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荆州,历史名城。紧邻长江干流,东达吴越、西抵巴蜀、北上中原、南下湘粤。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荆州一直为长江中游的中心城市。在此之后其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地位让位给湖广行省的治所——武昌。荆州对外水运中心位置不断变化,楚建郢都时,在今江陵城下,后移至荆州,唐、宋之际,码头转移到沙头市(今沙市)。明朝后期,黄汴撰写的《天下水陆路程》记载了北京至贵州、云南二省的道路:“自荆州府渡大江,六十里,方至对岸公安县;由汉口渡江,仅七里,即至对岸武昌府。”
材料二 江陵、荆州、沙市及武汉位置图。
材料三 武汉别称“江城”,素有“百湖之市”的美誉。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现有大小湖泊140余个。
(1)分析荆州在元世祖忽必烈之前成为长江中游中心城市的主要原因,并简析其之后衰落的原因。(2)描述荆州城区中心位置变化特征,并分析其原因。
(3)汉江、长江在武汉市区交汇,且市区郊区湖泊众多,简要分析这些河湖湿地对武汉创建宜居城市的影响。
马铃薯是全球第四大重要的粮食作物,产量高、营养丰富、味道佳,深受大众喜爱。马铃薯原产于南美洲,性喜冷凉,对土壤的适应性强。18世纪末,马铃薯在爱尔兰被广泛种植。19世纪时,马铃薯已经成为爱尔兰人的主食。谷物在当时的爱尔兰被称为“高档”农产品。1845~1846年马铃薯晚疫病几乎蔓延了爱尔兰的所有郡,马铃薯几乎绝收,导致发生严重的饥荒,几十万人饿死,超过150万爱尔兰人移民到北美和澳大利亚。下图为“爱尔兰位置示意图”。
(2)简述19世纪时谷物在爱尔兰被称为“高档”农产品的社会经济原因。
(3)说明爱尔兰大饥荒对现代国家农业生产的启示。
材料一 丽江雪桃连续7年进入国庆节“国宴”,受到国内消费者的关注,也成为走出国门的“友谊之果”“情谊之果”。它产自云南丽江海拔2 400~2 800 m的原生态高原地区,果树不施用化肥、农药,每年3月开花,生长期长达7个月,国庆期间才能上市。丽江雪桃果型硕大(平均单果重500 g左右);色彩鲜艳,均匀漂亮;口感甜脆,适口性好;营养极为丰富,是馈赠佳品。专家们评价:作为水果的后起之秀,丽江雪桃知名度尚有很大的提升空间,拥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材料二 下图为丽江及拉市海分布图。

(1)分析丽江雪桃果型大、口感好、营养丰富的自然生长条件。
(2)推测专家们看好丽江雪桃广阔市场前景的依据。
(3)简述丽江在发展雪桃产业过程中,为防止生态破坏应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 (共10题)
面临城市无限制低密度向外扩张的问题,美国规划师协会(APA)于2003年提出城市“精明增长”的理念,推行高效、集约、紧凑的城市发展模式。美国“精明增长”的先锋城市——波特兰,通过制定严格的城市增长边界来控制城市向外蔓延,同时在城市增长边界内提高建筑密度,并采取增加绿色环境和公共空间、大力推行公交和慢行系统来缓解高密度带来的负面影响。经过数十年的努力,波特兰成了一个家居、绿色、可持续的现代化城市。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精明增长”理论的核心是限制了( )
A.人口密度 | B.城市等级 |
C.城市面积 | D.服务范围 |
A.保护城市边缘农田 | B.解决城市交通拥堵 |
C.提高城市化水平 | D.优化城市产业结构 |
A.进一步提高城市建筑密度 |
B.积极开发老城区、棚户区 |
C.大力推动郊区城市化 |
D.兴建卫星城,疏解城市职能 |
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结合图文信息可以推断( )
A.NU值越低,则城市化水平越高 |
B.1992年以来,我国就业结构趋于合理 |
C.农村中会含有少量的非农化人口 |
D.图示期间,非农化率与城市化水平基本同比变化 |
A.图示期间城市化水平先降再升后趋于稳定 |
B.1992~1998年,非农化率的增速减缓 |
C.2003~2010年,非农化率保持稳定 |
D.1995~2003年,城市化进程明显加快 |
【小题1】荷兰吸引山东蔬菜生产企业投资兴建蔬菜生产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生产技术先进 | B.交通运输便捷 |
C.自然条件优越 | D.生产成本低廉 |
A.满足国内需求 | B.拓展国际市场 |
C.提高研发水平 | D.增强国际影响 |
近年来,青海已成为我国最重要的夏季反季节蔬菜生产基地,每年夏季,大量反季节蔬菜由青海运往东部沿海地区。目前,为拓宽菜农的收入途径,该地也正尝试深冬反季节蔬菜的种植。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小题1】青海夏季的反季节蔬菜大量运往东部的主要原因是东部夏季( )
A.蔬菜品质差 | B.蔬菜价格高 |
C.不能种植喜凉蔬菜 | D.蔬菜种类少 |
A.热量不足 | B.光照差 | C.降水少 | D.多大风 |
读我国东部某经济发达省份2000年和2016年省外流入人口分年龄的性别比图,性别比是每百名女性人口对应的男性人口数。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16年,该省省外流入人口中性别比最大年龄段是( )
A.20~24岁 | B.30~44岁 |
C.40~44岁 | D.50~54岁 |
A.男性人口数量减少 | B.中年女性人口明显增加 |
C.少年儿童性别比降低 | D.人口性别比不平衡加剧 |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统计,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49.84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
A.环境人口容量 | B.人口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土地承载力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青壮年劳动力流出,引发农业劳动人口老龄化。下表示意2010年我国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程度较高的部分省(市)。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省(市)农业劳动力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 )
A.新生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 B.城市化进程快,水平高 |
C.经济水平高,人均寿命长 | D.农业生产集约化水平低 |
A.全面放开农村计划生育 | B.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
C.实施大规模休耕制度 | D.限制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 |

【小题1】图中a代表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水稻种植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乳畜业 |
A.政策 | B.交通 | C.市场 | D.劳动力 |
下图是我国某地双季稻产区水稻生产农事安排示意图。早稻收割与晚稻插秧须尽可能抓紧完成,俗称“双抢”,该地“双抢”期间以炎热干燥天气为主。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该地区可能是( )
A.河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东北平原 | D.江汉平原 |
A.河湖众多 | B.丘陵广布 | C.人口密度大 | D.平原面积小 |
A.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早稻收割 |
B.力争雨季之前完成晚稻插秧 |
C.保障早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
D.保障晚稻生产所需的热量 |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