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2013年,河北省粗钢产量占全球总产量的11.6%,占全国产量的23.9%。钢铁产业成为河北第一支柱产业。其中,唐山和张家口分别占全省产量近50%和4%。

河北省成为我国主要钢铁工业基地的条件有哪些?
2.单选题- (共22题)
2.
“二孩”政策实施以来,调查显示:全国的“一孩”家庭中,43%无生育“二孩”意愿;27%处于“纠结中”;只有30%表示愿意生育“二孩”。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城市居民生育“二孩”的意愿低于全国平均,其主要原因是( )
A.城市化带来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 | B.出生婴儿女性比例低于男性人口 |
C.大城市生活成本高,经济压力大 |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高,收入较高 |
5.
关于人口迁移概念的理解,正确的是( )
A.凡人口在两地区间的空间移动,均称为人口迁移 |
B.我国大学生赴欧美留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属于人口迁移 |
C.参与国际旅游属于人口迁移范畴 |
D.属于人口迁移范畴的迁移人口,其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
6.
2015年12月27日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了人口与计划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定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我国全面开放二胎政策的主要原因是( )
A.就业压力大 | B.人口老龄化严重 |
C.人口死亡率下降 | D.人口性别比例失衡 |
8.
2019年春节过后大量务工人员将从中西部地区奔向东部地区。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该现象总体上属于( )
【小题2】这种人口迁移的影响因素主要是( )
【小题1】该现象总体上属于( )
A.省内人口迁移 | B.城市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
C.国内人口迁移 | D.乡村到乡村的人口迁移 |
A.政策 | B.经济 | C.气候 | D.自然灾害 |
9.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各题。

【小题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小题2】有关环境人口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
A.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 B.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
C.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 D.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
A.中国的人口合理容量是16亿人 |
B.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人口合理容量 |
C.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是13亿人 |
D.环境人口容量的确定性是相对的,不确定性是绝对的 |
10.
所谓“木桶效应”是指组成木桶的木板如果长短不齐,那么这只木桶的盛水量,取决于最短的那一块。读“木桶效应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
【小题2】能增加人口合理容量的有效措施有(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提高消费水平

【小题1】该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取决于( )
A.森林资源 | B.矿产资源 |
C.土地资源 | D.水资源 |
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②发展新能源
③控制人口的死亡率
④提高消费水平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2.
以下关于目前世界城市化问题的正确论述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阶段 |
B.发达国家城市人口总和大于发展中国家 |
C.发展中国家城市化的速度超过发达国家 |
D.发展中国家城市化出现停滞状况,甚至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13.
关于城市地域功能分区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城市中的各种功能区都需要占有或利用一定的城市土地,往往具有一定的地域范围 |
B.每种功能区以某种功能为主,可能兼有其他功能 |
C.城市中各功能区之间均有明确的界线 |
D.商业区、工业区和住宅区是城市地域的基本组成部分,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
18.
城市住宅区在位置上出现高级住宅区和低级住宅区背向发展的状况,表现在( )
A.高级住宅区多在城市中心,低级住宅区多在城市外缘 |
B.高级住宅区往往环境优美、空气清新,低级住宅区往往环境污染严重 |
C.高级住宅区往往与工业区相联系,低级住宅区往往与文化区相联系 |
D.高级住宅区在城市东侧, 低级住宅区在城市西侧集中 |
19.
【小题1】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小题2】后来,玉米能够成熟是因为
湖北省西北山区的某个乡种植玉米。但由于海拔高,秋天玉米还没有成熟就枯萎了。后来,当地农民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春季可以提前播种出苗,玉米就能完全成熟了。
据此资料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以前,造成此山区玉米不能完全成熟的自然因素是
A.水分 | B.地形 | C.土壤 | D.市场 |
A.全球变暖,温度提高 | B.运用技术,调节热量 |
C.改善光照 | D.提高土壤肥力 |
20.
【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小题2】“互联网+农业”时代,下列农业区位因素中,影响力明显增强的是( )
近年来“互联网+农业”蓬勃发展。农民通过网络获取市场信息、寻求技术支持;通过“智慧农业”平台管理温室大棚生产、开展网络销售;与网站联合举办农业生态旅游节,吸引城市居民前去观光采摘。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小题1】与传统农业生产方式相比,“互联网+农业”给农业生产带来的显著变化是( )
A.农业生产规模缩小 | B.市场定位更加精准 |
C.农业布局日趋集中 | D.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 |
A.自然因素 | B.劳动力 |
C.地租 | D.科技 |
21.
读“甲、乙两类工业部门产品成本比例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小题2】与乙类工业的区位要求相符且布局合理的工业是( )

【小题1】发展甲类工业最具优势的地区是( )
A.中国的西宁 | B.美国旧金山的硅谷 |
C.印度的新德里 | D.澳大利亚的悉尼 |
A.恒河三角洲建棉纺织厂 | B.东京建石油化工厂 |
C.广东东莞市建制糖厂 | D.上海建钢铁厂 |
22.
下图示意我国某家具企业设计、生产和销售等过程。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企业把家具加工厂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小题2】该企业在城市布局体验馆时考虑的最主要因素是( )

【小题1】该企业把家具加工厂选择在越南,主要是因为越南( )
A.劳动力廉价 | B.加工水平高 |
C.市场需求大 | D.原料充足 |
A.信息网络 | B.环境舒适度 |
C.交通通达度 | D.与生产地距离 |
23.
下图示意美国本土农业带的分布。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造成甲、乙农业带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 )
【小题2】在我国最适宜种植甲农业带农作物的地区是( )

【小题1】造成甲、乙农业带农作物差异的主要因素( )
A.降水 | B.热量 | C.光照 | D.市场 |
A.华南地区 | B.西南地区 | C.东北地区 | D.华北地区 |
3.填空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2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