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铜陵市第一中学2018学年高二1月月考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57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9/1/15

1.综合题(共4题)

1.
阅读日本河流的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 日本河流众多,大多发源于中部山地。位于太平洋沿岸的山区年降水量多达3 000mm,而面临日本海的地区与濑户内海沿岸地区年降水量较少。


(1)从河流的长度、流域面积、水流速度、流量季节变化等方面,归纳日本河流的主要特征。
(2)说明日本河流在航运、水能利用方面的价值。
(3)一般而言,夏季日本太平洋沿岸河流径流量大于日本海沿岸河流,其原因是什么?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水资源却显得较为紧张,原因又是什么?
(4)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比较少,解释其原因。
2.
读“安徽省和河南省地图”,结合相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安徽省是我国农业生产大省,2013年夏粮总产量达到267.7亿斤,比2012年增产7.4亿斤,实现“九连增”。从自给不足到“中部粮仓”,安徽粮食30年增产300亿斤。
材料二:河南是目前全国最大的肉类食品、速冻食品、方便面、饼干、调味品生产加工基地,拥有“双汇”“思念”“三全”等众多知名品牌,其速冻食品更占据了全国60%的市场。随着食品加工技术的不断升级和产品更新,河南已从“中国粮仓”变成了“国人厨房”。
(1)与河南相比,安徽粮食生产的优势条件主要有哪些?
(2)分析河南省发展食品加工业的主要优势条件。
(3)根据材料概括河南由农业大省转变为农业强省的措施。
(4)安徽、河南两个农业主产省近年来受旱灾影响较大,试分析原因与对策。
3.
图甲为2000~2005年我国三大产业用电量柱状图,图乙为2003年我国东、中、西部发电量和用电量柱状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三大产业用电量增长最多的是第二产业,其原因主要是________。
(2)我国东、中、西部电力生产与消费的地区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
(3)填表简述缓解东部地区电力供应紧缺的对策及其理由。
对策
理由
开源方面
 
 
节流方面
 
区际协调
 
 
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
我国西北地区深居内陆,并有山岭阻隔,海洋水汽难以进入,年平均降水量由东部的400毫米左右往西减少到200、50毫米以下。长期的干旱,使这里形成的独特的自然景观。其要素如下图所示:

(1)按相关关系将下列字母填在框图相应的位置上。
A、干旱 B、降水稀少
(2)在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中,对西北地区地理环境形成起主导作用的是什么?体现了什么地带性规律
(3)请给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治理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方法

2.单选题(共10题)

5.
下图为我国四大区域(如图中数字)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划分四大区域的主要依据是
A.气候和地形B.土壤和气候
C.植被和土壤D.河流和植被
【小题2】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
A.秦岭-淮河B.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C.大兴安岭-阴山D.祁连山-横断山脉
【小题3】形成东部季风区南北差异(③与④)的主要原因是
A.水分条件的变化B.热量条件的变化C.人口密度的变化D.地势高低变化
6.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示地区自然灾害频繁,发生在春季的主要有
①干旱 ②台风 ③凌汛 ④泥石流⑤寒潮
A.①②B.①③⑤C.③④⑤D.②③④
【小题2】适宜在图示平原地区大面积种植的农作物有
A.水稻、油菜、茶叶B.春小麦、亚麻、甜菜
C.棉花、玉米、甘蔗D.冬小麦、棉花、花生
【小题3】改造黄淮海平原大面积的中低产田,应采取的措施是
①合理排灌,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 ②大量施用有机服,改良红壤 ③兴修水利,减少旱涝灾害 ④实施平原绿化工 程
A.①③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7.
重庆长安汽车集团(以下简称“长安”)决定,在南京附近的溧水开发区投资生产“长安牌”小面包车。此举一出,有38家汽车配套企业表示也将落户该开发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长安”此举主要是看中了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  )
A.劳动力价格B.技术力量C.交通运输条件D.消费市场
【小题2】38家汽车配套企业同时落户该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这些企业大多是“长安”的子公司
②降低运输成本,减少费用   
③接近用户、及时反馈信息
④相互竞争,求得发展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8.
读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图,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如果用图例代表三大产业的比重,那么(  )
①左图表示东部地带产业结构   
②图例C代表第二产业比重
③左图、中图和右图分别表示东部、中部和西部三个地带的产业结构    
④东部、中部、西部三个地带第三产业的比重依次降低
A.①②B.①③C.③④D.①④
【小题2】如果用中图代表中部地带的产业结构,那么图例A、B、C代表的产业分别是(  )
A. 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第一产业    B. 第三产业、第一产业、第二产业
C.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    D. 第二产业、第一产业、第三产业
【小题3】我国东部地带与中部地带产业结构的异同是(  )
A.东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
B.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西部地带第二产业比重大
C.东部地带第三产业比重大,中部地带第二产业、西部地带第一产业比重大
D.东、中、西三个地带目前都仍以第二产业为主
9.
读某重大工程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该工程最有利于解决终点地区的________问题(  )
A.水资源紧张B.环境脆弱
C.经济结构单一D.自然资源与生产力不协调
【小题2】下列关于图中①②③④国土整治重点的组合正确的是(  )
A.④—解决城市环境污染B.②—水土流失治理
C.③—解决水资源短缺D.①—荒漠化防治
【小题3】不会导致③地环境问题的做法是(  )
A.轮荒的耕作制度B.无计划地露天开矿
C.伐木烧薪D.退耕还林还草
10.
下图表示当今世界汽车产业转移的一种趋势。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甲、乙、丙三地汽车产业向丁地转移的主要原因是
A.先进的技术B.廉价的劳动力C.广阔的市场D.丰富的资源
【小题2】汽车产业转移到丁地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是有利于
A.提高甲地自主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升级
B.优化乙地产业结构,缓解其就业压力
C.促进丙地产业和人口集聚,加快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
D.加强丁地环境保护,促进可持续发展
11.

   “微笑曲线”是台湾宏基公司董事长施振荣先生最早提出的,它起初被用于说明电脑行业不同环节与所实现的附加价值之间的关系,后来被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在工业生产的各环节中跨国公司最先考虑掌握的环节是(  )
①制造加工 
②设备、材料 
③产品研发 
④产品品牌
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
【小题2】近年来,跨国公司纷纷在国外设立研发中心,其主要目的是
①扩大公司产品的销售网络 
②利用各国研发资源,提升公司产品的附加价值 
③提高公司产品的品牌效应 
④调整工艺风格以适应国际市场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小题3】江苏作为全国制造业发达的地区之一,最近提出了由“江苏制造”转为“江苏创造”的经济发展战略,其转变的原因并不是(  )
A.制造加工获得的利润最低
B.制造业的发展要消耗大量资源,产生大量污染
C.科技创新可带来更大效益,掌握经济发展主动权
D.江苏省劳动力断层,出现“民工荒”
12.

   以色列政府强调“科技立国”,创造出沙漠中的农业奇迹,使农业走上了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下面是以色列的一个莫沙夫(合作社)农业生产模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
A.B两农田其中一个发生了病虫害,通过乙把信息传输给甲,则甲系统做出分析判断后,准确对发病农田进行防治。在这个处理过程中,甲运用了(  )
①遥感技术   
②全球定位技术 
③地理信息技术
④北斗导航技术
A.①②
A.②③
B.③④
C.①④
【小题2】假如在我国,这种节水模式最适宜借鉴的地区是( )
A.东北地区B.西南地区C.南方地区D.西北地区
13.
中国某地居民就地取材,用竹木扎制屋架,茅草覆顶,建造的传统民居远看像船底,因而被称为船形屋(见下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传统民居最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B.华北平原
C.海南岛山区D.东北平原
【小题2】该传统民居能够反映当地的环境特点是
A.高寒缺氧B.潮湿、多虫鼠
C.多火山、地震D.干旱缺水
14.
读“2001~2008年全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统计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关于我国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产量大于消费量
B.消费量持续增长
C.生产量持续增长且生产量的增长速度超过消费量的增长速度
D.从煤炭生产量和消费量的增长趋势来看,目前我国煤炭生产量完全能满足我国能源需求
【小题2】下列措施不利于我国煤炭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是(  )
A.增加原煤的开采数量,提高经济效益B.加大煤炭的加工转换,提高附加值
C.促进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D.缓解煤炭生产和利用导致的环境问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