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绥滨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485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9/5/23

1.综合题(共2题)

1.
读“人口增长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1)由图可知,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首先是从______的下降开始的,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根本原因是______的提高。
(2)图中斜线部分表示人口______,计算方法是______。图中自然增长率较低的是______、______两个阶段。
(3)从图中可以看出,C、D两阶段死亡率最低,至______阶段死亡率又有所上升,这是因为______造成的。
(4)我国人口增长模式处于______型。我国人口增长模式转变比较快,这是我国大力开展______工作的结果。
2.
在某地工农业布局规划图上,从区位选择合理的角度,将下列农业部门和工厂布局在图中并说明其理由。

(1)乳牛业布局在______区,理由是:______。
(2)花卉业布局在______区,其理由是:______。
(3)果树种植业布局在______区 ,理由是:______。
(4)钢铁厂布局在______区,理由是:______。
(5)自来水厂布局在______区, 理由是______。

2.单选题(共28题)

3.
限制新疆绿洲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是(    )
A.气候B.地形C.水源D.土壤
4.
2018年春节前在从山东淄博开往北京的火车上,四位旅客的谈话内容如下,其中属于人口迁移的是 (    )
A.甲:“我此次是到北京旅游”B.乙:“我去北京定居,和孩子一起生活
C.丙:“我到北京洽谈业务”D.丁:“我到北京参加春晚直播”
5.
桑基、蔗基、果基鱼塘是珠江三角洲地区传统农业景观和被联合国推介的典型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传统的基塘农业用地大部分变为建设用地,保留下来的基塘也变为以花基、菜基为主。据此可知,桑基、蔗基鱼塘被保留的很少,反映了该生态循环农业模式(   )
A.与当地产业发展方向不一致B.不具有在其他地区推广的价值
C.与现代农业发展要求不相符D.不适应当地水热条件的变化
6.
我国由4位老人、1对夫妻和1个孩子构成的“421”家庭数量激增。对“421”家庭的形成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B.受传统文化观念和婚姻习俗的影响
C.受宗教的影响
D.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7.
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问题的措施是( )
①增加建筑密度,解决住房问题 ②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    
③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失业人口 ④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 
⑤保护和治理城市环境
A.②④⑤B.①③⑤C.②③④D.③④⑤
8.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回答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①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B.②到③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C.④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D.③与⑤时期相比,人口总数一定相等
9.
2011年12月23日,广州市公布了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 270.19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A.环境人口容量B.人口合理容量
C.环境承载力D.土地承载力
10.
我国传统文化对历史上的人口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虽然社会发展使生育观念发生变化,但传统文化的影响仍然很大。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工商业者在传统中国遭受贬斥的原因是( )
A.被认为不能增加社会财富
B.是被统治阶层
C.四海为家,居无定所
D.不能使劳动力增殖
【小题2】形成“多育多子”传统生育观的根源是( )
A.“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传统观念
B.劳动力的增殖能增加家庭财富
C.传统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
D.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
【小题3】与目前“四海为家”基本无关的是( )
A.工业化步伐加快
B.我国积极推进城镇化
C.改革开放的深入
D.“生态难民”
11.
欧洲不少国家人口增长模式处于低速增长阶段,带来的后果是( )
①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世代交替减缓  
② 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很短,世代交替加快 
③ 人口年龄结构呈老年型,劳动力不足  
④ 人口年龄结构呈青年型,劳动力就业困难
A.①④B.①③C.②③D.②④
12.
我国80年代中期以后,人口流动的方向是(  )
①由人口稠密地区流向人口稀疏地区
②山区到平原、农村到城市、贫穷区到发达区
③人口的基本流向是从东部、沿海城市流向中西部、内地、工矿区
④上海、北京等大城市是人口主要输入地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②④
13.
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
A.生物学规律B.婚姻生育观
C.医疗卫生条件D.生产力发展水平
14.
下列有关文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文化是指人类创造的所有物质财富
B.文化具有一定的地域性和传统性
C.文化就是指人类社会意识形态
D.精神上的东西才能称为文化
15.

   上海市1999年以来出生率在6‰以下,死亡率在8‰以下。下图是1999~2008年来上海市人口总数与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上海市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A.“高高低”模式B.“三低”模式
C.“高低高”模式D.增长上升模式
【小题2】近年来,上海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而人口总数上升的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高B.死亡率低C.人口迁移D.经济发达
【小题3】导致上海市人口总数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文化因素B.政治因素
C.生态环境因素D.经济因素
16.
明太祖洪武元年(公元1368年)下令,民间婚娶,依《朱子家礼》进行,即男16岁,女14岁,听其婚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按照明太祖的该法令,明朝将出现    ( )
A.生育时间缩短B.较高的出生率
C.亲子年龄差距增大D.较高的死亡率
【小题2】明太祖颁布该法令的根本目的是    ( )
A.鼓励垦荒B.奴化民众
C.增加劳动力D.顺应民意
17.
下列地区中城市最为密集的是
A.雨林地区的平原B.中纬度地区的高原
C.干旱地区的绿洲D.河口三角洲
18.
下左图和右图分别是我国东部某省城市人口比重变化示意图和三大产业构成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省近20年城市化进程对就业增加的贡献(    )
A.农业>工业>服务业B.工业>农业>服务业
C.服务业>工业>农业D.工业>服务业>农业
【小题2】因城市化进程需要对郊区农地进行征收。下列征地补偿标准最高的农地可能是(    )
A.林地B.牧草地C.水稻田D.花卉地
19.

   2014年,M 公司开始发展生鲜电商业务,消费者在网上下单,购买的生鲜由物流配送到家。2016年,M 公司开始拓展互联网和实体店相结合的业务,在上海、北京、深圳等城市陆续开设实体店,每间实体店规模达4000—100000平方米,主营中高端优质生鲜,承诺 3km 内可免费配送,并提供生鲜加工、烹饪服务,顾客既可网上下单,又可现场购买,还可在实体店内设置的特定区域就餐。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M 公司开设生鲜实体店首选上海等城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地租金B.信息通达度C.交通运输D.区域购买力
【小题2】与传统中低端生鲜超市相比,M公司的生鲜实体店
A.服务等级较低B.服务范围较广C.服务种类较少D.门店数量较多
20.
下列关于城市的服务范围,叙述正确的是
A.城市级别越高服务范围越小,级别越低服务范围越大
B.相邻两个城市的服务范围之间有明确的界线
C.城市服务范围除了城市本身,还包括城市附近的的小城镇和农村地区
D.城市级别越高服务种类越少,级别越低服务种类越多
21.
关于城市功能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行政区、文化区是各类城市所共有的功能区
B.商业区多位于市中心、交通干线两侧或街角路口处
C.高级住宅区与低级住宅区出现背向发展趋势
D.各种功能区之间没有明确的界线
22.

   2017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要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定位,下图为“江西省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如果你的“房子是用来住的”,购房性价比最高的地点是
A.M点B.E点C.F点D.P点
【小题2】该地市选择在图示的东部地区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该决策主要是为了
A.提高土地利用收益B.提高地租支付能力
C.改善东部交通条件D.改善部分人群住房条件
23.
2019年1月11日,北京市行政中心正式迁入通州(北京市副中心)。北京建设城市副中心的主要目的是
A.缓解城市问题B.扩大城市规模
C.提高城市化水平D.美化城市环境
24.
改善城市大气质量的正确措施有(    )
A.强制性推广无氟冰箱B.变城市居民的集中供暖为分户供暖
C.鼓励购置、使用私家车D.增加城市的绿地面积
25.
从投入-产出的工业联系看,下列工厂中,最宜靠近钢铁厂的是
A.化工厂B.造纸厂C.印染厂D.造船厂
26.
下列工业部门中,属于市场主导型的是
A.石油化工B.有色金属冶炼
C.飞机制造D.甜菜制糖
27.
河南省农业和食品工业发展居全国前列。下图为“河南省某食品集团产业联系简图”。从工业生产过程来看,图中肉类加工与食品制造之间的地域联系方式主要是
A.生产协作B.商贸联系
C.科技与信息联系D.资金与技术联系
28.

   特殊的地理环境一度限制了新疆农业发展,但是“地膜十滴灌”技术的推广应用,促进了新疆“红色产业”发展,“红色产业”是该地区红色农产品及其加工产业的统称,红花、番茄、枸杞是该地区“红色产业”的三大支柱。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新疆发展“红色产业”的特殊地理环境要素是指()
A.气候B.地形C.土壤D.水源
【小题2】“地膜”技术的采用主要改善了(    )
A.光照时间B.作物熟制C.热量条件和水分条件D.降水量
【小题3】番茄酱是重要的出口创汇产品,当地番茄酱加工生产的优势条件有( )
A.石油资源丰富B.科技发达C.原料充足D.当地市场广阔
29.
下图为“土地租金、距城市距离与农业生产类型空间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图中信息判断,甲、乙、丙农业生产类型依次是
A.草地牛羊放牧、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
B.草地牛羊放牧、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
C.小麦种植、花卉蔬菜生产、草地牛羊放牧
D.花卉蔬菜生产、小麦种植、草地牛羊放牧
【小题2】近年来,甲农业生产类型规模不断扩大,影响其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交通B.市场C.资金D.劳动力
30.
农业生产应与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相一致。欧洲西部发展畜牧业的优势条件有
①气候温和湿润
②耕地面积广阔
③劳动力丰富廉价
④消费市场广阔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28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