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一地理必修二人教版检测:章末综合检测卷(三)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357

试卷类型:课时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3/6

1.综合题(共1题)

1.
发展农业需因地制宜,亦需科技创新。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耕地分布图。

(1)分别归纳图中甲、乙两地形区种植业地域分布特点,并分析各自特点形成的自然环境的原因。
材料二 某大型农场生产用地随海拔分布示意图(图甲)和该农场农业生产联系示意图(图乙)。
 
(2)简要评价该农场的生产经营优点。

2.单选题(共7题)

2.
下图中阴影表示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区。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
①甲地区雨热同期,但气象灾害频繁
②乙地区气候湿润,适宜发展种植业
③丙地区劳动力丰富,交通便利
④丁地区土地广阔,但灌溉水源不足
A.①④B.①③C.②④D.②③
【小题2】有关甲、乙、丙、丁四地区农业生产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  )。
①甲地区农业生产科技水平低,但商品率高
②乙地区牧场广阔,以牧羊为主
③丙地区农场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
④丁地区经营方式以家庭农场为主,产品主要出口英国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④
3.

   原产于非洲的油棕是世界上单位面积产油量最高的木本油料作物,单位面积产油量是大豆产油量的近10倍,在油料作物中居首位,有“世界油王”之称。读世界油棕种植区的地理扩散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百年来棕油产量不断增加,主要原因是(  )
①种植面积不断扩大 ②种植历史悠久 ③生产技术不断改进 ④生产地居民消费增长
A.①③B.②③
C.①④D.②④
【小题2】我国油棕种植面积较小,其主要制约因素是(  )
A.地形B.气候
C.土壤D.水源
4.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气候分布区的农业地域类型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①该气候有利于多汁牧草的生长 ②劳动力丰富 ③城市众多,市场广阔 ④机械化水平低
A.①③B.②③C.③④D.②④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在我国主要分布在(  )
A.内蒙古草原B.珠江三角洲C.大城市周围D.东北平原
5.
下图为三个地区农业资料。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有关三个地区农业地域类型的判断,正确的是
A.①为商品谷物农业B.三地的商品率都很高
C.③为混合农业D.②为季风水田农业
【小题2】根据图中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①市场适应性差B.③生产规模小
C.②科技水平低D.①②机械化水平高
6.
下图是我国某地区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农业模式最可能出现在(  )
A.长江中下游平原B.四川盆地
C.雷州半岛D.华北平原
【小题2】本区已改造的农业区位因素主要是(  )
A.热量和土壤B.地形和水分
C.光照和湿度D.积温和降水
【小题3】影响图中农业发展方向随高度变化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热量和水分B.地形和土壤
C.光照和湿度D.市场和政策
7.
由于区域环境的差异,世界上形成了多种农业地域类型,如商品谷物农业、种植园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乳畜业等,下图为四种农业地域类型景观图片。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甲、丙农业地域类型共同的区位因素是(  )
A.地广人稀B.接近市场
C.降水丰富D.劳动力充足
【小题2】关于图中农业地域类型分布典型区域连线正确的是(  )
A.甲—中国内蒙古高原B.乙—阿根廷潘帕斯草原
C.丙—美国中部平原D.丁—欧洲西部
8.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一位农民说:“如果能卖到4000元/千克,我能在北京种出柑橘。”从这句话可看出农业生产归根结底取决于(  )
A.国内外市场的需求B.城市化发展的程度
C.交通运输条件的发展D.国家的政策和措施
【小题2】事实上,在北京种出的柑橘在市场上没有竞争力,这是因为(  )
A.北京种出的柑橘不适宜食用
B.投入多,生产成本过高
C.人们不喜欢吃柑橘
D.北京人不善于经营农业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7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