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1题)
1.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
材料一 下图为中俄石油、天然气管道路线示意图。
材料二 由于大庆油田连年减产,黑龙江省原本高比重的能源工业不断萎缩,产业升级成为突破资源瓶颈的必由之路,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

(1)与天然气管道的西线工程相比,东线工程的规划建设意义为何更大?
(2)图示能源跨区域调配工程对我国有哪些有利影响?
(3)分析中俄天然气管道东线工程建设遇到的困难。
(4)分析大庆发改委有意将大庆的部分炼化产业和天然气相关业务转移至俄罗斯秋明油田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2题)
2.
下图为我国东北传统工业区,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
【小题2】借鉴鲁尔区综合整治的经验,辽中南工业区发展经济的措施中不可行的是

【小题1】下列关于辽中南工业区钢铁工业、机械制造工业的优势区位因素,说法错误的
A.丰富的煤铁资源 | B.便利的水陆交通 |
C.优美的环境 | D.优惠的政策 |
A.以轻工业为主,发展高能耗产业 | B.美化环境,治理污染 |
C.大力发展科技,为企业培养人才 | D.调整工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 |
3.
图甲是我国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图乙是世界发达国家产业对城市化的贡献率统计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小题2】与发达国家相比,图中信息无法反映我国城市化存在的问题是


【小题1】据图中信息判断
A.第一产业对城市化没有贡献 |
B.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城市化起步晚、水平低 |
C.新中国成立后第二、第三产业对我国城市化贡献率差异逐步增大 |
D.二战后,第三产业的发展越来越成为发达国家城市化的主要动力 |
A.产业结构不合理 | B.城市空间分布不合理 |
C.单位产值耗能高 | D.城市环境污染较严重 |
4.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小题2】E地区是我国地质灾害频发区,下列与这些灾害产生无关的因素是

【小题1】有关图中各地发展特色农业的描述,错误的是
A.A地农业发展的优势是灌溉水源充足 |
B.B地发展绿洲农业,但灌溉不当易造成土壤次生盐碱化 |
C.C地发展河谷农业最主要的原因是临近河流,水源丰富 |
D.与D地区相比,F地区农业发展的优势为土壤肥沃、土地资源丰富 |
A.气候温暖 | B.暴雨频繁 | C.地质复杂 | D.植被破坏 |
5.

【小题1】四川省积极推进疆电入川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关于疆电入川对新疆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③缓解交通压力 ④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新疆煤炭资源丰富,电力充足,疆电入川,十分必要和紧迫,有助于解决四川电力供应问题,进而加快四川省社会经济发展。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四川省积极推进疆电入川工程建设的主要原因是( )
A.能源结构以水电为主,水电发电量因河流流量季节变化大而不稳定 |
B.保障西电东送电力的稳定输送 |
C.经济发达,电力需求量大 |
D.电力资源缺乏 |
①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 ②延长煤炭的产业链
③缓解交通压力 ④加剧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A.①②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6.
读新疆土地类型及荒漠化土地形成原因图,回答以下问题。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新疆土地荒漠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新疆荒漠化形成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
A.流水侵蚀 | B.风力侵蚀 |
C.冻融作用 | D.盐碱化 |
A.荒漠化土地面积大于非荒漠化土地面积 |
B.荒漠化主要是滥伐森林造成的 |
C.保护草地,合理利用草场资源是治理荒漠化的主要任务 |
D.只要人类改变了粗放经营的活动方式,就不会造成荒漠化 |
7.
【小题2】该省处于( )
下图为我国某省2016年三大产业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A.种植业 | B.建筑业 | C.旅游业 | D.畜牧业 |
A.工业化阶段 | B.计划经济阶段 |
C.高效益的综合发展阶段 | D.以传统农业为主体的发展阶段 |
8.
下图是甘肃省以某种自然指标划分出来的四大区域。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小题2】有关于这四大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

【小题1】这四大区域的划分指标是( )
A.积温的多少 | B.年降水量的多少 |
C.降水量和蒸发量的关系 | D.年太阳辐射量的多少 |
A.区域界线是明确的 | B.区域内部整体性突出 |
C.区域之间差异性突出 | D.四大区域是相互联系的 |
9.
读珠江三角洲产值增长图(如下图),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小题2】影响珠江三角洲地区国内腹地范围的自然因素主要是( )

【小题1】在阶段Ⅰ中,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主导产业是( )
A.资金密集型产业 | B.技术密集型产业 |
C.劳动密集型产业 | D.资源密集型产业 |
A.地形的阻隔 | B.水源不足 |
C.夏季气温偏高 | D.河流航运里程较短 |
10.
2011年8月月底,南水北调中线集中移民工作基本结束,2014年,丹江口水库的水将奔向北京及天津等地。读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路线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小题2】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影响,叙述正确的是( )

【小题1】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劣势有( )
①调水量受季节限制,冬季水量少②需开挖新河道,增加工程量③污染严重,水质差④穿越黄河要建穿黄隧道 ⑤工程建设加重受水区的环境恶化
A.③④⑤ | B.①②④ | C.①②⑤ | D.①③④ |
A.由于大量调水,会加大汉江下游的防洪压力 |
B.能缓解地下水位大幅下降引起的盐碱化问题 |
C.利于解除海河流域洪涝的威胁 |
D.促进北方缺水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 |
11.
读我国南方某地土地资源构成和利用结构图,回答17~18。

【小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小题2】(小题2)解决该地区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最有效的措施是

【小题1】该地这种土地利用方式容易造成的环境问题是
A.土地沙漠化 | B.土壤盐碱化 | C.地面下沉 | D.水土流失 |
A.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 B.加大科技投入,建立商品性农产品基地 |
C.退耕还林、还草,调整农业结构 | D.开发利用土地的后备资源 |
13.

【小题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
【小题2】关于在我国大力发展核电的意义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目前浙江三门核电站、辽宁红沿河核电站、广东阳江核电站和山东红石顶核电站等工程正全面展开。
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我国在图示区域建核电站的主要原因或目的是( )
A.经济发达,科技领先,建站优势明显 |
B.缓解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
C.人口稠密,交通便利,建站优势明显 |
D.解决矿产资源贫乏的问题 |
A.加速发展多元化能源供应体系,提高清洁能源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 |
B.应对我国国内能源紧张的状况,填补能源需求缺口 |
C.是我国宏观能源形势及建立节约型社会的唯一举措 |
D.可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尤其是有利于改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的大气质量 |
3.选择题- (共3题)
14.如图所示,要使L1、L2串联,应闭合{#blank#}1{#/blank#},断开{#blank#}2{#/blank#};要使L1、L2并联,应闭合{#blank#}3{#/blank#},断开{#blank#}4{#/blank#};开关{#blank#}5{#/blank#}和{#blank#}6{#/blank#}不能同时闭合.
15.如图所示,要使L1、L2串联,应闭合{#blank#}1{#/blank#},断开{#blank#}2{#/blank#};要使L1、L2并联,应闭合{#blank#}3{#/blank#},断开{#blank#}4{#/blank#};开关{#blank#}5{#/blank#}和{#blank#}6{#/blank#}不能同时闭合.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