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9-2020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6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20/1/1

1.综合题(共1题)

1.
据新华社报道,下图中甲地大片湿地被偷偷开垦为耕地,转租暴利惊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土地收益增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处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处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3)甲处湿地开垦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请提出对湿地合理开发的可行性建议。

2.单选题(共10题)

2.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对乙自然区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夏季高温多雨,雨热同期B.河流流量大,无结冰期
C.热量不足D.植被以常绿阔叶林为主
【小题2】丙区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主要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热量条件较好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3.
读我国西北地区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近50年来我国土地荒漠化严重的自然原因是(  )
A.降水量减少,蒸发旺盛B.人类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不当
C.字母A处的荒漠是人为原因造成的D.全球气温升高,地面植被死亡
【小题2】在荒漠化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  )
A.地表覆盖着深厚的疏松沙质沉积物
B.降雨量小,持续干旱促进土地荒漠化的进程
C.大风日数多且集中,为风沙活动提供了动力条件
D.人类活动中的过度樵采、过度放牧、过度农垦
4.
民勤绿洲位于河西走廊三大内流河之一的石羊河的最下游,地处巴丹吉林和腾格里两大沙漠的三面包围之中,东南距黄河约200 km,年均降水量110 mm,年均蒸发量2 646 mm。绿洲与荒漠的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绿洲区过量开采地下水会使交错带生态环境退化,形成“生态裂谷”。下图示意民勤北部荒漠草场至县城(绿洲)地下水埋深变化。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生态裂谷”的位置最可能位于距县城
A.0~20 kmB.20~40 kmC.40~60 kmD.60~80 km
【小题2】“生态裂谷”附近的地带
A.植被覆盖率较高B.风力侵蚀作用较弱
C.地下水流向荒漠区D.固定沙丘可能转为流动沙丘
【小题3】民勤绿洲可持续发展的可行性措施有
A.在荒漠区大力发展灌溉农业B.在绿洲区全面植树造林
C.在交错带禁止开采地下水D.跨流域从黄河调水
5.

   有关专家提出,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可以把“调水”变“调电”,即把川、渝电网和西北电网相连,把川、渝电网丰富的电力引到西北地区,减少黄河上游水电站发电量,从而变“水从地上流”为“水从空中走”。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川、渝有丰富电力的主要原因是( )
A.石油、天然气资源丰富B.太阳能资源丰富
C.煤炭资源丰富D.水能资源丰富
【小题2】若“调水变调电”的方案实施以后,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
A.调节黄河中下游的径流量
B.大幅减少黄河的泥沙含量
C.增加黄河上游蒸发量,减少冬春季节径流量
D.大大增加黄河流域的总水量
6.
央广网呼和浩特12月29日消息:我国四大淡水湖之一的呼伦湖,冬捕开始,一网收获十吨鱼。读呼伦湖附近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示区域被一列著名山脉穿过,该山脉走向是 (    )
A.东西B.南北C.东北西南D.西北东南
【小题2】呼伦湖鱼品质远高于其他大湖的淡水鱼,其原因是 (    )
①热量条件好,饵料丰富②生态环境优越③水温低,生长缓慢④冬季捕捞,生长期长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小题3】图中沿48°N门西向东农业生产类型是 (    )
A.渔业、放牧业、种植业、林业B.种植业、舍饲畜牧业、放牧业、林业
C.放牧业、林业、舍饲畜牧业、种植业D.舍饲畜牧业、淡水渔业、林业、种植业
7.

   读“我国资源跨地区调配线路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箭头⑤的运输方式是(   )
A. 管道运输 B. 水陆联运 C. 高压输电 D. 航空运输
【小题2】有专家指出,③工程很可能加重沿途有些地区土壤的次生盐碱化。有关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沿途有些地区潜水面较低,河水渗漏补给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上升
②沿途有些地区土壤中的盐分有逐渐向地表积聚的可能
③沿途地区城市生活污水的大量排放
④沿途地区主要地处半湿润地区,非雨季时段,蒸发量大于降水量
⑤沿途地区有大量海水的入侵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④⑤   D. ②③⑤
【小题3】①工程对于我国能源开发与利用的意义是(   )
A. 缓解我国由于能源消费以石油为主所带来的环境压力
B. 根本上改变我国的能源结构,以气代煤
C. 可以实现“东西部双赢”,根本上解决能源供应紧张的状况
D. 促进沿线地区特别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大气环境的改善
8.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 ①③    B. ②④    C. ①④    D. ③④
【小题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A.土地退化B.物种骤减C.酸雨加重D.沙尘暴增加
9.
巴西热带雨林是世界上生态系统保持最好的地区之一,但是由于过度采伐,“地球之肺”--热带雨林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2010年11月3日,美国银行承诺将投放100万美元,用于支持大自然保护协会在巴西和印度尼西亚进行的创新模式森林保护工作。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发展雨林观光旅游业
②发展雨林生态农业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相结合
A.① ② ④B.① ② ③C.② ③ ④D.①③ ④
【小题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10.

   下图是某地区农业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湖泊对①区域农作物生长的有利影响最可能是(   )
A.夏季降水增多B.夏季气温降低
C.冬季降水增多D.冬季气温增高
【小题2】④区域大规模农业生产活动对当地原始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   )
A.温室气体减少B.森林覆盖率减小
C.入湖泥沙量减低D.草原生产量减低
11.
结合我国部分防护林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直接目的是(  )
①增加木材产量 ② 改善生态环境 ③ 增加农民收入 ④调整农业结构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小题2】关于图中各防护林主要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②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③抵御海风、海浪和暴雨的袭击
③进行平原绿化、美化城市环境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④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1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