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图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低的国家是________,其自然增长率是________。该国最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
(2)图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最低的是________,其人口自然增长率是________,其主要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
(3)图中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较高的国家均为________国家,而较低的均为________国家。
(4)在现代生产力条件下,人口自然增长率与经济发展水平的关系是_____。

(1)在竞争环境下,城市的每一块土地用于哪种经济活动,取决于各种活动的: (_______)
A.规模的大小 B.重要的程度
C.付出租金的高低 D.由政府的决策
(2)土地租金高低取决于下列因素:①距离市中心的远近 ②土地利用方式 ③交通通达度 ④ 企业的支付能力,其中主要的是 (_______)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市中心应为图中A、B、C中的_______;这里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应为_______区, 因为这里接近最大的_______,故租金最_______。
(4)图中B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区,因这里靠近_______,既有利于_______,又方便_______。
(5)图中C区最适合的城市功能用地是_______区。
(6)图中A、B、C中占地面积最小的是_______(填字母)。


(1)说出A地农业地域类型的名称,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优势条件。
(2)结合表中B地的气候资料及所学知识,判断B地所在地区主要的农业地域类型,并简要分析其有利的区位条件。
(3)分析C地所在地区乳畜业的形成条件。
2.单选题- (共19题)
台湾地区的出生率每12年便会周期性出现一种特殊的逆转变化,这就是“虎兔龙现象”。台湾许多男女偏爱兔宝宝,避开虎宝宝,更期待龙宝宝。读台湾地区2010—2014年人口数据统计图。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台湾地区下一波人口出生峰值期和低谷期可能出现在
A.2023年、2022年 | B.2024年、2025年 |
C.2026年、2025年 | D.2024年、2022年 |
A.人口出生率波动下降 | B.死亡率波动比出生率大 |
C.社会老龄化现象严重 | D.人口自然增长率持续上升 |

【小题1】自然增长率从高到低排列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甲、丙、乙、丁 |
C.丁、丙、乙、甲 | D.丁、乙、丙、甲 |
A.甲地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 | B.乙地可能为发展中国家 |
C.丙地人口数量最接近人口合理容量 | D.丁地城市化水平高、速度快 |

【小题1】下列因素中,造成两省区出生率差异的是( )
①妇女就业率
②育龄妇女人数
③医疗卫生条件
④文化教育程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地区开放程度低 | B.海拔高,气温低 |
C.消费水平高 | D.水资源短缺 |
目前,中国人口总量约为美国的4.3倍,预计2050年中美两国人口总量分别为14.17亿、4.03亿。下图是“中国和美国适龄劳动人口(15~64岁)数量变化预测图”。
读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2014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与美国相等 |
B.2014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远大于美国 |
C.2050年非劳动人口比重中国比美国大 |
D.2050年适龄劳动人口数量中国比美国少 |
①调整计划生育政策
②加快产业结构调整
③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④引进外籍劳工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小题1】表中城镇等级由高到低排序,正确的是( )
A.甲、乙、丙、丁 | B.乙、丁、甲、丙 |
C.甲、丙、丁、乙 | D.乙、丁、丙、甲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人口压力指数分为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一个地区的人口经济或人口资源压力指数是全国人均经济或资源指标除以该地区相应人均指标后所得的比值。读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人口经济压力指数和人口资源压力指数统计表。
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该地人口压力指数和环境承载力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①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②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③人口压力指数大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超载
④人口压力指数小于1,说明环境承载力相对富裕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A.中、西部地区控制对东部地区的资源输出 |
B.东部地区加大对中、西部地区技术和资金的输出 |
C.采取有效措施限制东部地区经济快速发展 |
D.促进中、西部地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

【小题1】该城市规划新建一个与甲类商店等级相当的商店,下列各地最适宜布局的是( )
A.A地 | B.B地 | C.C地 | D.D地 |
A.甲类商店规模小,数目少 | B.甲类商店服务范围大,彼此相距较近 |
C.乙类商店的等级低,数目多 | D.乙类商店服务范围小,服务的人口多 |
A.不同规模的城市规划 | B.不同地区的农作物分布 |
C.不同地区的人口政策 | D.甘蔗制糖厂的最佳选址 |

【小题1】农民建“握手楼”的直接目的是()
A.吸引外来人口定居 | B.吸引城市周末度假 |
C.增加自住房面积 | D.出租房屋增加收入 |
A.居住人口减少 | B.城市房价昂贵 |
C.人居环境恶化 | D.城区不断扩大 |

【小题1】图中反映出北京地区城市化的标志为( )
A.城市人口数量增加 | B.城市用地面积增加 |
C.城市人口比重增加 | D.城市道路密度增加 |
A.城市绿化面积缩小 | B.城市建设相对落后 |
C.文物古迹普遍受到破坏 | D.城市交通拥堵严重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减弱 |
一般住宅特别是高层住宅的第一层、第二层销售都较为困难,其价位也较其他层低。开发商通过将第一、第二层转为做底商,价格可以卖得更好,同时住宅小区的商业配套也得以解决。
回答下面小题。【小题1】底商 ( )
A.只为本小区的居民服务 | B.与大型超市没有竞争关系 |
C.租金较高,一般都销售较高级的商品 | D.既可以销售商品,也可以提供其他服务 |
A.烧烤店 | B.水果店 | C.金铺 | D.服装批发店 |
A.市场 | B.租金 | C.交通 | D.环境 |

【小题1】甲、乙、丙依次对应的城市功能区为
A.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B.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
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 | D.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A.环境污染严重 | B.地租最便宜 | C.交通运输便捷 | D.人口流量低 |

【小题1】中国城市化进程处于
A.I阶段 | B.Ⅱ阶段 | C.Ⅲ阶段 | D.I、Ⅱ之间 |
A.城市环境污染加剧 | B.城市化进程过慢 |
C.城市规模不断变小 | D.逆城市化严重 |

【小题1】【小题2】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可以
A.减轻城市交通拥堵 | B.减轻城市雨涝问题 |
C.调整城市产业结构 | D.避免耕地面积减少 |
①透水路面不是“海绵体 ②改变了城市水循环的类型③改变了城市的人文景 ④改善了城市生态环境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小题1】从粮食生产情况看,我国珠江三角洲比乌克兰的东欧平原地区( )
A.商品率高 | B.单位面积产量高 | C.机械化水平高 | D.生产规模大 |
A.水稻品种优良,精耕细作 |
B.水稻成熟需要的时间长,光照充足,日温差大 |
C.热量充足,洪涝灾害少 |
D.土壤肥沃,降水丰富 |

【小题1】①地区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季风水田农业 | B.混合农业 |
C.商品谷物农业 | D.乳畜业 |
A.提高机械化程度 |
B.充分利用水资源 |
C.建设高质量的人工草场 |
D.合理开垦当地土地 |
垛田是由当地农民每年春季把河道和沟渠中的淤泥挖出堆积而成的高出水面一米乃至数米的台状高地(如下图右侧)。下图左侧中甲地是我国著名的垛田镇。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与当地水田农业相比,发展垛田农业的优势是( )
A.集中连片,机械化程度高 |
B.陆路交通便利,耕作方便 |
C.地势较高,排水条件好 |
D.热量丰富,生长期长 |
A.降水较少,河流水位较低 |
B.伏旱天气,晴朗天气较多 |
C.梅雨季节,河道淤积严重 |
D.台风多发,清淤利于抗洪 |

【小题1】该地区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地形平坦 | B.气候适宜 | C.临近市场 | D.资金雄厚 |
A.夏季降水增多 | B.夏季气温降低 | C.冬季降水增多 | D.冬季气温增高 |
A.温室气体减少 | B.森林覆盖率减小 | C.入湖泥沙量降低 | D.草原生产量降低 |
【小题1】春节前后,云南滇东高原农田景象壮美,五彩斑斓的彩色农业被摄影家们誉为“上帝打翻的调色板”。其色彩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的土壤 | B.绿色的麦田 | C.红色的苹果 | D.白色的盐碱地 |
A.保温更好 | B.保湿更好 | C.虫害更少 | D.杂草更少 |
①增加室温②降低室温 ③减少虫害④减少蒸发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④ | D.②③ |

【小题1】甲和土地利用类型Ⅰ、Ⅱ分别为( )
A.新,耕地、牧草地 | B.滇,耕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C.川,交通运输用地、牧草地 | D.藏,牧草地、居民点及工矿用地 |
A.水域面积大,水能资源丰富 |
B.受降水影响,森林覆盖率东部大于西部 |
C.地势平台,宜大幅度提高城市建设用地比例 |
D.其他及未利用地面积比黔少,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
3.选择题- (共2题)
根据各地的{#blank#}1{#/blank#}位置,自然和{#blank#}2{#/blank#}地理特点的不同,可以将我国划分为四大地区区域,即{#blank#}3{#/blank#}地区、{#blank#}4{#/blank#}地区、{#blank#}5{#/blank#}地区{#blank#}6{#/blank#}地区.
①化学变化中原子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 ②化学变化中原子核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③化学变化中分子既可以被创造也可以被消灭 ④化学变化中电子不能被创造但能被消灭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9道)
选择题:(2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