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1)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丰富,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能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

阅读材料二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沼泽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少)。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6)试分析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试分析并提出这些产业部门的名称。
材料一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示意图

(1)图中数字可知,四大区中人口密度最小的地区是________地区。
(2)A、D两区的天然分界线是______________
(3)A区能源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丰富,主要地形是________________
(4)D区矿产资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能源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
材料二 东北地区沼泽分布图

阅读材料二回答(5)~(6)题
(5)东北地区沼泽面积自北向南逐渐________(增大、减少)。试从气候方面分析形成这种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
(6)试分析有没有一些产业部门,既能利用沼泽资源,使其转化为一定的经济效益,又能保护沼泽生态功能不至于丧失?试分析并提出这些产业部门的名称。
2.
我国A区域位于沿海,海陆交通便利;B区域位于内陆山区,有两条省道通过,拥有丰富的煤铁资源。下表是两区域部分统计数据,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①③⑤,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1)两区域发展经济的相对优势是:
(2)A区域和B区域合作发展,产生下列要素的流动。从A区域流向B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①③⑤,从B区域流向A区域的主要是(填选项代码) 。
①资金 ②劳动力 ③技术、管理 ④原料、燃料 ⑤劳动密集型产业
(3)分析技术和资金的流动对流入区的影响。
3.
阅读西电东送示意图,回答问题

(1)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 )
(2)北路送电线路输送的主要是火电。它将煤炭资源转化成电能输出,这种能量输送方式与过去传统的输送方式相比,对经济和环境有哪些有利之处?
(3)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状况,除了西电东送,试提出其他3—4个解决措施

(1)北、中、南三条送电线路的终点分别是( )
A.京津唐、沪宁杭、珠江三角洲 |
B.辽中南、京津唐、长江三角洲 |
C.京津唐、辽中南、沪宁杭 |
D.辽中南、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 |
(3)为了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状况,除了西电东送,试提出其他3—4个解决措施
2.单选题- (共11题)
6.
读某地区三大产业产值和就业结构变化图,回答: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2】(小题2)对该地区就业结构情况叙述正确的是

【小题1】对该地区产业结构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A.产业结构变化以工业化拉动为主 |
B.第一产业产值迅速下降 |
C.第二产业产值比例变幅最大 |
D.产业结构逐步转型并得到优化 |
A.第一产业就业人数比重持续下降 |
B.第二产业就业人数比重上升最快 |
C.第三产业就业人数比总最低且增长缓慢 |
D.第二、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收有限 |
7.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
①左图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左图、中图和右图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小题2】如果用中图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A.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B.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小题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小题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
①左图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左图、中图和右图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①④ |
A.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B.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小题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 |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 |
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
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
10.
图为“我国江南丘陵某地地形结构和农业用地结构的饼状图”,回答23~24题。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小题2】该地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出路在于

【小题1】造成该地农业用地结构不合理的主要原因是
A.过度开垦 | B.过度放牧 | C.过度围垦 | D.过度养殖 |
A.缓坡退耕,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
B.修建梯田,扩大水稻种植面积 |
C.全面封山育林,改善生态环境 |
D.调整农业结构,发展立体农业 |
11.
【小题2】下列关于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发展带来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读“珠江三角洲产业结构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面小题
A.由低级形态向高级形态发展变化 |
B.由资源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转变 |
C.对环境的影响经历了重度污染→中度污染→轻度污染的过程 |
D.这种变化是发达国家向外转移产业的结果 |
A.较发达地区向欠发达地区转移产业,加大了区域间的经济差异 |
B.资源密集型产业的移入,可能会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利影响 |
C.产业移出地区会出现严重的失业问题 |
D.产业的升级有利于解决本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就业压力 |
13.
快能源开发,是保证我国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小题1】目前,我国正在内蒙古自治区启动“煤变油”工程,其主要布局理由是( )
A. 区域内石油资源十分短缺 B. 区域内煤炭资源十分丰富
C. 区域内科技力量强大 D. 区域内输油管道密集
【小题2】从图示信息看,内蒙古自治区“煤变油”工程实施的主要制约因素是( )
A. 工艺流程复杂 B. 环境污染严重
C. 水资源短缺 D. 消费市场狭小
14.
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两地湿地变化的原因和影响的叙述,错误的是( )
西藏自治区和黑龙江省的沼泽湿地面积广大。
两地占全国沼泽湿地面积比(%) | 1990年 | 1995年 | 2000年 |
黑龙江省 | 22.13 | 20.97 | 17.67 |
西藏自治区 | 24.17 | 25.55 | 26.75 |
读表,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黑龙江省和西藏自治区沼泽湿地成因的相似之处是( )
A.降水丰富,集中于夏季 | B.气温低,蒸发微弱 |
C.冰雪覆盖,有利于下渗 | D.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
A.黑龙江湿地大幅减少,主要是由于农业基地的开发 |
B.湿地减少加剧了黑龙江的洪涝灾害 |
C.西藏湿地面积增加与全球变暖有关 |
D.旅游资源的开发是西藏湿地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