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一中2017---2018学年高二第二次学业水平测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990

试卷类型:学业考试
试卷考试时间:2018/3/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1)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丰富,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能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

阅读材料二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沼泽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少)。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6)试分析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试分析并提出这些产业部门的名称。
2.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①③⑤,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3.
阅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  )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2)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3)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状况,除了西电东送,试提出其他3—4个解决措施

2.单选题(共11题)

4.
西气东输工程对我国东部下列哪个环境问题没有明显改善()
A.粉尘污染B.地面下沉C.酸雨D.煤烟污染
5.
西气东输工程主干管线起止点气候类型分别为
A. 温带大陆性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B. 温带大陆性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
C. 温带季风气候、热带季风气候
D. 温带季风气候、地中海气候
6.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小题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7.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
①左图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左图、中图和右图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如果用中图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A.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B.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小题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
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8.
如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历史发展过程,分析图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B.汽车工业C.石化工业D.钢铁工业
9.
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①劳动力因素②国际援助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④市场
A.①②B.②③C.①③④D.①②③
10.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B.过度放牧C.过度围垦D.过度养殖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11.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有关该区域产业结构变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小题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12.
图中①②③三条路线输送的主要能源分别
A.煤炭、石油和天然气B.石油、天然气和煤炭
C.天然气、石油和水D.煤炭、天然气和水电
13.
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14.

   西藏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

两地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1990年
1995年
2000年
黑龙江省
22.13
20.97
17.67
西藏自治区
24.17
25.55
26.75
 
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B.气温低,蒸发微弱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小题2】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3.选择题(共4题)

15.某动物体细胞中DNA含量2n。下图分别为雄性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中DNA含量变化的曲线图和细胞示意图。请回答:

16.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7.

关于电流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18.

读如图,下列各点关系正确的是(  )

①A点比B点气压低    

②B点比D点气压高

③B点和D点气压相等  

④C点比D点气压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