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电子电器产品是20世纪增长最快的产品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与革新,电子产品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电子产品的使用寿命相应会缩短,这将使电子废弃物的数量呈直线增长。
材料二 20世纪90年代以后,在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开始研究并进行了工业规模的回收利用。电子废弃物处理的基本工艺流程大致如下图所示。

(1)不合理的电子废弃物处置方式会引起哪些主要危害?(4分)
(2)把有机物和金属分离出来的方法是 (2分)
(3)从源头控制的角度,生产者采取哪些生产设计措施可减少电子垃圾的危害?(4分)

1998年3月,装载近19万立方米原油的油轮,在美国阿拉斯加瓦尔迪兹以南的威廉王子海峡触礁(见右图)。大约4万立方米原油泄入海中。油层覆盖面积达3800平方千米,导致300万只海鸟死亡。清污工作历时6个月之久,耗资6.5亿美元,但据专家估计,这其中只有10%的地区适合生物生存,因此,原油泄漏的影响将一直持续很多年。(7分)
(1)从上述事例中可看出,沿海工业生产和____________是海洋石油污染的主要来源。
(2)海域遭受了石油污染,海洋生态环境将被破坏,从而影响____________生存,因此, 也是目前治理海洋污染的重点。
(3)石油污染导致海鸟死亡,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 ___。
(4)阿拉斯加的油轮泄漏事件中的清污方法,能否采取喷洒强效洗涤剂使石油分散的清污方法?__ 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洋流对海洋污染的影响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1)绿色壁垒产生的原因是什么?绿色贸易的实施有何益处? (4分)
(2)欧美等发达国家用作构建“绿色壁垒’’的‘‘建筑材料’’是什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发达国家的“绿色壁垒”? (4分)
2.单选题- (共14题)
【小题1】下列最适宜作为环保辩论会辩题的是()
A.环境保护需不需要 |
B.农业发展中,生态破坏能否避免 |
C.环境污染是不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产物 |
D.保护环境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 |
①农业生产对耕地的需求必然要以牺牲自然生态系统为代价
②生态农业可以兼顾农业生产和生态保护
③干旱地区发展耕作业易引起土壤盐碱化
④畜牧业发展使草场退化严重
⑤南方地区发展立体种养型林-农-牧复合生态系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①③④ |
A.太湖、巢湖、滇池
B.鄱阳湖、洞庭湖、太湖
c.青海湖、洪泽湖、巢湖
D.太湖、鄱阳湖、洪泽湖
【小题1】若泄油区内的鱼类迅速死亡,则有关鱼类死亡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油膜覆盖海面,水中异常黑暗,鱼类缺少必要的光照
②油膜覆盖水面,海水中缺氧,鱼类窒息
③海水严重污染,鱼类中毒
④石油比较黏稠,鱼类难以游动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①②③④ |
A.喷洒强效洗涤剂,使油污迅速分散 |
B.利用吸油毡、麦秆等物质吸收,集中处理 |
C.直接用燃烧法清除 |
D.播撒粉状石灰,使油污分散 |
A.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和同步发展 |
B.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同步进行 |
C.同步规划、同步预防、同步治理 |
D.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 |
【小题1】环保组织倡导发起的“26度空调”节能行动的主要作用有( )
①缓解夏季电力供应危机 ②提高能源利用效率③控制温室气体排放 ④保护臭氧层 ⑤减少酸雨危害
A.①②③ | B.③④⑤ |
C.①③⑤ | D.②④⑤ |
A.增强公民环保意识,倡导绿色消费 |
B.建立节约型社会,提高经济效益 |
C.履行国际环境保护公约 |
D.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 |
A.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B.环境规划具有预测性,可以有效地把握人类行为对未来环境的改变,做到趋利避害 |
C.协调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促进资源、能源的合理利用,是环境规划的重要任务 |
D.环境规划在现实层面上总有“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嫌疑 |
A.规划是组织开展环境保护的依据,是一个起指导作用的因素 |
B.协调在于减少相互脱节和相互矛盾,有利于保护环境的共同目标 |
C.监督可以将环境规划和协调分工付诸行动,真正得以贯彻实施 |
D.指导是环境管理的一项强制性职能,行之有效的指导可以促进其他职能的发挥 |
A.注重微观管理向宏观管理转变 |
B.末端管理向全过程管理转变 |
C.浓度控制向总量控制转变 |
D.以行政管理为主,向法制化、制度化、程序化管理转变 |

【小题1】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二氧化碳浓度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是
①人类消耗的化石燃料急剧增加 ②地震等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③森林毁坏,其面积大量减少 ④人类填海造陆面积过大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② |
A.改变能源结构,提高天然气的使用比例 |
B.遵守国际公约,控制和削减二氧化碳排放量 |
C.采用固碳技术,增加新能源污染税费 |
D.扩大耕地面积,培育新的农作物品种 |
3.选择题- (共11题)
A | B | C | D | |
实 验 内 容 | 仪器连接 | 硫的燃烧 | 检查气密性 | 准备过滤器 |
水 的 作 用 | 连接前用玻璃端蘸水,起润滑作用. | 瓶中的水起到防止实验时炸裂瓶底的作用. | 形成密闭系统,用于观察现象检查装置是否漏气. | 用胶头滴管滴少量水,让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别将下面中外历史某时期的年代标尺示意图补充完整(BC代表公元前)
材料一:从公元前230年至221年,秦王嬴政陆续灭掉六国,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公元前209年,爆发了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公元前207年,项羽以少胜多,在巨鹿消灭秦军,后来刘邦直逼咸阳,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了汉朝,定都长安。后来汉武帝在公元前138年-前119年,派人到达西域,加强汉与西域的关系。公元25年,参加农民起义的刘秀称帝,他就是东汉的光武帝。东汉末年,各地割据一方,军阀混战,赤壁之战后,公元220年曹丕废汉献帝建立了魏。第二年刘备在成都称帝。222年孙权称王,定都建康,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材料二:1840年前后,英国大机器生产已经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方式,工业革命完成。工业革命之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战胜了封建主义。英国发动侵略中国的战争。中国战争失败后,19世纪60年代。——19世纪90年掀起洋务运动。
19世纪中期,美国南北方矛盾无法调和,1861年,南方对挑起内战,南北战争爆发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阻碍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1861年亚历山大二世废除了农奴制。19世纪中期的日本面临着民族危机。明治天皇实行了一系列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选择题:(1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6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