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2)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___国。
(3)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单项选择) _______。
阅读以下“A,B,C三国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统计图表,计算并回答问题。
(2)在A、B、C三国中,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的是_______国,与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2004年约6‰)相似的是_______国。
(3)与A国人口自然增长率类似的国家,主要分布于(单项选择) _______。
A.非洲 | B.亚洲 | C.欧洲 | D.北美洲 |
2.
(1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M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材料二: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M 市热岛效应示意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在 M 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 流向 ,原因是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 M 市的 过程。(1分) 随着 M 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 。(4分),解决的措施是 (4分)
材料一:M市热岛效应示意图。
材料二: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M 市热岛效应示意 M市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变化表
(1)在 M 市的市区和郊区之间形成热岛环流,近地面风是从 流向 ,原因是 (6分)
(2)材料二反映了 M 市的 过程。(1分) 随着 M 市的不断发展,可能出现的城市问题有 。(4分),解决的措施是 (4分)
3.
读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图,回答问题。

(1)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数字代号):A为____B为_____ C为________D为____布局②的理由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和_______。

(1)城市若计划布局以下农业区:①粮食产区②蔬菜园艺区③乳肉家禽畜牧业区④果树林区。合理的布局是(填数字代号):A为____B为_____ C为________D为____布局②的理由_____。
(2)随着“菜蓝子放心工程”和“绿色食品工程”的实施,E地区蔬菜基地面积迅速减小,并发生向城市西北方向转移的趋向,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3)该市意欲发展成为蔬菜生产基地,这一设想得以立足的自然条件是______,社会经济条件有_____和_______。
2.单选题- (共11题)
4.
读某城镇略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小题2】从环境效益的角度考虑,在甲处布局印染厂主要是因为其( )

【小题1】图中①②③所代表的城市功能区分别是( )
A.住宅区、工业区、商业区 |
B.工业区、住宅区、商业区 |
C.商业区、住宅区、工业区 |
D.住宅区、商业区、工业区 |
A.距离城市较远 | B.位于河流下游 |
C.地处盛行风下风向 | D.靠近铁路 |
6.
【小题2】出台“单独两孩”政策的意义,有利于( )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减轻国家负担④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2013年11月15日,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决定,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简称“单独两孩”),回答下列两题。
【小题1】下列不属于我国现阶段面临的人口问题的是( )A.人口基数大 |
B.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C.人口素质低 |
D.老龄化严重 |
①保持合理的劳动力规模②延缓人口老龄化速度③减轻国家负担④放弃计划生育政策 ⑤促进人口与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A.①②④ |
B.①②⑤ |
C.②③⑤ |
D.②④⑤ |
7.
下图为“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小题2】若该图表示近年来我国农民工流动的主要方向,则该图表示的可能是()

【小题1】若此图表示“二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A.从拉美流向北美 | B.从欧洲流向非洲 |
C.从西亚流向非洲 | D.从亚洲流向拉美 |
A.从湖北流向四川 | B.从湖南流向广东 |
C.从山东流向河北 | D.从新疆流向内地 |
8.
下列关于逆城市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市区失业人口增多 |
B.出现在发展中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C.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大城市经济发展水平低 |
D.出现在发达国家,是由于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提高以及乡村、城镇基础设施逐步完善 |
9.
读某中等城市常住人口密度与市中心距离关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小题2】距市中心2千米内常住人口密度并不最高的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

【小题1】住宅区密集分布的区域是( )
A.0—2千米处 | B.2—3千米处 |
C.3—5千米处 | D.6—7千米处 |
A.交通通达度低 | B.环境质量差 |
C.地租昂贵 | D.服务设施差 |
10.
广东省以下三座城市分属不同等级:①广州——省会,②湛江——地级市,③雷州——县级市,省内这三种不同等级城市的数目多少,描述正确的是( )
A.①>②>③ | B.②>③>① | C.①<②<③ | D.③<①<② |
11.
关于大城市中心商务区特征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城市经济活动最为繁忙的地方 |
B.区内的建筑物在市区往往是最高的 |
C.人口数量的昼夜差别很大 |
D.中心商务区的变动对商业网点布局影响较大对城市功能分区影响不大 |
12.
下表为“某省四类不同等级城市提供的货物和服务情况统计表”(“√”表示该城市具有的职能)。据此回答各题。

【小题1】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断空间分布密度最小的城市是()
【小题2】由表格信息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小题1】由表格信息,可以推断空间分布密度最小的城市是()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①类城市的服务职能最多 | B.高档化妆品店服务范围最小 |
C.重点大学服务范围比中学大 | D.②类城市的服务职能最少 |
14.
“橘生淮南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造成这种区位差异的最主要原因是()
A.淮南、淮北气候不同 | B.淮南、淮北土壤不同 |
C.淮南、淮北地形不同 | D.淮南、淮北生产技术不同 |
3.选择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1道)
选择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