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沁县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25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4/8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A、B两地区基本情况比较表”,完成下列问题。

(1)B地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为__________%,其人口增长模式为____________,其死亡率比A高的最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
(2)A、B之间的人口流动方向主要是A→B,其最可能的原因是(   )
A.自然环境B.经济C.家庭婚姻D.求学
(3)A、B两地中“多子多福”观念较严重的可能是____________地。
(4)简述人口迁移对迁入地可能带来的影响。
2.
读“我国某城市发展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1)图中城市化的体现是____。城市化水平高低的标志是____。该地区人口迁移的方向主要是_____。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高级住宅区选址的原因。
(3)简要分析仓储区布局的有利条件。
(4)阐述国道改道的原因。
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图为安徽省各地级市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合肥市自从作为安徽省省会以来,获得了快速的发展。合肥市常住人口增加到422万人,城市建成区扩展至428平方千米,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0 071.3亿元,首次突破万亿,城镇化率提高到72.1%(2017年数据)。
(1)对比省会级城市和一般地级市在城市等级、数量、服务范围和服务职能上的差异。
(2)简述城市等级体系相关理论,并从地理位置角度说明合肥市作为安徽省省会的优越性。
(3)结合材料说出城市化的一般标志,并简析城市化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2.单选题(共16题)

4.

   爷爷的乡愁是家里的麦田,爸爸的乡愁是祖居的老屋,我的乡愁是村口的柿子树,如今久居城市的儿子毕业论文的题目是:寻找那些终将逝去的农耕文化……。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种变化将会导致(  )
A.农村经济走向衰落B.农村人力资本流失
C.农村空巢老年化减D.农村生态环境恶化
【小题2】家乡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城市化进程的哪种现象(  )
A.出现郊区城市化B.出现再城市化
C.第三产业推动了城市化D.出现逆城市化
【小题3】下列诗句中描写家乡的是(  )
A.采伐红松惊秀木,耕耘黑土望丰收
B.罗浮山下四时春,卢橘杨梅次第新
C.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都从屋上过
D.山上层层桃李花,云间烟火是人家
5.

   某学校就该地区“居民常去哪里买衣服”为题做了一次社会调查,他们发现该地区居民买衣服常去四个城镇,如下图所示(图中线条为居民居住地与买衣服的地点之间的连线)。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四个城镇规模最大的可能是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下列关于四个城镇的说法正确的是
A.城镇甲离省级公路近,所以最可能发展成为城市
B.某银行要在四个城镇建一个支行,该支行适宜建在城镇丁
C.城镇乙规模小,所以不可能有小学
D.城镇丙最偏僻,所以其提供的服务种类最多
6.
我国启动了“全面二胎”政策,主要原因是我国(  )
A.人口老龄化加剧B.人口死亡率降低
C.人口合理容量降低D.人口出现负增长
7.
人口迁移率是指迁移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迁入为正,迁出为负。下图为“某地区人口迁移率与自然增长率曲线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所示地区人口数量最多的时间大约出现在(    )
A.1970年B.1990年
C.2005年D.2010年
【小题2】造成该地区迁移率变化的原因,最可能是(    )
A.劳动密集型企业外迁
B.当地人口大规模迁出
C.生态环境明显恶化
D.高素质人才流失严重
8.
下表是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读下表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
A.社会因素B.自然因素C.经济因素D.历史因素
【小题2】从表中数据可知热带雨林气候区远没有达到合理人口容量与合理人口密度,导致该区人口稀少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低平B.水资源贫乏
C.气候湿热D.常年战乱
9.

   下图为“某高中学生绘制的四个国家的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图”。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影响①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主要因素有(  )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
②人口受教育水平较低
③医疗卫生水平较低
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小题2】缓解③国人口问题的主要途径是(  )
A.开发劳务市场B.实行计划生育
C.控制人口增长D.加大教育投入
10.
读某地2000年和2013年人口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人口结构变化会(  )
A.影响产业结构B.延长平均寿命
C.加重社会负担D.缓解就业压力
【小题2】适应该地人口结构变化趋势,当地应采取的措施是(  )
A.实行提前退休政策B.扩大基础教育规模
C.适度调整人口政策D.迁出劳动密集型产业
11.

   生育率一般指总出生人数与相应人口中育龄(15~49岁)妇女人数之比。读人口总数排名世界前列的5个国家1960—2010年生育率(单位:%)变化图。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生育率的变化可直接影响(  )
①人口出生率
②人口死亡率 
③家庭人口数量
④人均寿命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图示1970年后,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最明显的国家是(  )
A.中国B.美国C.印度尼西亚D.印度
【小题3】各国生育率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B.人均寿命的延长
C.育龄妇女数量的减少D.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
12.
2016年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我国城市群内应逐步形成横向错位发展、纵向分工协作的产业发展新格局,下图为其理想模式(实线圆圈表示不同等级城市)。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我国把城市群作为城镇化发展主体形态的主要目的是
A.扩大城镇总体规模B.促进城镇协调发展
C.提高城镇人口密度D.改善城镇交通联系
【小题2】下列城市群中,目前产业发展格局最接近该理想模式的是
A.中原城市群B.长株潭市群
C.成渝城市群D.长三角城市群
13.
读英国伦敦的城市扩展示意图和城市人口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可以看出伦敦地区的城市化特点是(  )
①城市占地面积扩大
②城市人口增长
③城市绿地增加
④城市功能区增多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③
【小题2】伦敦城市化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
A.18世纪B.19世纪
C.20世纪中前期D.20世纪后期
【小题3】20世纪中后期,伦敦市中心区人口减少较多,主要原因是(  )
A.出生率下降,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
B.城区人口老龄化,死亡率升高
C.中心区居住环境恶化,城市居民向外迁移
D.经济危机导致市中心区经济的衰退
14.
读某城市主要功能区分布示意图(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甲、乙、丙对应的功能区正确的是(  )
A.甲—住宅区,乙一工业区,丙一商业区
B.甲一商业区,乙一工业区,丙一住宅区
C.甲一工业区,乙一商业区,丙一住宅区
D.甲一商业区,乙一住宅区,丙一工业区
【小题2】关于该城市规划及主要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处建商业区一环境优美B.②处建造纸厂一地价较低
C.③处建绿化带一减少污染D.④处建中心医院一交通便利
15.
下图为我国某地城市化发展阶段示意图(图中箭头表示城市扩展方向)。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阶段I对该地区自然地理环境的主要影响表现为(  )
A.完善河网系统,旱涝灾害减少
B.开展垃圾分类,环境质量改善
C.绿化美化环境,生物种类增加
D.地形起伏减小,热岛效应增强
【小题2】引起阶段II形成的最主要原因是(  )
A.市区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
B.郊区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
C.市区经济衰退,出现空心化
D.乡村和小城镇发展超过市区
16.
下图为世界及四个大洲城市化发展统计图,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该图反映(  )
A.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成负相关
B.亚洲、非洲城市化速度较快
C.亚洲、非洲总体处于城市化初级阶段
D.欧洲、北美洲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水平降低
17.
下图为某地理学家为描述不同规模的市场造成的最优影响而规划出的理想模式图,根据图中提供的相关信息,完成下题。

思考有关中心地级别与其提供职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地等级越高,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B.同级别中心地,提供的职能完全相同
C.高级中心地不具有低级中心地的职能
D.中心地等级越低,提供的职能种类越少
18.
新兴国家快速城镇化过程中,在城市中出现一些问题,下面的描述与实际最不相符的是(  )
A.劳动力紧缺,退休年龄推迟B.交通拥堵,住房紧张
C.教育配套设施滞后,学位不足D.无序扩张、环境质量下降
19.

   目前田园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人为中心,兼有城市和乡村优点。

据此回答下题。
【小题1】田园城市中心区面积最大的功能区最有可能是(  )
A.休憩地B.工业区C.交通区D.住宅区
【小题2】北京市中心城区为行政区而不是商务区,主要影响因素是(  )
A.历史原因B.经济因素C.社会因素D.政策因素
【小题3】关于地域文化对城市影响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欧洲由于城市发展历史悠久,城市中心一般很少建设现代化的高楼大厦
B.我国古代在“天人合一”哲学思想影响下,形成一种将城市有组织地融入自然环境之中的“山水城市”,例如杭州
C.美国首都华盛顿是以政治职能为主的城市,国会大厦居于高处,体现了资产阶级所标榜的民主与法制精神
D.城市历史发展较晚的美国、加拿大、法国等国的大城市市中心都是摩天大楼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