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铁路实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4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20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8/4/21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我国“春运”被西方人称为“全球最大的时段性人口迁移”,2016年春运从1月24日~3月3日,为期40天。

材料二 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


(1)指出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流向。
(2)结合材料,分析目前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对人口流入和流出地区分别产生的可能影响。
2.
下面甲图为某城区交通通达度等值线图,图中数值越大表示通达度越好;乙图为该城区所在地的等高线(m)图。据此回答问题。

(1)该城市的中心商务区在__________。
A.A地 B.B地    C.C地   D.D地
(2)D处通达度较__________(填"好"或"差")的原因是
A.建筑物稠密,道路狭窄   B.紧邻中心商务区    C.地形崎岖    D.处在城市的几何中心
(3)E处为一工业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
(4)若H处为一居民区,其布局是否合理?_____。有利条件是________。
3.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玛咖(下图)为十字花科独行菜,产于海拔3500~4500米的南美安第斯山区。玛咖生长需要特殊的环境和气候,要求海拔4000米以上,气候恶劣而土壤肥沃,日夜温差达60℃以上,这样的地方在全世界都很少见,并且种一次玛咖后,土地要休养七年以上来恢复肥力,否则土地不能再耕种。玛咖的种植全过程完全用人工进行。

材料二 美国和日本已经成功引种了玛咖,但那主要是以科学研究为目的的,两国市场所需的玛咖仍依靠进口,它们是世界上玛咖进口量最多的两个国家。
材料三 云南丽江玉龙雪山南段已建成我国最大玛咖种植基地,该地玛咖产量占全国玛咖总产量的80%,直接带动山区群众增加收入4000万元,丽江市把玛咖产业作为带动高寒冷凉贫困山区群众脱贫致富的特色产业。
(1)分析美国和日本没有大规模种植玛咖的原因。
(2)分析云南丽江市大面积种植玛咖的主要区位因素。
(3)云南是否应该大力发展玛咖种植?请分析其原因。

2.单选题(共19题)

4.
“地坑院”是古代人们的一种穴居建筑,至今仍有留存。在我国的渭河平原,人们在平地上挖出一个方形的深坑,然后在深坑的四壁开凿洞穴用来居住,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颗高大的树,树冠冒出地面。读渭河平原“地坑院”景观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人们在“地坑院”的正中央栽种一棵大树,其主要作用是(   )
A.防外人跌入B.遮阳挡雨C.遮挡风沙D.美化建筑
【小题3】【小题4】当地建造“地坑院”民居的优势自然条件是(   )
A.土质黏重,不易挖掘B.土壤直立性好,不易坍塌
C.地下水浅,易挖出水D.夏季降水多,地坑易蓄水
【小题5】【小题6】关于渭河平原叙述正确的是(   )
A.属于地堑式构造平原B.典型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黄梅戏为当地的代表性地方剧种D.是我国北方重要的水稻产区
5.
棉花耐旱,耐盐碱,喜光照。近年来,阿拉善高原(位置见图)采用滴灌技术和机械化作业,种植早熟的棉花品种,并引种彩色棉和有机棉。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导致该地种植早熟棉花品种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热量B.土壤C.光照D.水分
【小题2】该地引种彩色棉、有机棉,主要是为了
A.降低运输成本B.改善生态环境C.提高单位面积产量D.增强产品竞争力
【小题3】该地发展棉花种植业面临一些问题。其中,机械化作业可缓解的问题是
A.交通不便B.劳动力缺乏C.资金不足D.土地多盐碱
6.
下图为“我国某省人口增长图”。图中线条分别代表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该省人口增长全面步入“三低模式”即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年份是(    )
A.1980年B.1984年C.1986年D.1990年
【小题3】【小题4】目前,该省人口的这种变化,可能会    (  )
A.增大资源环境压力B.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C.加重人口的老龄化D.加快人口的迁移速度
7.
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循环农业生产模式。读图完成19~20题。

【小题1】该地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B.乳畜业
C.大牧场放牧业D.混合农业
【小题2】该生产模式的农产品深受消费者青睐是因为(  )
A.价格低廉B.减耗保鲜
C.绿色优质D.品种丰富
8.
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锋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泰稷,江中已民有洲田,川中己辟老林,茴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两时期环境人口容量差异很大,下列因素对此现象影响最小的是
A.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B.科技发展水平
C.资源数量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小题2】下列决策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的是
A.提倡节约,建设节约型社会B.放宽生育政策,增加人口数量
C.追求高消费,改善生活质量D.建设高耗能企业,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9.
下面(2008年)是某国从18世纪8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的四个阶段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按人口再生产类型演变历程,排列正确的是
A.②③④①B.①③②④C.①②③④D.④①③②
【小题3】【小题4】该国可能是
A.芬兰B.美国C.巴西D.印度
【小题5】【小题6】关于该国在不同阶段社会经济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①阶段,人口老龄化问题严重
B.②阶段,农业产值大于工业产值
C.③阶段,从事第三产业的人口超过第一、二产业
D.④阶段,城市人口的比重在70%以上
10.
2016年1月我国开始启动“二孩”政策,规定夫妻方可生两个孩子,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我国启动此项政策,主要是因为
A.人口死亡率降低B.人口出现负增长C.人口合理容量降低D.人口老龄化加剧
【小题2】预计到2035年前后,此项政策对我国的影响可能有
A.升学与就业压力减轻B.家庭养老负担加重
C.劳动力人口减速放慢D.人口迁移总量减少
11.
下表为2008年我国四省区人口统计资料,读表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省区是
A.广西B.广东C.新疆D.湖南
【小题2】广东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较小,最可能的原因是广东省
A.人口文化素质高B.人口平均寿命长C.迁入年轻人口多D.人口性别比偏高
12.

   2008年9月10日,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市、仙桃市九个城市)“两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获得国务院批复。这是国内第一个启动综改试点的城市圈。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圈中,等级最高的城市是(  )
A.黄冈B.红安C.武汉D.大冶
【小题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
B.与鄂州市相比,黄冈市的服务种类少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
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小题3】关于城市等级的叙述,正确的说法是(  )
A.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种类越少
B.城市等级越低,其服务范围越大
C.城市等级越高,其人口规模一般越大
D.城市等级越低,其数目越少,平均距离越近
13.

   共享单车是指企业在校园、地铁站点、公交站点、住宅区、商业区、公共服务区等提供自行车共享服务,是一种分时租赁模式。如今共享单车在各大城市日益火爆,极大地方便了市民出行。下图为上海市共享单车在不同区域不同时间的停车数量统计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曲线分别代表城市中的(  )
A.工业区、住宅区B.商业区、仓储区
C.住宅区、商业区D.商业区、工业区
【小题2】推广共享单车,有利于(  )
A.解决城市交通拥挤问题B.改善城市大气质量
C.缓解城市人口过密问题D.缩短居民出行时间
14.
如图为“某城市内一区域日均地铁分时段客运量统计图”,该城市区域最可能属于(  )
A.居民住宅区B.钢铁工业区C.中心商务区D.公园游览区
15.
辽宁在清王朝时是地广人稀的地区,由于这里是清王朝的发祥地之一,按大清律制禁止大规模开垦。清王朝灭亡后短短百年的时间,辽宁成为拥有人口超百万的特大城市最多的地区。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小题2】导致清朝时期辽宁城市发展缓慢的区位因素是()
A.军事B.宗教C.交通D.政治
【小题3】【小题4】上述现象的出现,说明
A.军事因素是城市发展的必要条件B.城市的区位因素是不断发展和变化
C.交通运输是辽宁城市发展的主导因素D.人口迁移是辽宁城市发展的根本动力
16.
下列关于北京传统建筑四合院的保护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北京四合院建筑陈旧,缺乏现代气息,应该拆除
B.北京四合院是砖木结构,应改造为钢筋水泥结构
C.对四合院存在的区域进行分类或分区,制定相应的保护措施
D.迁出四合院的居住人口,封闭保存
17.
下图是几个地区①②③农业基本情况的比较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B.混合农业C.商品谷物农业D.乳畜业
【小题2】该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分布区是
A.美国B.澳大利亚C.东南亚D.西欧
【小题3】提高该地农业生产商品率的主要途径是
A.加强农田水利建设B.扩大耕地面积C.加快机械化发展D.控制人口数量
18.
高原夏菜又称冷凉蔬菜或错季蔬菜,“家族”里有大白菜、西兰花、娃娃菜等成员,多种植在海拔1500米以上的高原。兰州市榆中县是我国著名的高原夏菜生产基地,当地将蔬菜基地设在远离城市的高原上,依据海拔高度,梯次播种多类蔬菜,从每年5月下旬到10月初持续采收上市,并迅速销往东南沿海。2016年6月,兰州市夏菜主产区出现“史上最严重”的菜价暴跌现象,大量蔬菜滞销。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兰州发展高原夏菜的自然区位条件是
A.夏季光照充足,热量条件好B.气候湿润,灌溉水源充足
C.地形平坦,土壤深厚肥沃D.海拔高,气候温凉
【小题2】高原夏菜能迅速占领南方市场,主要得益于
①生产成本低    ②产品质量优良    ③具有良好的上市档期  ④邻近消费市场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3】针对高原夏菜大量滞销的现状,最可行的措施是
A.扩大夏菜种植规模B.建立市场信息网络C.推广机械化生产D.提高农业种植技术
19.
世界上的商品谷物农业业主要分布在( )
A.南亚、东南亚、东亚的季风区和热带雨林区
B.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俄罗斯、乌克兰等国
C.美国、澳大利业、新西兰、阿根延、南非等国
D.北美洲的五大湖地区、西欧、中欧、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地
20.
下图示意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和混合农业四种代表性农业地域类型的农业结构及商品率情况。读图,甲、乙、丙、丁四种农业地域类型中,属于商品谷物农业的是( )
A.甲B.乙C.丙D.丁
21.
读三地区的农业资料比较图,与图示资料相符合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
A.甲美国商品谷物农业B.乙澳大利亚混合农业
C.丙亚洲季风水田业D.甲城郊乳畜业
22.
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问题。

【小题1】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②该国城市化进程与工业化水平不相适应
③该国属发达国家
④阶段Ⅲ,该国经济增长主要来自第三产业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2】阶段Ⅲ,该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部门有
①劳动密集型产业 ②资源密集型产业 ③技术密集型产业 ④现代服务业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3.选择题(共1题)

23.下列各项,可以作为大陆漂移说证据的是(    )

①世界一些地方的大陆轮廓的凹凸十分吻合

②非洲和南美洲生活着不会飞的同种海牛和鸵鸟

③喜马拉雅山原是一片汪洋大海

④地球上七分海洋三分陆地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