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山东省青岛市黄岛区第一中学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13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7/5/4

1.综合题(共1题)

1.
(题文)读下列有关我国人口信息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4年开始,根据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到的“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全国很多省市开始实施“单独二孩”的政策.
材料二

材料三:下图为我国每隔5年的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示意图(65岁及以上年龄人口占总人口的7%,则出现人口老龄化)。

(1)根据材料预测2014年以后我国总人口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并阐明原因.
(2)结合人口金字塔的类型特点,概述发展中国家从2000年~2010年间少儿抚养比的变化特点.分析其对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
(3)材料二反映出我国人口发展中存在何种人口问题?说明导致该问题产生的原因。

2.单选题(共19题)

2.
读西安市附近略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西安市作为古都的区位因素是(  )
A.气候B.土壤
C.河流D.铁路
【小题2】西安与开封都 是古都,北宋时期,开封不仅是中国而且也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人口上百万,富丽甲天下”的国际大都会。1954年10月,河南省会由开封迁往郑州。现在开封市人口不到100万,市区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  )
A.交通运输B.政治
C.黄河改道D.军事
3.
下图反映了亚洲某国人口增长与构成的变化及其发展趋势。据此回答问题。

【小题1】该国人口变化趋势的一个突出特征是
A.年轻劳动力过剩B.老龄化趋势显著
C.自然增长率上升D.人口出生率较高
【小题2】示意图显示,该国人口平均寿命状况是
A.平均寿命延长,女性长于男性B.平均寿命延长,男性长于女性
C.平均寿命缩短,女性长于男性D.平均寿命缩短,男性长于女性
4.
城市活动在空间上高度集聚,并具有水平和垂直方向上的分异,读图可知图中①②③④所示城市空间最合理的利用方式分别为()
A.电影院、厂房、住宅、银行
B.零售店、电影院、厂房、办公室
C.批发市场、办公室、住宅、零售店
D.办公室、零售店、住宅、厂房
5.
读某地不同时间段城区范围变化及对应的人口密度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甲、乙两城市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   (  )
A.地形B.河流C.矿产D.气候
【小题2】该地城市化进程的表现是   (  )
①城市规模不断扩大②城市化水平提高③城市人口总量减小
④出现了郊区城市化和逆城市化⑤阶段Ⅱ到阶段Ⅲ城市化速度加快
A.①②③B.①②⑤C.①②④D.②④⑤
6.
读“北京市不同地域总人口分布示意图”和 “北京市不同地域总人口密度示意图”,下列说法最合理的是
A.北京市中心区人口最少,住房条件最好
B.北京市中心区地价提升,商业、服务功能愈加突出
C.北京市中心区人口减少,标志着北京市进入逆城市化
D.北京市中心区交通拥挤,基础设施老化,是导致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
7.
下表为世界各地区65岁及以上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资料统计表。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从2000年到2050年,65岁及以上人口增长最多的是(   )
A.欧洲B.北美洲
C.亚洲D.北非
【小题2】依据表格中的数据不能推断出的是(   )
A.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老龄化问题趋于缓和
B.发达地区的老龄化比欠发达地区严重
C.人口老龄化乃世界性的趋势
D.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在不断上升
8.

   下面四幅人口变化曲线图中,横轴表示时间。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若纵坐标表示人口总量,目前人口增长控制较为合理的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2】若纵坐标表示人口自然增长率,四图中表示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变化趋势是 (  )
A.甲B.乙C.丙D.丁
【小题3】形成我国目前人口自然增长率现状的原因是 (  )
A.出生率上升B.出生率下降C.死亡率上升D.死亡率下降
9.
读“某地区人口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此图说明该地区( )
A.城市化水平高B.城市人口为2500万
C.大约10%的人口在郊外居住D.人口密度较大
【小题2】此人口分布状况,比较符合的国家是( )
A.巴西B.印度C.英国D.南非
【小题3】形成上述国家这种人口状况的根本原因是( )
A.受国家政策的影响
B.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
C.城市经济发展需要大量劳动力
D.居民生活以消费动物性食品为主
【小题4】图示人口状况可能产生的问题是
①城市环境污染,交通拥挤 ②农村劳动力减少,农业产值下降
③城市住房困难,失业人口增加   ④农村人口增长减缓,出现负增长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0.
读下面“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对“环境容量”的理解错误的是(  )

①环境容量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②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容量
在不断地加大③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容量
④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①④
11.
下图显示某国1951—2000年每10年的人口变化。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1951——2000年,该国
A.是人口净迁入国B.人口的迁入是维持人口增长的主要方式
C.人口的出生率一直高于死亡率D.人口增长了15.1%
【小题2】据图示资料推测,该国
A.自20世纪70年代,人口再生产进入现代型B.可能位于欧洲
C.1990年人口达到900万D.20世纪末青壮年人口比重偏大
12.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③与①相比死亡率高的原因是(  )
A.战争B.疾病C.生活水平差D.老年人口多
【小题2】与②人口增长模式相对应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是 (  )
A.AB.BC.CD.D
13.
该图为三个城市圈20世纪不同年代人口增长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

【小题1】下列选项最符合“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人口自然增长特点的是
A.乙城市圈70年代B.乙城市圈80年代
C.甲城市圈90年代D.丙城市圈90年代
【小题2】(小题2)人口迁移状况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城市化过程。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乙城市圈6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B.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慢、水平低
C.丙城市圈90年代城市化速度快、水平高
D.90年代,与丙城市圈相比,甲城市圈城市化速度快、水平较低
14.
该图为“我国某市同一地区不同时期地价曲线图”。读图回答36~37题。

【小题1】该地区地价变化主要反映了
A.市区地价较过去小幅下降B.交通通达度提高
C.郊区人口向市中心集中D.城市规模缩小
【小题2】(小题2)甲处最有可能建设了
A.矿区B.奶牛养殖基地C.商品粮基地D.高新技术开发区
15.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读下列两幅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小题1】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则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B.东风;自西向东流
C.东南风;东向西流D.西北风;自西北向东南流
【小题2】图中曲线能反映左图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B.②C.③D.④
16.
读“某城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变化图”(图甲)和“劳动力在各行业中的百分比图”(图乙),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⑤→⑥反映的现象是(  )
A.城市化加速发展B.城市郊区化C.逆城市化D.城乡差别拉大
【小题2】甲、乙表示不同城市化阶段的就业比重状况,其中乙处在(  )
A.③时段B.④时段C.⑤时段D.⑥时段
17.
下图是甲、乙两城市人口增长图,分别代表了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这两种类型国家城市化进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起步早、发展快
B.乙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水平高
C.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人口比重大于乙城市所在国家
D.乙城市所在国家的人口主要向城市中心区移动
【小题2】关于甲城市所在国家城市化发展快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A.农村生态环境恶化,人居环境质量下降
B.城市经济畸形发展,人口增长过快,农村劳动力过剩
C.商业和交通运输业的高速发展
D.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
18.
读某社区(左下图),居民购物活动圈层结构图(右下图)及各圈层特点统计表,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服务等级最高的圈层是 (  )
A.圈层ⅠB.圈层ⅡC.圈层ⅢD.圈层Ⅳ
【小题2】该社区位于城市中的 (  )
A.住宅区B.商业区C.工业区D.文化区
19.
下图为福建省中北部山区管前镇区域图,20世纪60年代起在该镇及一些村落逐步形成有规律的赶集日。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与其周围村落相比,绿柳村成为集市点的原因是(  )
①交通通达度好 ②地理位置较优越 ③该村等级更高,服务种类更多 ④基础设施完善 ⑤人口众多,消费能力强
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⑤
【小题2】20世纪90年代前,公历每月逢3、8在马坪村赶集;至90年代以后,逐步被西溪口村替代。20世纪90年代前后变化的原因最不可能的是(  )
A.马坪村的消费能力下降B.政策的影响
C.西溪口村人口消费的等级更高D.西溪口村的交通更便捷
20.
最佳的商业区位能使付租后净利润达到最大。读“某城市地租、某商业企业付租前利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曲线图(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仅考虑利润因素,该商业企业的最佳区位是
A.OB.MC.ND.P
【小题2】该商业企业最可能是
A.建材批发业B.高档服装零售业
C.日用品零售业D.通信器材零售业

3.选择题(共4题)

21.

1868年,日本某官员说过,“过去的西洋文明是外国人引进的,从今以后我们要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下列属于“用自己的手将西洋文明带入国内”的举措有(    )

①确立君主立宪制            ②实行三权分立

③鼓励发展近代工业          ④学习欧美生活方式

22.

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大多发生在(  )

23.

按照下列程序和要求,完成活动内容.

活动材料:百叶箱1个、温度计1支、数据记录等工具1套.

24.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