缓解 | B.劳动年龄人口的抚养压力减轻 |
C.仍应积极推进养老产业发展 | D.人口老龄化问题能得到解决 |
8.
读下图“我国部分省区的人口承载状况(某地实际人口密度与理论人口密度之比)及20世纪末人口流动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2】图示区域单位面积环境人口承载力最大的省区是( )
【小题3】引起图中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原因是( )

【小题1】影响一地环境人口容量的最主要因素是( )
A.对外开放程度 | B.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资源的丰歉程度 |
A.四川 | B.福建 | C.湖南 | D.广东 |
A.经济发展水平差异 | B.人口分布差异 |
C.自然环境差异 | D.消费水平差异 |
9.
关于世界人口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普遍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问题 |
B.世界大多数国家面临着人口出生率高的问题 |
C.大多数发展中国家面临着高出生率、低自然增长率问题 |
D.发达国家面临着少年儿童比重大的问题 |
10.
甲图表示某国人口自然状态下的增长轨迹示意图,M表示增长初期,N表示末期。乙图为该国人口增长过程的中期阶段,农村人口的年龄结构呈现“两头大、中间小”的“哑铃型”特征。

下列有关该国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下列有关该国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图甲中代表该国人口自然增长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曲线① |
B.图甲中代表该国人口自然增长从M到N转变的轨迹一般是曲线④ |
C.图乙显示年龄结构中中青年所占的比重较少,一般是政策因素引起的 |
D.该国人口增长处于图甲中N阶段时劳动力资源丰富 |
11.
读我国第五、六次人口普查年龄结构对比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人口状况和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2】我国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是( )

【小题1】下列关于我国现阶段人口状况和政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劳动力资源丰富 | B.人口出生率在下降,人口负增长 |
C.老龄化程度在加剧 | D.应逐步调整和完善生育政策 |
A.由农村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B.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 |
C.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D.由城市到农村的人口迁移 |
12.
下图为2008~2030年我国0~14岁人口数量及比重变化图(含预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反映我国的人口现状是( )
【小题2】为缓解图示人口问题,最合理有效的措施是( )
【小题3】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

【小题1】图示反映我国的人口现状是( )
A.人口增长速度快 | B.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
C.少年儿童比重下降 | D.人口平均寿命延长 |
A.严格户籍管理制度 | B.实行渐进式退休 |
C.摒弃计划生育政策 | D.禁止人口流出 |
A.城乡差距 | B.家庭原因 | C.计划生育 | D.个人原因 |
14.
“人口倒挂”是指外来人口数量超过本地居民数量(户籍人口数)的现象。下图中,上海市Q区成为主要外来人员迁入地之一,且迁入人员以低学历青壮年为主。上海市的人口倒挂区( )


A.主要为高档住宅集中区 | B.加工业和制造业发展迅速 |
C.主要为高科技产业园区 | D.劳动力成本比中心城区高 |
16.
下图为我国某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绘制的所在城市等地租线分布图,和预设的规划图,完成下列问题。若图中E处规划修建一条东西向高速铁路的停靠站,则城市最可能向什么方向发展( )


A.城东方向 | B.城西方向 | C.城南方向 | D.城北方向 |
17.
下图为“某城市地铁规划走向示意图”。该城市地铁建设对城市空间扩展的影响是( )


A.在地铁站点形成新的卫星城 |
B.城市空间将沿地铁向卫星城方向发展 |
C.中心城区将出现空心化 |
D.在地铁沿线将出现大量工业区 |
3.选择题- (共8题)
19.
Don't do any other things while you are doing your homework. So please _________ your MP3.
20.
Don't do any other things while you are doing your homework. So please _________ your MP3.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