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育才学校2018-2019学年高二(实验班)上学期第三次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575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9

1.综合题(共4题)

1.
根据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阴山是中国北方重要的东西向延伸山脉,不论是自然地理还是人文地理,其都是南北的重要界线。阴山南北农业活动的差异和成因是什么?
(2)在我国南部,和阴山主体走向较类似的是南岭,但南岭自然环境南北差异并不明显,试举例说明。
2.
据新华社报道,下图中甲地大片湿地被偷偷开垦为耕地,转租暴利惊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粮食价格的上涨使土地收益增加。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甲处形成沼泽的主要原因。
(2)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乙处平原作为商品粮基地有哪些优势条件?
(3)甲处湿地开垦后,可能对环境产生哪些影响?请提出对湿地合理开发的可行性建议。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山西多年来发展了煤炭、冶金、电力、焦炭、化工和建材等以资源为核心的资源型产业,其中煤炭、冶金、电力、焦炭成为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
材料二 2016年以来,受国内外市场需求明显下降、国际煤炭、钢铁等大宗商品价格持续下跌等影响,山西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剧,成为影响经济和就业稳定的一个突出问题。山西的钢铁、煤炭行业压产能、调结构的任务迫在眉睫。
材料三 山西煤田分布图和山西煤炭的综合利用图。

(1)分析山西形成四大核心传统主导产业的区位条件。
(2)简析山西钢铁、煤炭行业要压产能、调结构的原因和措施。
4.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猕猴桃原产于我国,富含多种维生素及营养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和栽培价值,被誉为“水果之王”。新西兰将其引入栽培,并将改良后的优良品种称为“奇异果”,奇异果生长怕旱、怕风,宜栽植于湿润、疏松、深厚的土壤,果实的采收在秋季。新西兰奇异果产业从1904年开始一直到1988年,均处于自发、松散的种植、销售时期,产品主要出口到欧洲、美国、日本等地,出口量曾居世界第一。然而20世纪后半叶,新西兰奇异果产业遭受重创,濒临全军覆没。而在后起的猕猴桃生产国中,意大利猕猴桃产业发展尤为迅速,其猕猴桃产量自1989年以来一直高于新西兰。新西兰通过完善营销策略等一系列措施,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终于以“优质高价”的全新形象,以“ZESPRITM”的品牌名称,重新赢得了世界猕猴桃出口大国的地位。下图为新西兰北岛地形示意图和意大利位置示意图。

(1)说明20世纪后半叶新西兰奇异果产业遭受重创的社会经济原因。
(2)分析20世纪90年代意大利猕猴桃产量高于新西兰的原因。
(3)试推测新西兰为重新赢得世界猕猴桃出口大国的地位而采取的措施。

2.单选题(共11题)

5.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影响甲国向日葵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A.光照B.水源C.热量D.土壤
【小题2】图中沼泽地的形成主要得益于( )
①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②冬春季节凌汛,容易泛滥 
③纬度较高,蒸发较弱    
④距海较近,降水丰富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6.
在遥感技术中,可以根据植物的反射波谱特征判断植物的生长健康状况。据此,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病害植物反射率明显区别于健康植物反射率的波段是( )
① 红外线
② X 光
③ 可见光
④ 紫外线
A.①③B.①②C.②③D.③④
【小题2】根据图中的原理,可用遥感技术直接(    )
① 划分该地的植物类型
② 判读植物生长的土壤类型
③ 监测树木的生长状况
④ 估计粮食作物的产量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①③
7.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两三角洲经济发展的条件具有相似性,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处低纬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B.由河流冲积而成,地势较低平
C.发展历史悠久,农业生产落后D.矿产资源丰富,尤其能源充足
【小题2】甲乙两三角洲都建设了核电站,说明了两区域( )
A.都是临海区域,有利于建核电站B.都能为核电站提供丰富的水源
C.能源消耗量大,常规能源缺乏D.交通发达,便于运输核燃料
【小题3】关于“流经甲乙两三角洲的河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都有结冰期B.水位季节变化都很大
C.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便利的水运条件D.都能为两区域提供丰富的灌溉水源
8.
读热带雨林与水循环示意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对图中甲、乙、丙的含义叙述正确的是( )
A.甲表示雨林的蒸发和蒸腾作用B.乙表示水汽输送
C.丙表示大气降水D.甲与丙所表示的含义完全相同
【小题2】上图中表明( )
A.热带雨林为全球的水循环提供了50%的水量
B.热带雨林大约50%的降水量由自身产生
C.热带雨林所涵养的水量占全球的绝大部分
D.热带雨林的绝大部分降水通过地表径流回到了海洋
【小题3】近年来,对雨林所在区域进行大规模开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有 ( )   
①生物多样性减少   
②全球温室气体浓度上升,气候变暖加剧    
③地下水位上升
④水土流失,河流泥沙含量增大
⑤土地盐碱化、荒漠化加剧
A.①②③B.②④⑤C.①②④D.①③⑤
9.

   夏日的东北平原,如汐似潮的绿色铺向天际,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气息。二道河农场万亩大田里,齐刷刷的稻苗迎风摇曳,农用“银鹰”低飞在作物上空喷洒叶面肥……在中国的东北角,清晨最早把太阳迎进祖国的地方,农业现 代化的曙光初现!读“我国东北某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图中A、B两地区的农业发展,叙述正确的是 (  )
①A区荒地、沼泽面积广大,应大规模开垦为耕地
②B区适宜建设商品粮和乳肉等农产品基地 
③限制两地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是盐碱化 
④退耕还林、还草、还湿是A地环境保护的重要措施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③④
【小题2】新中国成立后,图示湿地由“北大荒”变为“北大仓”,环境问题也日益凸显。下列环境问题与其不相关的是 (  )
A.土地退化B.物种骤减C.酸雨加重D.沙尘暴增加
【小题3】下列有关东北农业基地的综合开发,正确的是 (  )
A.突出粮食种植业的地位,扩大耕地面积
B.限制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力发展养殖业
C.以粮食为主发展多种经营,大力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农、林、牧、工全面发展,保护生态环境
10.
下图为“中国农业综合开发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造成我国各地农业生产发展水平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A.水源、土壤B.劳动力、技术
C.气候、地形D.市场、交通
【小题2】地区③作为全国性商品粮基地的地位在逐年下降,其最主要的原因是 ( )
A.耕地大规模流转而集中B.农民就业结构得到优化
C.食物结构发生根本性改变D.工交住宅用地大量增加
【小题3】下列地区中,符合可持续农业发展原则的生产活动是 ( )
A.②区改良盐碱渍地,发展节水农业生产
B.③区利用光热优势,发展甘蔗大棚农业
C.④区开发原始森林,扩大柠檬种植面积
D.⑥区增加牲畜数量,扩大畜牧产业规模
11.
根据国务院批复,我国将规划发展长三角经济区、珠三角经济区、环渤海经济区、海峡西岸经济区、关中——天水经济区、成渝经济区、辽宁沿海经济带、江苏沿海经济区,及澳门横琴地区、中部崛起地区、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区、黄河三角洲开发区等经济区域。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这种经济区域的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A.整体性B.开放性C.差异性D.阶段性
【小题2】图中各大经济区域的基本特征是
A.区域没有固定的面积、形状和边界
B.区域的划分是人们凭空构想的结构
C.区域的边界都是明确的
D.区域内部的特定性质相对一致
【小题3】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区域内的发展还必须
A.保持相同的经济结构B.因地制宜、合理布局
C.保证相同的农业、工业地域D.保持一样的城市建设要求
12.
读“我国三大经济地带划分”,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发展差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东部地带社会经济相对发达,而中部工业化水平较高
B.中部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优于东部
C.中、西部地带,农业经济占较大比重,而东部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
D.中、西部外资企业、中外合资企业、民营企业已占到较大比重
【小题2】关于三个经济地带对外开放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从沿海到沿长江、陇海—兰新线,再到沿边境的开放次序
B.西部地带对外开放的程度较高,吸纳外资的能力较强
C.西部大开发不包括西部与周边国家的经贸合作
D.区域开放程度高,有利于引进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但不利于提高竞争力
13.
读我国某地区城镇和沙漠分布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与该地区绿洲荒漠化成因无关的是(   )
A.过度开垦,过度放牧B.不合理利用水资源
C.干旱少雨,蒸发量大D.钢铁工业发达,环境污染严重
【小题2】图示区域(   )
A.城镇均分布在河流沿岸B.城镇多分布在河流下游
C.山前冲积扇城镇数目较多D.河流全部为季节性河流
【小题3】该地区治理荒漠化,最大的困难是(   )
A.交通不便B.多流动性沙丘
C.人口稀少D.荒漠化面积广
14.
读刚果河流域热带雨林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雨林的全球环境效应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茂密的雨林植被能减弱雨水对地表的冲刷,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B.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深刻地影响着地球大气的碳氧平衡
C.雨林能起到类似海绵的作用,促进水循环、调节水平衡
D.雨林是世界上繁衍物种最多、保护时间最长的场所,是世界生物基因宝库
【小题2】刚果河流域雨林大面积被毁的根本原因是( )
A.历史遗留的迁移农业B.发达国家需要大量木材
C.人口快速增长和生活贫困D.热带雨林的土壤贫瘠
【小题3】为保护这一片原始森林而采取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雨林管理和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②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③加强环境教育,提高公民环保意识 
④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禁砍伐树木 
⑤鼓励保护性的开发措施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③④C.①②③⑤D.②③④
15.
国务院发布的《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重点提到了以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等为重点,加快水电基地和送出通道建设,扩大向下游地区送电规模。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流域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
②湖泊广布,对长江流量的调节功能强
③地势起伏大,流水侵蚀作用强
④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升高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下列关于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开发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少数民族众多,旅游资源丰富
②改善通航条件,促进四川西部航运业的发展
③地表水易下渗,生态环境脆弱
④水电开发条件好,但当地地形崎岖,电力外输困难
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
【小题3】甲、乙两个区域,国土整治的重点任务分别是(  )
A.发展交通运输、发展立体农业B.发展交通运输、治理中低产田
C.防治荒漠化、发展立体农业D.防治荒漠化、治理中低产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