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学河北定州中学新高三上学期周练二语文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4544

试卷类型:未知
试卷考试时间:2017/7/19

1.选择题(共2题)

1.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一如明人胡应麟所说,“独钓寒江雪,五字极闹”,这个“闹”字很刁,一下子就点化出了柳公《江雪》一诗中昂扬的活力。所谓的枯寂,不过是一种表象。_______,_______,_______。或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那片苍茫空阔,并非一无所有,而是如国画中的留白,意味深远。我钦佩胡应麟,他分明是将柳宗元心底的境界,玩味透彻了。
①诱人的芭蕉正在雪天里挺立
②只有雪野的空旷
③君不见恍若轻绸的溪泉正在冰雪下面漾动
④方能凸显生命的充实
⑤方能反衬人心的温热
⑥只有雪天的凄冷
⑦渚上小舟,亦正在无声中悠然地划行
A.①⑦③②④⑥⑤
B.③①⑦②④⑥⑤
C.①⑦③⑥⑤②④
D.③①⑦⑥⑤②④
2.选出不同项(  )

2.诗歌鉴赏(共1题)

3.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以下小题。
苏幕遮·草
梅尧臣
露堤平,烟墅杳。乱碧萋萋,雨后江天晓。独有庾郎年最少。窣地春袍,嫩色宜相照。
接长亭,迷远道。堪怨王孙,不记归期早。落尽梨花春又了。满地残阳,翠色和烟老。
注释:①庾郎:庾信。南朝梁代文士,使魏被留,被迫仕于北朝。但他得名甚早,“年十五,侍梁东宫讲读。”(《庾开府集序》)这里借指一般离乡宦游的才子。②率地春袍:踏上仕途,穿起拂地的青色章服。
【小题1】这首词“翠色和烟老”中的“老”字用得极妙,请分析其妙在何处。
【小题2】宋代沈义父在其所著《乐府指迷》中曾云:“咏物词,最忌说出题字。”这首咏草词虽不着一“草”字,却将春草写得形神俱备。请结合词句作简要分析,并指出作者借咏物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3.文言文阅读(共1题)

4.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小题。
傅宗龙,字仲纶,云南昆明人。万历三十八年进士。除铜梁知县,调巴县,行取,入为户部主事。久之,授御史。天启元年,辽阳破,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一月余,得精卒五千。明年,安邦彦反,围贵阳,土寇蜂起。请发帑金济滇将士,开建昌,通由蜀入滇之路,帝多采纳之。又上疏自请讨贼,帝大喜。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四年正月,贵州巡抚王三善为降贼陈其愚所绐,败殁。其夏即家起宗龙巡按其地,兼监军。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寇悉破。擒斩其愚。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诏加太仆少卿。忧归。崇祯三年起故官。用孙承宗荐,擢右佥都御史,巡抚顺天。未几,拜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总督蓟、辽、保定军务。
用小故夺官矣。居久之,十年十月流寇大入蜀,蜀三十余州县,帝拊髀而思宗龙曰:“使宗龙抚蜀,贼安至是哉!”即家起宗龙。宗龙至蜀,代王维章与总兵罗尚文御却贼。十二年五月以杨嗣昌荐,召为兵部尚书,去蜀。八月至京,入见帝。宗龙为人伉直任气,不能从谀承意。帝愤中枢失职,宗龙朴忠,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帝颇然之,顾恳言不已,遂怫然曰:“卿当整理兵事尔。”既退,语嗣昌曰:“何哉?宗龙善策黔,而所言卑卑,皆他人唾余,何也?”自是所奏请,多中格
当是之时,李自成有众五十万,自陷河、洛,犯开封。帝命宗龙专办自成。议尽括关中兵饷以出,然属郡旱蝗,已不能应。十四年九月四日以川、陕兵二万出关。秦师食尽,宗龙杀马骡以军。明日,营中马骡尽,杀贼取其尸分啖之。营中火药、铅子、矢并尽。夜半,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宗龙徒步率诸军且战且走。十九日,日卓午,未至项城八里,贼追及之,执宗龙,呼于门曰:“秦督围随官丁也,请启门秦督。”宗龙大呼曰:“我秦督也,不幸堕贼手,左右皆贼耳。”贼唾宗龙。宗龙骂贼曰:“我大臣也,杀则杀耳,岂能为贼赚城以缓死哉!”贼抽刀击宗龙,中其脑而仆,斫其耳鼻死城下。事闻,帝曰:“若此,可谓朴忠矣。”复官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谥忠壮。
(注)①行取:明清时,地方官经举荐保举后调任京职。②绐:dài,古同“诒”,欺骗,欺诈。③中格:中途搁置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词地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家起宗龙趣:马上B.请启门秦督纳:交纳
C.蜀三十余州县陷:攻陷D.宗龙杀马骡以军享:供应
【小题2】(小题2)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都表明傅宗龙心忧天下的一组是()
①帝下募兵之令,宗龙请行  ②会宗龙以疾归,不果行
③宗龙直渡盘江,战且行    ④宗龙乃条上屯守策
⑤初入见,即言民穷财尽    ⑥宗龙杀马骡以享军
A.①②⑤
B.②③⑥
C.①④⑤
D.②④⑥
【小题3】(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傅宗龙武能安邦,文能治国,可谓文武双全。虽然最后战败而死,却无损于他的声誉。
B.明代末年,社会动荡,到处起兵,国无宁日,纵使一代名将傅宗龙四处平叛,也难保大明江山。
C.傅宗龙率兵讨伐李自成,因兵力悬殊,寡不敌众,加上后勤供应不济,弹尽粮绝,兵败被俘,慷慨赴死,可谓壮哉!
D.傅宗龙为人刚直,不肯阿谀奉承,觐见皇上时,关心民心疾苦,恳切地说个不停,得到了皇帝的高度赞誉。
【小题4】(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宗龙乃条上屯守策,部议从之。
②潜勒诸军突贼营,杀千余人,溃围出。

4.现代文阅读(共1题)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班廷的奇迹
在观察的领域中,机遇只偏爱那种有准备的头脑。
别人从来未能做到的事情,班廷却是初生牛犊不怕虎,竟以百折不回的毅力,一鼓作气地做成了,一个奇迹产生了!
班廷博士是加拿大安大略省一个小镇上的外科医生,年轻时曾立志研究神学。不知为什么,很少有患者光顾他的诊所,所以他的时间很充裕。如果有好文笔,他完全可以写些夏洛克、福尔摩斯之类的侦探小说,可惜他没有。于是,他打算到附近的大学当钟点讲师。
在这以前,他没有认真钻研过学问,为了备课,只好多跑图书馆,对新的医学动态就只好临时抱佛脚了。一天,他站在科学新刊书架前哗哗地翻看着,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篇有关糖尿病的报道上。当时,糖尿病是不治之症,许多年轻人死于这种病。他是医生,自然很关心这方面的报道。尽管读起来有些困难,他还是坚持看完全文。他越看越兴奋,无法令自己平静下来。文章说:“至今还没有人能从狗的胰脏中抽出可以防治糖尿病的物质。但是,如果将正常狗的胰脏切去,这只狗肯定患糖尿病,所以,我认为胰脏中肯定具有可以使之不患糖尿病的物质。”文章还写道:“若将狗胰脏中分泌消化酶的总管结扎住,狗仍然不会患糖尿病。所以,这种物质不应该是消化酶。这种能防治糖尿病的物质似乎存在于胰岛内。”
班廷把这篇报道看作来自上天的启示,因为他已经在这篇报道的启发下,想出一种抽取方法,他确信自己可以成功。他想:“现在之所以没有人成功,一定是因为胰脏中的消化酶破坏了可以防治糖尿病的物质。”他的设想是:把分泌消化酶的总管结扎住,使产生消化酶的地方失去分泌功能,然后在不破坏防治糖尿病物质的前提下对胰脏进行抽取。若将抽取物给糖尿病患者注射,患者一定可以得救!
班廷立刻找到当时糖尿病研究权威、著名的多伦多大学教授麦克劳德,教授迎来了一位年轻人的到访。来人向他请求说:“我有了一个抽取防治糖尿病物质的方法,很想试试,您能接受我作为您的研究生吗?”他言辞恳切,声音略有些激动,但看上去游说并不是他的专长。在年轻人表明来意之后,麦克劳德教授并不为所动,而是婉拒了来人的请求,并说:“这件事迄今没有人成功,所以本教研室也无法接受你。”显然,麦克劳德教授对这个年轻人的资历、经验都不够信任。看到教授如此态度,年轻人难掩失落的神情,待了没多久就离开了。但是班廷却没有放弃。在此后的几个月,班廷反复拜访麦克劳德,再三恳求教授:“如果不能作为研究生进入您的研究室,那么,暑假期间是否能借我使用您的实验室?”考虑到这类研究关系到许许多多糖尿病患者的生死问题,教授终于答应了他,并给了班廷10条狗作为研究的材料,其余的材料自备。麦克劳德教授还给班廷找了一个名叫白斯特的学生做助手。为了筹集实验资金,班延变卖了自己的家产为了实现自己心中的梦想。
上天似乎十分眷顾班廷,麦克劳德的实验室设备先进、齐全,更为重要的是,助手白斯特精于化学分析,这正好弥补了班廷在这方面的不足;而班廷是一位极其出色的外科医生,他做的手术无可挑剔。这两位年轻人的合作,简直是近乎完美的珠联璧合。
1921年5月中旬,班廷和白斯特在麦氏实验室开始了实验。在开始时,麦氏也给了些指导,但不久,他就去苏格兰休假去了。实验的进行在开始时是极不顺利的,两周内,10只狗有7只在切除胰腺和结扎胰导管手术中死亡。不得已,只得自己到市上去买狗,他们的心里十分焦急。总之,几乎两个月过去了,研究进程却远不理想。共做了19只狗,因感染及手术创伤等原因死了14只。班廷在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压力下,几乎喘不过气来。他没有了工资,一切实验费用又都要自己付,实验室条件很差,湿热难耐,生活也清苦,无昼无夜地工作,食住既无定时,也无定处。交好了几年并已订婚的女友也与他告吹了。但这一切都没有动摇他对攻克胰岛素的信心。他与白斯特相互鼓励,决心再从头做起。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初秋的8月里,他们的实验获得了兴奋的结果。在10只糖尿病狗身上,共注射了75次以上的提取液,收到了降低血糖和尿糖的效果,特别是其中的两只狗,一只活了20天,一只活了70天,在反复注射提取液时,狗的状态维持得很好,提取液的治疗效力是确凿无疑的了,这使班廷和白斯特感到十分欣慰,一切过去受过的苦难都置之脑后,寻找胰岛素的前途又变得光明起来了。
当麦克劳德教授从苏格兰休假归来时,发现班廷的工作大有进展,起初还抱着怀疑的态度,但忽然态度转变了,立即动员他的有经验的助手参加到这项工作里来,特别是对于胰腺提取液的纯化,由生化学家考立普负责,作出了重大贡献。此后,他们首先对一个患有严重糖尿病的儿童治疗获得成功,以后又在几个成年糖尿病人身上治疗,也获得良好效果。这时,胰岛素对糖尿病的疗效,已经是确凿无疑了。
发现胰岛素的好消息,很快传播到全世界。班廷,这个不知名的29岁的年轻医生,现在成了创造奇迹的中心人物了。
1923年,他和麦克劳德教授一起获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
然而,班廷拒绝接受诺贝尔奖。因为他认为,白斯特在发现胰岛素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个奖项缺少了白斯特将是一个巨大的缺憾,是不公平的。但根据诺贝尔奖评奖委员会的规则,获奖名单一旦公布就不能更改。委员会派专人做班廷的思想工作,好不容易劝服他接受了奖金。随后,班廷立即把奖金分给了白斯特一半。
后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开始后,班廷积极参加军事医学问题的研究而东奔西走。1941年2月,在飞往英国途中,飞机在纽芬兰失事,班廷不幸遇难,终年49岁。他突然走了,走得太早了,抛下了这一切永远地走了!
班廷发现胰岛素的奇迹,再一次证明马克思的名言:“在科学上面是没有平坦的大路可走的,只有那在崎岖小路的攀登上不畏劳苦的人,才有希望到达光辉的顶点”。
【小题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本文结构得体、语言流畅、词藻华丽、读起来让人感动不已,深受启迪。
B.传记开头划线句子是说要重视自身能力的培养,同时善于把握机遇。
C.本文依次记述了班廷的青年经历、事业追求及成就,详略得当,人物形象突出,故事性与励志性相统一。
D.班廷拒绝接受诺贝尔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出于对帮助过他的人的坦荡、仗义和无私。
E. 作者着力表现的是班廷发现胰岛素的过程以及他的生活经历。
【小题2】班廷为什么对研究胰岛素这项工作那么投入?
【小题3】为什么说班廷的奇迹证明了马克思的名言?请结合原文谈谈你的看法。
【小题4】班廷创造了一个奇迹,从他成功的道路上看,你觉得什么因素是最重要的?请结合全文内容并联系实际,谈谈你的看法。

5.材料作文(共1题)

6.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近期,中央电视台推出“你觉得生命中最好的时光是什么”的专访:老王说,科学无止境,我每天给国家做出一点贡献,让国家有进步,这就是最好的时光;小刘说,和大家一起熬夜造机器人参加比赛,便是最好的时光;大李说,最好的时光莫过于一片寂静的林荫道,一杯咖啡,一本书,听着悦耳的鸟鸣,静静品读一下午。
这三种“时光”,你认为哪种“最好”?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800字。

6.语言表达(共1题)

7.
把下面这个长句改写成四个较短的句子,使其明白易懂,但不得改变原意。
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银川市西部贺兰山东麓的承接着鲜卑拓跋氏从北魏平城到党项西夏的拓跋氏历史的将汉族文化、佛教文化、党项族文化有机结合构成我国陵园建筑中别具一格形式的西夏王陵在中国119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中是惟一的以单一的帝王陵墓构成的景区。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选择题:(2道)

    诗歌鉴赏:(1道)

    文言文阅读:(1道)

    现代文阅读:(1道)

    材料作文:(1道)

    语言表达:(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