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1:生态城市模式是一种理想模式,技术与自然充分融合,人的创造力和生产力得到最大限度的发挥,居民的身心健康和环境质量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材料2:下图

(1)图中“城市病”的表现有哪些?
(2)导致上述“城市病”的“病因”是什么?
(3)试从环境、交通、能源利用等方面设想如何将你所生活的城市改造为生态城市。

(1)A、B、C三个城市中,提供职能最少的是____________,服务范围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在我国的A、B、C三种城市中,数目最多的是____________,彼此之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21题)

【小题1】图中能正确表示该城市从市中心到城市外缘地租水平变化趋势的曲线是( )
A.a曲线 | B.b曲线 |
C.c曲线 | D.d曲线 |
A.住宅区 | B.工业区 |
C.商业区 | D.文化区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B.参与新、马、泰十五日旅游,这属于人口迁移的范畴 |
C.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D.属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至少应在500千米 |
我国黑河至腾冲一线形象地反映了我国“东多西少”的人口宏观分布格局,被地理学界称为“胡焕庸线”。半个多世纪过去了,我国人口分布的宏观格局不仅没有变化,而且“东多西少”的现象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
A.青藏地区 | B.长江中下游地区 | C.内蒙古地区 | D.新疆地区 |
A.资源数量 | B.科技发展水平 |
C.人口的消费水平 | D.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小题1】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 | B.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 |
C.现代型人口增长模式 | D.不能确定 |
A.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水平较高 | B.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
C.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 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 |
A.美国政府政策影响的结果 | B.南方经济比北方发达,生活水平高 |
C.南方地区地势低平,交通便利 | D.南方地区阳光充足,环境污染轻,气候条件好 |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流动人口司2017年最新预测,2020年中国流动迁移人口,包括现在预测要在城市落户的人,将逐步增加到2.91亿,年均增加600万人左右。“十三五”期间,人口继续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聚集,超大城市和特大城市的人口,还会由于人口的迁入继续增长,其中近九成的已婚新生代流动人口是一起流动,与配偶、子女共同流动约占60%,越来越多流动家庭开始携带老人流动。
结合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影响人口向沿江、沿海、铁路沿线地区集聚的主要因素是
A.经济因素 | B.自然因素 | C.社会因素 | D.个人因素 |
A.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加 |
B.高学历的人口迁移减少,低学历的人口迁移增加 |
C.以集团性、大规模的人口迁移为主 |
D.劳动人口迁移比重减少,老年人口迁移比重增加 |

【小题1】图中表示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由①到④ | B.由④到① | C.由③到① | D.由②到③ |

①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b
②该国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d
③德国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
④巴西目前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
A.新中国成立以来的人口迁移,主要是自发的人口迁移 |
B.历史上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引起的 |
C.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人口迁移规模大、频率高 |
D.80年代中期以来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是由农村到城市 |
为缓解停车难问题,某城市采取“错峰停车”措施,鼓励各社会单位将停车车位夜间或双休日向周边社区市民开放。下图为“该城市某功能区不同时段人口流动状况示意图”。
【小题1】该功能区属于
A.商业区 | B.绿化区 | C.工业区 | D.住宅区 |
A.人口密度的差异 | B.人口流动状况的差异 | C.地租水平的差异 | D.汽车拥有数量的差异 |
2017年4月1日,国家级雄安新区成立,区内容城、雄县、安新三县规划各具特色。主要目的是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调整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利于北京市
A.扩大服务范围 | B.丰富城市职能 |
C.扩大城市规模 | D.改善城市环境 |
A.城市规模小 | B.服务范围大 |
C.服务种类多 | D.同类城市数量少 |
A.发达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展中国家 |
B.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速度高于发达国家 |
C.城市人口比重保持稳定,大城市不断涌现 |
D.发展中国家的城市人口已经超过乡村人口 |
3.选择题- (共4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