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河南郸城一中高二上册第一次考试地理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二
试卷号:514201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10/20

1.综合题(共3题)

1.
下图为“我国甲、乙两个区域简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甲区域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主要粮食作物是
(2)与乙区域相比,甲区域建设商品粮基地的有利自然条件有
   、      
(3)针对乙地区的大气污染问题,应该采取哪些整治措施。
2.
读我国南方某河流中下游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丙工业区形成的区位条件有哪些?
(2)从阶段一到阶段二,甲地农业生产方向发生了明显的变化,请说明最可能的变化是什么,并分析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
(3)简述城市工业用地的变化趋势,并分析其主要原因。
3.
当今,“3S”(RS、GPS、GIS)技术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运用有关“3S”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GIS具有强大的查询功能,根据下图显示的查询半径,图中以北京为查询中心的地图比例尺为________。根据图中显示的经纬度可知,地图中代表呼和浩特、太原、天津、济南的字母分别是____________。

(2)城市道路建设速度越来越快,地图测绘部门为了及时更新城市道路变化信息,需要利用________技术。右图所示的交通监控与救援管理系统,快速设计出警车、救护车赶往出事地的最佳行车路线,而交通事故发生地与警车、救护车的精确位置是利用________技术获取的,根据交通事故发生地点,利用________技术。为了能对运动中的汽车精确定位,至少需要接收________颗卫星的信息。

2.单选题(共14题)

4.
荒漠化的实质是
A.林地退化B.草地退化C.耕地退化D.土地退化
5.
因水土流失严重而被称为“红色沙漠”的是
A.裸露的红壤丘陵B.我国东南部沿海沙滩
C.裸露的黄土高原D.我国西北部沙丘地区
6.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东向西植被呈现草原—荒漠草原—荒漠的变化,这主要是由
A.人类耕作方式不同造成的B.水分差异造成的
C.热量差异造成的D.地形差异造成的
【小题2】图中①地区绿洲退化严重,对这一现象形成的原因,下列推测成立的是
①人口增长迅速 ②气候变暖,蒸发量增大 ③水资源污染严重
A.②③B.①②③C.①②D.①③
7.
亚马孙河流域形成了高大密集的以乔木为主的雨林群落,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热带雨林被人们称为“地球之肺”是因为
A.深刻影响着地球大气中的碳氧平衡
B.能够吸纳和滞蓄大量降水
C.雨林是生产力最高的生物群落
D.促进全球水循环,调节全球水平衡
【小题2】雨林中土壤贫瘠的原因是
① 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
②气候高温多雨,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带走养分
③雨林植被的吸收作用强烈
④岩石风化所释放的养分不足
A.①③B.②④C.③④D.①②
8.
下图是某地区的地形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与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地区相比,图示平原地区成为商品粮基地的优势条件是
A.水热条件好B.交通发达
C.人均耕地面积广D.单位面积产量高
【小题2】我国政府下令停止开垦当地的沼泽地,主要原因是
A.土壤十分贫瘠B.为了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
C.开发的成本太高D.粮食过剩,价格下降
9.
下列关于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土流失干旱地区大于湿润地区 
B.土地次生盐碱化问题南方重于北方
C.水污染南方重于北方   
D.风沙危害北方大于南方
10.
下图为两幅中国传统的典型民居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反映当地
A.商业繁荣B.气候湿热C.聚落规模大D.水运便利
【小题2】右图所示区域
A.是蒙古族、苗族的主要聚居地
B.位于黑河—腾冲一线东南
C.位于我国地势的第三级阶梯
D.草场广阔,适合发展畜牧业
11.
2013年,《中国国家地理》杂志举办了我国民居摄影展活动,下图是读者拍摄的我国两个地区的民居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蒙古包所在区域的环境人口容量较小
B.蒙古包是当地牧民永久居住的住所
C.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雨耐水性差
D.丽江民居比蒙古包的防风保暖性好
【小题2】解决右图民居所在地区居民生活能源问题的最合理措施是
A.建造沼气池B.营造薪炭林
C.割草拾柴D.建风力发电站
12.
太湖平原气候温和湿润,水网稠密,土壤肥沃,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基地和三大桑蚕基地之一,素以“鱼米之乡”而闻名。吐鲁番盆地在自然条件和人文景观方面,有许多特征在我国乃至全世界都堪称独特,因而引起旅游者的强烈兴趣,该地所产长绒棉、瓜果品质优良,其中哈密瓜、葡萄驰名中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两地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
A.太湖平原气象灾害多发,吐鲁番盆地过于干燥
B.太湖平原土地租金过高,吐鲁番盆地距离市场过远
C.太湖平原土壤贫瘠,吐鲁番盆地土壤矿物质缺乏
D.太湖平原土地减少,吐鲁番盆地劳动力不足
【小题2】两地农业的发展方向是
A.太湖平原突出农业技术的投入,吐鲁番盆地保持自然农业模式
B.太湖平原改水田为旱地,吐鲁番盆地注重灌溉农业的发展
C.太湖平原注重发展外向型农业,吐鲁番盆地立足于干旱农业
D.太湖平原和吐鲁番盆地都以农耕业为主
13.
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具有明显的阶段性。读华北平原地区人类活动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在采取和狩猎阶段,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在(   )
A.沿海海运发达地带B.矿产资源丰富地带
C.山麓和丘陵地带D.平坦肥沃的平原地带
【小题2】在农业社会阶段,人类活动的主要方式是(   )
A.栽培作物和驯化家畜B.从事传统工业和商品贸易
C.从事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D.采集和狩猎
【小题3】在工业社会阶段,下列地区可能不会成为人类活动主要集中分布区的是(   )
A.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有利自然条件空间紧密结合的地区
B.大江大河源头、三角,水热条件组合好的地区
C.位于沿海或海岛,可以充分利用港口优势的地区
D.矿产资源的数量、质量及其组合状况优越的地区
14.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地区土地利用状况的变化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该地从阶段Ⅰ到阶段Ⅲ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区域出现了城市化现象
B.河流径流量减小
C.农业生产产值下降
D.城市人口数量增大,乡村人口数量减小
【小题2】影响该地阶段Ⅲ到阶段Ⅳ农业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是
①政策 ②交通运输 ③劳动力 ④市场
A.②③B.①②C.③④D.①④
15.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13年7月22日7时45分在甘肃省定西市岷县、漳县交界处(北纬34.5°,东经104.2°)发生6.6级地震,震源深度20千米。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准确地定位地震的震中(北纬34.5°,东经104.2°)主要用到的技术是
A.飞机拍摄B.GISC.RSD.GPS
【小题2】“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自行研制的全球卫星定位与通信系统,将来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有短报文通信能力。“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在抗震救灾中发挥的主要作用有
①提供灾区的影像    ②统计灾区的经济损失③确定救灾人员的位置④进行短报文通信
A.③④B.①②C.①③D.②③
【小题3】甘肃此后又发生了多次余震,余震会引发滑坡、泥石流灾害,只有对余震进行实时监测,才能第一时间实施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小灾区损失。在监测由余震导致的滑坡、泥石流灾害时要用到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全球定位系统B.卫星通信技术C.遥感技术D.地理信息系统
16.

【小题1】近年来,安徽省巢湖水环境恶化严重,夏季巢湖沿岸易出现较大面积蓝藻集聚,湖水被染成绿色。要及时获取湖面蓝藻的分布及变化情况,最快捷的途径是
A.实地考察B.RS技术C.GPS技术D.GIS技术
【小题2】遥感影像能够被判读的基础是
A.不同地物的颜色不同B.不同地物的体积不同
C.不同地物的位置不同D.不同地物反射的电磁波不同
17.
构想中的数字中国将建立一个完整的国家公用信息网。它集成了国家经济信息网、国土资源信息网、长江流域监控网等网络的信息,并将促进这些系统的综合利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数字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
A.数字地球将有关地球上每一点的信息,按地球坐标加以整理,然后构成一个全球的信息模型
B.数字地球就是指因特网
C.数字地球的核心就是用数字化手段来处理地球上自然方面的问题
D.数字地球就是指信息高速公路
【小题2】下列不属于数字中国服务领域的工作的是
A.通缉罪犯B.设计时装
C.了解长江流域的水土流失情况D.了解股票行情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1

    7星难题:0

    8星难题:4

    9星难题: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