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陕西省西安市五校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文综)地理试题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4431

试卷类型:高考模拟
试卷考试时间:2010/4/27

1.综合题(共3题)

1.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西北地区局部地图。

材料二位于青海省和甘肃省边界上的祁连山,现代冰川众多,海拔3400米以上的高山地带终年积雪,冰雪融水对河西走廊绿洲灌溉农业有重要意义。建国以来曾进行人工融化增加融雪量,以利于农业灌溉。近40年来,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局部地区的雪线正以年均2米~6.5米的速度升高。预计。面积在2平方千米左右的小型冰川在2050年前会基本消失。
(1)分析祁连山雪线升高的原因。
(2)说明祁连山冰雪融水迅速减少对河西走廊的影响,并分析原因。
2.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低碳经济”最早见诸政府文件是在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作为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先驱和资源并不丰富的岛国,英国充分意识到了能源安全和气候变化的威胁,它正从自给自足的能源供应走向依靠进口的时代,按目前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

材料二  2007年12月26日,国务院新闻办发表《中国的能源状况与政策》白皮书,着重提出能源多元化发展,并将可再生能源发展正式列为国家能源发展战略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再提以煤炭为主。

(1)列举英国现有的主要常规能源资源种类。
(2)试从我国的能源资源条件、工业化发展趋势、科学技术水平等方面分析中国低碳经济将面临的主要挑战。
3.
阅读下列材料,分析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丝绸之路”是横跨欧亚大陆、举世闻名的国际商品贸易和文化交流之路,2000多年来为人类文明的共同繁荣做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丝绸之路”联合申遗项目已进入实施阶段,中国有48处文物点列入申遗预备名单。

材料二 “丝绸之路”路线图


(1)古“丝绸之路”属大型线性自然文化遗产,“丝绸之路”中国段沿线的著名文化景观有         
(2)指出古“丝绸之路”沿线旅游开发的主要不利条件。

2.单选题(共1题)

4.
下图为江苏省2008年前三季度苏南、苏中、苏北地区能耗增长情况对比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下列工业属于高耗能工业的是
A.核燃料加工业、热力生产和供应B.石油、电力、家具
C.冶金、化学、食品D.原油加工、印刷、造纸
【小题2】对图中苏南和苏中地区能耗同比下降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工业产品的外部需求明显减弱
②能源和基础原材料价格大幅度上升
③大幅度替换使用高效率低污染的洁净能源
④积极调整产业结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选择题(共2题)

5.

大河流域以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人类璀璨的文明。在尼罗河流域孕育的古代人类文明是(   )

6.

当前,美日拉拢一些国家极力遏制中国,这实际上是典型的冷战思维的延续。美国实施冷战政策开始于(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