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3学年北京市房山区房山中学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5018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3/5/30

1.综合题(共1题)

1.
读图 “北京市密云县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潮白河的流向为 ,密云县的城镇多分布在 地区。
(2)图中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正确叙述是 (选择填空)。
A.甲地适宜发展林业生产
B.乙地适宜发展观光农业
C.丙地适宜发展水田农业
D.丁地适宜发展水产养殖
 
(3)丙地发展农业生产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等。
(4)密云水库上游曾经水土流失严重,其人为原因有 等。
(5)近年来,密云水库以北的丘陵地区由粮食种植调整为特色林果、特色养殖业,促使其发生转变的社会经济条件有 等。

2.单选题(共12题)

2.
目前,城市环境中最常发生的污染有
A.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B.大气污染、噪声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C.大气污染、水污染、放射性污染D.大气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3.
读“X、Y两国人口金字塔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Y国人口增长特点是(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小题2】造成X、Y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A.经济水平B.教育水平C.历史条件D.自然条件
【小题3】Y国可能为( )
A.尼日利亚B.印度C.泰国D.日本
4.
从由西安开往上海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中,判断谁属于人口迁移(  )
A.甲说:“我此次是去上海旅游观光。”
B.乙说:“我被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现去学校报到。”
C.丙说:“我到上海为公司洽谈业务。”
D.丁说:“我是去上海采购。”
5.
我国下列各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高原B.长江中下游地区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6.
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正确叙述是()
A.在不同的发展时期,人们估计的环境人口容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
B.环境人口容量是固定不变的,也就是指它的确定性
C.确定什么样的消费水平,对环境人口容量产生较大的影响
D.制约环境人口容量的首要因素是科技
7.
读“不同国家出生率、死亡率统计图”,图中1~12代表国家。回答问题。

【小题1】图中出生率、死亡率最高的国家分别是 ( )
A.10、11B.11、12
C.11、10D.12、10
【小题2】图中呈现“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特点
的一组国家是(  )
A.1、2、3B.4、5、8
C.7、9、10D.6、11、12
【小题3】图中11、12两个国家最有可能位于 ( )
A.欧洲B.北美洲C.大洋洲D.非洲
8.
与20世纪50~80年代中期相比,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国内人口迁移主要表现为
①自发性人口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②向西部地区迁移、流动的规模较大 ③务工、经商成为人口迁移与流动的主要动力 ④民工流动的人数已大大减少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9.
近现代人口迁移中,始终是人口迁入地区的是
A.北美洲、大洋洲B.北美洲、非洲
C.亚洲、大洋洲D.欧洲、非洲
10.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地形条件B.交通条件
C.人口分布状况D.早期商业活动
【小题2】近年来甲地出现了高级住宅群,主要原因是该地(    )
A.位于城市外缘,环境质量好B.接近公路线,商贸活动便利
C.地势开阔,便于建立工业区D.位于河流附近,取水方便
11.
一般城市最为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是
A.商业用地B.住宅用地C.工业用地D.交通用地
12.
石家庄是河北省的政治中心,体现出城市是区域中的
A.行政管理中心B.商业服务中心
C.经济增长中心D.交通运输中心
13.
2010年6月25日,第二届全国人口计生系统科研院长研讨会在辽宁省沈阳市召开,国家人口计生委副主任江帆出席会议。结合材料及我国总人口及城乡人口变化情况图,回答问题。

【小题1】甲、乙两种图例分别表示我国的( )
A.总人口和农村人口B.总人口和城市人口
C.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D.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
【小题2】总体来看,我国城市和乡村人口增长速度存在明显差异,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A.城乡人口出生率不同B.城乡人口死亡率不同
C.城乡之间的人口迁移D.城乡自然增长率不同

3.选择题(共9题)

14.

根据汉语提示,完成句子:

I've got a {#blank#}1{#/blank#} {#blank#}2{#/blank#} (我有一顶黑色的帽子。)

15.

读《黑羊》,本文是{#blank#}1{#/blank#}(体裁),用假托{#blank#}2{#/blank#},常用{#blank#}3{#/blank#}手法来说明{#blank#}4{#/blank#},常带有的{#blank#}5{#/blank#}作用。

16.小君的父亲戴了一副﹣200度的眼镜,这是一副(   )
17.250度的镜片的焦距为(   )
18.小强同学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他把物体放在离凸透镜50cm处时,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
19.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里,给你一个凸透镜,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它的焦距.
20.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里,给你一个凸透镜,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它的焦距.
21.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里,给你一个凸透镜,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它的焦距.
22.在一个阳光充足的日子里,给你一个凸透镜,请你设计一个方案测出它的焦距.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9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