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北省故城县高级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146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4/14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是我国东南沿海经济发达地区某新兴城市人口增长示意图。

(1)1992年至1993年,该城市的人口增长率是
(2)1991年至1998年,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
A.人口出生率高B.人口残废率低C.大量人口迁入D.原有人口基数小
(3)该城市人口迅速增长,近期可能导致的主要问题是
2.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地区按城市功能分区属于________,简要分析其区位优势。
(2)如果B住宅区是高档住宅区,请你替住宅区房地产开发商介绍一下该住宅区的区位优势。
(3)B住宅区内部的楼房布局有什么特点?请分析其布局的优势。
(4)该城市工业区分布有何特点?
3.
读“我国某城市道路和商业中心分布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3分)

(1)    图中A、B、C、D四点______是该市的商业中心,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_;B为该市新建的商品交易市场,其布局原则是_________________。
(1)(2)图中C、D两处,分别设置了自来水厂和钢铁厂,请判断是否合理?
(1) C: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 D:_________,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该城市交通线路的设置,最不合理的是__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影响该城市形态延伸方向最主要的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5)伴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生,交通可能会给城市带来哪些环境问题?
对此,你有哪些好的建议?
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共23题)

4.
下列现象中,与城市化进程有必然联系的是(    )
A.绿化面积不断减少B.非农业人口比重增加
C.住房紧张与交通拥挤D.环境污染日趋严重
5.
有关城市区位选择说法正确的是(   )
A.城市选址只要考虑地形、水源等条件,不需要考虑其他条件
B.城市建设要考虑地基承载力,一般来说,土质地基优于石质地基
C.河流沿岸城市应把码头建设在河流的凸岸,因为这里泥沙淤积多,有利于建设建筑
D.地形平缓、地势低洼地区的城市,应建设排水设施
6.
关于我国环境人口容量,估计正确的是( )
A.我国人口与淡水、耕地等资源之间的矛盾已十分尖锐
B.我国目前人口已大大超过环境人口容量的极限值
C.我国目前人口与环境关系尚属良性循环
D.我国最大环境人口容量在7亿人左右
7.
新中国成立后到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和原因是(    )
A.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B.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实行计划经济和严格的户籍制度
C.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多,原因是政策不允许农村居民迁入城市
D.人口迁移和流动数量较少,原因是城乡收入差别较小
8.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
A.巴西B.印度C.英国D.南非
【小题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小题4】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9.
读某国城市化进程和人口自然增长率变化曲线图,完成13~15题。

【小题1】该国总人口达到顶峰的时期为()
A.①的末期B.② 的早期
C.③的末期D.④的末期
【小题2】下列各国中,人口发展情况与图示类型一致的可能是()
A.埃及B.中国C.德国D.新加坡
【小题3】当前,该国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是()
A.IB.I和ⅡC.ⅡD.Ⅲ
10.
下图表示人口数量变动状况(迁移差额率正值表示人口迁入),据此完成题。

【小题1】图中丙点表示的人口变动状况正确的是
A.人口增加
B.人口减少
C.变动较大
D.基本不变
【小题2】能正确反映西亚地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小题3】能正确反映目前伦敦市区人口变动状况的是
A.甲B.乙
C.丙D.丁
11.
下列关于环境移民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我国西南地区可能会出现环境灾害移民②我国环境污染移民主要分布在城市地区,生态移民主要分布在乡村地区③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不会出现环境移民④三峡移民属于生态移民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③④
12.
与10年前相比,我国人口中0~14岁的人口比重下降了4.89%,65岁以上的人口比重上升了1.39%,而总人口增加了1.3亿。因此,解决新世纪人口问题的主要任务是
A.控制人口的盲目流动
B.继续稳定低生育水平
C.遏制人口老龄化加速势头
D.适度提高少年儿童人口的比重
13.
关于环境人口容量的制约因素是(    )
A.土地资源尤其是耕地资源是决定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B.科技发展水平决定着获取资源的数量,是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
C.人口文化和生活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D.环境人口容量的大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
14.
目前我国存在大规模人口流动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①城乡之间巨大的收入差距   ②国家统一安排迁移    ③国家政策允许
④农村剩余劳动力过多   ⑤经济发展的不平衡与就业机会的地区差异
A.①②③④B.②③④⑤C.①②④⑤D.①③④⑤
15.
读“我国建国以来人口出生率与死亡率”统计图分析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迅速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政策的有力实施B.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
C.科技文化教育的发展D.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
【小题2】引起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力水平的提高B.出生率的下降
C.死亡率的下降D.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
16.

   读下图,(1)-(4)四城市表示某年人口资料,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若四城市人口规模相当,则按自然增长率递增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2)(4)(1)(3)B.(2)(1)(4)(3)
C.(1)(3)(2)(4)D.(3)(1)(4)(2)
【小题2】四城市中,经济发展较快,就业水平最高的是
A.(1)B.(2)C.(3)D.(4)
17.
有关气候与城市区位的影响,正确的是
A.世界上绝大多数城市的分布与气温有关,与降水关系不大
B.世界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西半球
C.气候条件恶劣的干旱半干旱地区和高寒地区,没有城市的分布
D.世界城市多集中在临海边缘地带
1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城市化的主要动力是人口增长迅速 B.世界城市化水平在不断下降
C.一般来说,城市化水平体现了其经济发展水平   D.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多于发展中国家
19.
我国城市化进程不应该过快的原因是( )
A.科学技术水平不高B.城市建设经验不足C.人口素质不高D.经济发展水平不高
20.
2007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武汉城市圈(包括武汉市、黄冈市、鄂州市、黄石市、咸宁市、孝感市、天门市、潜江节、仙桃市等九个城市)为国家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读武汉城市圈范围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组成武汉城市圈的九座城市,按等级可分为(  )
A.2级B.3级C.4级D.5级
【小题2】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城市圈中,武汉市的服务范围最大B.与鄂州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范围小
C.与麻城市相比,红安县提供的服务种类少D.与大冶市相比,黄石市的服务功能更全面
21.
城市的自然地理区位是指城市与周围的山脉、河流、湖泊、海洋等自然地理事物的空间关系。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因矿产资源的开发,吸引大量人口迁入而形成的城市是
A.我国的太原、上海B.我国的大庆、攀枝花
C.美国的纽约、华盛顿D.我国的西安、澳大利亚悉尼
【小题2】下列地区中不适合发展城市的是
A.河流发源地B.干支流交汇处
C.河口D.山麓冲积扇
22.
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
①交通通达度 ②环境质量好坏
③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④功能分区
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
23.
城市空间布局的特点,正确的是
A.人口密集地区城镇数量较多
B.世界大河两岸都分布有较多的城市
C.高原和山区没有大城市分布
D.边境地区政局不稳,城市较少
24.
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因素有
①自然地理条件  ②历史文化因素 ③经济发展水平   ④交通运输状况
A.①②③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
25.

   读某地区土地利用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土地利用现状布局合理,则当地盛行风向可能是
A.东南风B.东北风
C.南风D.西南风
【小题2】当地要布局新的居住用地,较合适的地点是
A.①B.②C.③D.④
【小题3】适宜在P点布局的是
A.钢铁厂B.造纸厂C.印染厂D.自来水厂
26.
深圳、珠海等城市跨越式发展的主要原因有
①毗邻香港、澳门   ②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   ③优越的气候   ④河网密布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3.选择题(共9题)

27.

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对亲友真诚的祝福“{#blank#}1{#/blank#},{#blank#}2{#/blank#}”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28.

苏轼在《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中对亲友真诚的祝福“{#blank#}1{#/blank#},{#blank#}2{#/blank#}”道出了人们的共同心声。

29.I went fishing yesterday. (对画线部分提问)

What {#blank#}1{#/blank#} you {#blank#}2{#/blank#} yesterday?

30.

Jim records his physical training every time so that he can         it and think about how he should improve it the next day. 

31.

Jim records his physical training every time so that he can         it and think about how he should improve it the next day. 

32.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2AD,点F、G分别是边BC、CD的中点,连接AF、FG,过点D作DE∥FG交AF于点E.

33.黄色圆粒豌豆(YyRr)和黄色皱粒(Yyrr)杂交,后代中纯合子占后代的(  )
34.

这本书是绿色的。可以说:

35.

这本书是绿色的。可以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3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