蓬莱二中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地理)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4424

试卷类型:期中
试卷考试时间:2010/5/27

1.综合题(共3题)

1.
读温室效应影响图,完成下列要求。

(1)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2)据图分析温室效应将对下列地区农业产生的影响:
①北回归线附近地区:
②温带耕作区:
(3)温室效应对沿海地区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
(4)你认为能够缓解温室效应的途径有哪些?
2.
阅读下列图表,完成下列问题。(1O分)

表1   2000年中国跨省人口流动的地区构成
 
流出
省(市)
贵州
四川
湖南
江西
河南
安徽
其他
占总量比重(%)
6.1
16.1
10.6
8.6
8.3
10.6
39.7
 
流入
省(市)
福建
北京
上海
江苏
浙江
广东
其他
占总量比重(%)
5.6
5.6
7.2
5.6
8.9
35.5
31.6
 
(1)结合上图,简述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产业转移的流向特征。(2分)
(2)结合表1,说出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分析其原因。(5分)
(3)简述农村劳动力转移对迁入区社会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
3.
阅读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英国等发达国家从成年型社会向老年型社会转变用780年,而我国完成这种转变只用720年左右。

材料二:目前,全国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突破1亿,占总人口的7.7%,超过了国际公认的老龄化社会的标准。同时,城乡老龄化程度差距扩大.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突出。2005年。中国农村65岁以上人口占9.6%。高于城镇8.5%的水平。

(1)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步伐快于欧美国家的主要原因。
(2)我国农村老龄化比城市严重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农村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有何不利影响?

2.单选题(共6题)

4.
在利用下列资源时,应特别注意节约,提高资源利用率或寻找新的替代品的是
A.土地资源B.矿产资源C.生物资源D.水资源
5.
2009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是“地球需要你:团结起来应对气候变化”。 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哥本哈根召开,会议最终没有达成具有约束力的协议。据此回答1~3题。
【小题1】下列现象与全球气候变暖无关的是
A.海平面上升B.粮食减产C.物种灭绝D.火山地震
【小题2】全球变暖引起的后果有
①喜马拉雅山雪线会降低     ②温带地区粮食产量下降
③北温带耕作区向高纬度方向延伸 ④高纬度地区比原来降水更少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
【小题3】下列哪些措施可以应对气候变化
①发展低碳能源经济     ②提高植被覆盖率
③加大污染治理的力度   ④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加强国际合作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6.
下列因素中属于推动城市化发展的拉力因素是(  )
A.城市交通拥挤B.城市就业机会多
C.农村收入低,社会服务短缺D.农村剩余劳动力多
7.
我国是一个人多地少的国家,因此,协调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显得十分必要和紧迫。据此完成1~4题。
【小题1】有关一个区域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越多,环境人口容量越大B.人口数量越少,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C.资源越丰富的地区,环境人口容量越大D.地区越封闭,环境人口容量越大
【小题2】我国下列地区中,单位土地面积的环境承载力最大的是
A.青藏高原B.珠江三角洲C.新疆南部的沙漠地区D.东北平原
【小题3】有关人口与环境关系的叙述不正确是
A.人口规模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会导致环境污染严重
B.“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这一举措,有利于协调人口与环境之间的关系
C.人类发展史就是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历史
D.控制人口、保护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小题4】下图是“甲、乙两国的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国比乙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低B.甲国的经济发展水平高于乙国
C.甲国比乙国的劳动力缺乏D.乙国比甲国的出生率低
8.
下表反映了2001年~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迁出国
数量(万人/年)
迁入国
数量(万人/年)
中国
30.3
美国
110.0
墨西哥
26.7
德国
21.2
印度
22.2
加拿大
17.3
印度尼西亚
18.0
英国
13.6
菲律宾
14.4
澳大利亚
8.3
 
【小题1】关于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由人口多的国家迁往人口少的国家
B.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是世界人口迁移主要原因
C.全球迁出人口少于迁入人口
D.都是由人口增长模式传统型国家迁往现代型国家
【小题2】下列关于人口迁移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A.减轻了迁入地的就业压力
B.加重了迁出地的环境压力
C.为迁入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D.有利于缓解世界人口增长
9.
从城市的空间结构来看,工业区一般位于城市的边缘,下面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由于工业区造成的环境污染较严重,一般都要规划到城市边缘地区
B.外围地区地价较低,有利于工业使用大面积土地,降低一定的成本
C.城市边缘住宅多,有利于职工的上下班
D.城市边缘交通便利,有利于原料的输入和产品的输出

3.选择题(共3题)

10.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有教无类。”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2)?”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3),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4)’,其斯之谓与?”子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1)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2)。”曰:“礼后乎?”

子曰:“起予者商也(3),始可与言诗已矣。”曰:“赐(5)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6)。”

说出“有教无类”的真正含义。

11.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12.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子曰:“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子张问曰:“令尹子文(1)三仕为令尹,无喜色;三已(2)之,无愠色。旧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怎么理解孔子说的“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不说。”?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6道)

    选择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