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图示省、市、区中,死亡率最高的是______,最低的是______。
(2)图示省、市、区中,每年净增加人口最多的是______,最少的是________。
(3)上海的出生率比北京高,而自然增长率却比北京低,其原因是______。
(4)以上统计资料显示,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______。
(5)对比人口出生率与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性,说明经济发展水平与人口出生率的关系是______;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关系是______。
材料一 人口净迁移率是一定地区、一定时期迁入和迁出人口数量的差值与平均人口数之比,其中正值反映人口净迁入,负值反映人口净迁出。
材料二 下图为中国2005-2010年省域人口净迁移率分布图。

(1)说明图示丙省人口净迁移的主要原因。
(2)指出图示甲省人口净迁移对当地的有利影响。
(3)为提高乙区的环境人口承载力,应采取哪些措施?


(1)说出该市土地利用的主要方式,说明20世纪50年代以来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趋势。
(2)说出该市的A、B、C三大城市功能区类型,指出形成这种功能分区的最主要因素。
(3)分析该市近年来高新企业外迁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丁、丙、乙、甲 | D.丁、乙、丙、甲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B.乙地可能为发展中国家 |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
“棒棒”是指以竹棒和绳索为劳动工具,在城市爬坡上坎、流动揽活,专门为市民日常生活、商业活动提供零星搬运劳务服务的打工农民。“棒棒”群体的工作形式不同于其他的打工族,更不同于城市工矿企业的工人。他们主要活动于街头、菜市场、汽车站、码头、家电商场等,承担了城市人不愿意干的以苦、脏、累、险为特征的工作。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棒棒军”最可能出现的城市是( )
A.深圳 | B.成都 | C.兰州 | D.重庆 |
①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 ②城乡收入差距 ③对从业者的素质要求高
④农村生态环境变差 ⑤农村人地矛盾尖锐 ⑥独特的地形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③④⑤⑥ |
①国家户籍制度改革 ②工作环境差,收入少 ③交通、运输方式的改进
④装卸、运输机械化 ⑤城市生活成本高 ⑥劳动力不足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⑤⑥ | C.②③④⑤ | D.③④⑤⑥ |

【小题1】下列年份中该城市人口净迁入最少的是( )
A.2003 年 | B.2006 年 | C.2009 年 | D.2012 年 |
A.平均预期寿命缩短 | B.城市基础设施的负担减轻 |
C.老龄化的进程延缓 | D.文化和价值取向趋向单一 |

【小题1】图中四处,地租最高的是 (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2017 年 2 月 21 日,《2017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 1 月 30 日至 2 月 21 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 2017 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 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 B.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
C.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 D.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
A.增加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 | B.减缓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 |
C.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 D.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

【小题1】有关该市人口数量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从总体上看,该市人口数量的变化以机械增长为主 |
B.该市人口数量呈下降趋势 |
C.影响该市人口迁移的因素是政治因素 |
D.该市人口自然增长率呈上升趋势 |
A.该市因经济发展速度减缓而出现“民工荒” |
B.该市生态环境恶化,人口迁入量减少 |
C.京津唐、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发展迅速 |
D.农村生存环境已好于城市 |

【小题1】与户籍人口相比,该市的流入人口
A.劳动力人口比重较小 | B.老龄人口比重较大 |
C.女性人口比重较大 | D.少年儿童人口比重较大 |
A.使该市人口死亡率上升 | B.提高了该市人口增长率 |
C.使该市就业总人口减少 | D.使该市的环境压力增大 |

A.提供廉价劳动力,减轻社会负担 | B.提高工业化水平,加剧环境污染 |
C.失业率上升,社会秩序不稳定 | D.增加城市人口,加快城市化进程 |
人口潜力指数是某地区相对合理人口密度与该地区实际人口密度之比。人口潜力指数大于1,说明该地区可以容纳更多人口;人口潜力指数小于1,说明该地区的现有人口数已经超过其相对合理人口容量。下图为美国人口潜力指数分布示意图(单位:%)。
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影响人口潜力指数的首要因素是
A.教育程度 | B.经济发展水平 | C.消费水平 | D.自然资源 |
A.开发历史悠久 | B.环境优美,适宜居住 |
C.资源丰富,对外开放程度高 | D.消费水平低 |
据世界人口组织预测,2050年,世界人口将由2015年的73亿增长到92亿。读某国人口占世界的百分比和人口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国可能是( )
A.中国 | B.印度 | C.美国 | D.俄罗斯 |
A.老龄人口数量逐渐减少 | B.人口数量增长较快 |
C.人口增长模式由原始型向传统型转变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
2016年2月28日河南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和省统计局联合发布的统计显示,2015年年末河南省总人口10722万人,常住人口9480万人。是名符其实的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结合我国人口密度分布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河南省面积并不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区,但却成为我国人口最多的省份,其主要的原因是( )
A.工业、商业贸易繁荣 | B.历史悠久,自然条件优越 |
C.地处经济发达地区 | D.矿产资源丰富,开发利用充分 |
A.地形 | B.气候 | C.水资源 | D.矿产资源 |
A.对外开放程度较低 | B.资源较为贫乏,不能供养太多人口 |
C.社会经济条件较差,发展水平较低 | D.自然环境恶劣,环境承载力较小 |

【小题1】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口与夜间人口密度的变化直接反映 ( )
A.中心商务区工业用地减少 | B.中心商务区地价高于工业区 |
C.工业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D.住宅区与中心商务区分离 |
A.城市交通条件改善 | B.城市生态环境优美 |
C.城市人口规模扩大 | D.城市迁出人口增加 |

【小题1】该城市功能区与其形成的主导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
A.甲—行政因素 | B.乙—历史因素 | C.丙—社会因素 | D.丁—经济因素 |
A.东北风 | B.东风 | C.西北风 | D.北风 |

A.商业区 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 B.商业区 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
C.低级住宅区 高级住宅区 商业区 | D.高级住宅区 低级住宅区 商业区 |
3.选择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