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江西省会昌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二次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362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2/6/20

1.综合题(共3题)

1.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子废弃物正成为新的危险废物污染源。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电子电器产品是20世纪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会缩短,这将使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呈直线增长。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进行了工业规模的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不合理的电子废弃物处置方式会引起哪些主要危害?(4分)
(2)把有机物和金属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2分)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生产者采取哪些生产设计措施可减少电子垃圾的危害?(4分)
2.
阅读图文,回答问题:

1998年3月,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见右图)。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油层覆盖面积达3800平方千米,导致300万只海鸟死亡。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耗资6.5亿美元,但据专家估计,这其中只有10%的地区适合生物生存,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7分)
(1)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沿海工业生产和____________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2)海域遭受了石油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将被破坏,从而影响____________生存,因此, 也是目前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
(3)石油污染导致海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 ___。
(4)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事件中的清污方法,能否采取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分散的清污方法?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2002年,我国出口欧盟的蜂蜜被以“抗生素超标”为由遭到“封杀”。这一年,有关我国农产品出口受阻的多起事件不时见诸媒体。如该年初浙江舟山冻虾仁被欧洲一些公司退货并索赔;欧盟兽医委员会宣布禁止从中国进口虾、兔和家禽肉等动物源性食品;日本对从我国进口的蔬菜实行临时加严检验措施;宁波红茶因农药残留较高,2001年下半年起已被全面停止向欧盟出口,绿茶进入国外市场也举步维艰……不仅仅是农产品,我国许多行业出口都受到了绿色壁垒的困扰。请回答下列问题。(8分)
(1)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绿色贸易的实施有何益处? (4分)
(2)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作构建“绿色壁垒’’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4分)

2.单选题(共14题)

4.
利用所学知识,回答2题。
【小题1】下列最适宜作为环保辩论会辩题的是()
A.环境保护需不需要
B.农业发展中,生态破坏能否避免
C.环境污染是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D.保护环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小题2】据上题选出的辩题,反方可选下列哪些论据进行辩护()
①农业生产对耕地的需求必然要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
②生态农业可以兼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
③干旱地区发展耕作业易引起土壤盐碱化
④畜牧业发展使草场退化严重
⑤南方地区发展立体种养型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
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③④
5.
我国已经将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长期的基本国策,开展了大规模的“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水污染治理工作。目前我国正在进行“三湖”的水污染防治工程,此“三湖”是指    (    )
A.太湖、巢湖、滇池
B.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c.青海湖、洪泽湖、巢湖   
D.太湖、鄱阳湖、洪泽湖
6.
环境管理的手段有很多,如经济、法律、技术、行政和教育手段。其中,主要的手段是    (    )
A.经济和法律B.法律和行政C.法律与教育D.技术与宣传
7.
环境管理的根本目的是 ( )
A.协调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B.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和破坏
C.促进经济发展
D.解决环境问题
8.
2004年12月7日21时35分,两艘外籍万吨级集装箱船在珠江口担杆岛东北约8海里处发生碰撞,溢出燃油约450吨,造成我国最大的一次船舶碰撞溢油事故。交通部牵头全力组织清污,采用围油栏截污、向海上洒消油剂和吸油毡等来清除油污。据此回答2题:
【小题1】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①②③④
【小题2】下列对油污的处理方案中,对海洋环境影响最小的是()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9.
(题文)“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是(  )
A.“三同步”战略
B.“三统一”方针
C.三项基本环境保护政策
D.三项主要环境保护政策
10.
我国环境保护战略方针中的“三同步”是指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    )
A.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B.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进行
C.同步规划、同步预防、同步治理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11.
北京地球村、世界自然基金会、自然之友、中国民促会、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等9家民间环保组织在北京联合发起“26度空调”节能行动,呼吁在6月26日至9月6日期间,办公楼、饭店、商场等公共场所空调温度调至26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B.③④⑤
C.①③⑤D.②④⑤
【小题2】“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重要意义是(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12.
以保护人体健康,促进生态良性循环为目标而规定的环境分类标准是    (    )
A.环境质量标准B.污染物排放标准
C.环保基础标准D.环保方法标准
13.
下列有关环境规划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B.环境规划具有预测性,可以有效地把握人类行为对未来环境的改变,做到趋利避害
C.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任务
D.环境规划在现实层面上总有“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嫌疑
14.
环境管理的基本职能包括规划、协调、监督和指导(服务)四个方面。下列有关环境管理职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规划是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因素
B.协调在于减少相互脱节和相互矛盾,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共同目标
C.监督可以将环境规划和协调分工付诸行动,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D.指导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强制性职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促进其他职能的发挥
15.
环境管理的对象是    (  )
A.环境B.环境保护部门
C.污染源D.人、物、资金、信息和时空
16.
我国环境管理思想趋于成熟的体现,除了树立了大环境思想以及“强调环境管理模式”与“两个根本性转变(环境管理模式与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增长方式的转变)”结合外,还表现在    (  )
A.注重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B.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C.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
D.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
17.
读全球二氧化碳浓度变化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B.②③C.②④D.①②
【小题2】为应对全球变暖,各国政府应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3.选择题(共11题)

18.

下列事件中,导致二战爆发的因素有(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③雅尔塔会议                    ④杜鲁门主义

19.

下列事件中,导致二战爆发的因素有(   )

①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②1929年-1933年经济危机

③雅尔塔会议                    ④杜鲁门主义

20.水在实验中有重要作用,下面实验中水的作用解释错误的是(   )

A

B

C

D

仪器连接

硫的燃烧

检查气密性

准备过滤器

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2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3.

1949年“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24.下列事实能证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的事实的是(   )
25.

构建思维导图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今年是共产党成立的95周年,下面是某同学制作的有关“共产党领导下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助他完成未填写的内容。


26.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BC代表公元前)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09年,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消灭秦军,后来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后来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年-前119年,派人到达西域,加强汉与西域的关系。公元25年,参加农民起义的刘秀称帝,他就是东汉的光武帝。东汉末年,各地割据一方,军阀混战,赤壁之战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了魏。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2年孙权称王,定都建康,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战胜了封建主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争失败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掀起洋务运动。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矛盾无法调和,1861年,南方对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民族危机。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27.

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28.

万隆精神、非洲独立年、巴拿马收回运河主权等史实反映的主题是(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