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5题)
1.
读“80年代下半期我国务工经商流动人口”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大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1)从图中可以看出,人口迁入数量比较大的地区是 、 和 。这三个地区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 。
(2)新疆吸引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
(3)四川省人口大量外迁对当地产生的积极影响是
。
2.
下图表示两类不同经济发展水平国家的人口年龄构成示意图,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1)图中E所反映的人口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针对B国的人口问题,应采取的人口政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四国中,与E国人口问题一样突出的是:
A.印度 | B.埃塞俄比亚 | C.法国 | D.俄罗斯 |
3.
下图是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1)若图示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市主导风向是_______。
(2)除考虑风向外,该市工业布局的主要特点还有________。
(3)该市规划在A处建一大型钢铁厂,其考虑的主要区位条件有_____。
(4)A,B,C,D四地中,最有可能发展为商业中心的是_____地。
(5)A,B,C,D四地中,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原因是_____。
4.
阅读有关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下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下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 见下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请描述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并且据图说明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前,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受严格的户籍制度影响,江苏省城市人口的增长主要来源于自然增长,城乡之间的人口流动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下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二 1978年实施改革开放政策以来,江苏省成为我国经济增长最快、最具活力的省区之一。20世纪80年代苏南地区的乡镇企业迅猛发展,被誉为“苏南模式”。 下图表示这一时期江苏省城市化进程。

材料三 见下图

(1)改革开放以前,江苏省城市化发展的总趋势是怎样的?改革开放以后,江苏省城市化发展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请描述江苏省小城镇空间分布的特点并且据图说明苏南和苏北地区城市化发展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
(3)江苏省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对地理环境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4)在江苏省城市化过程中,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减轻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5.
读下面世界某区域农业生产地域类型及气温降水图,完成下列要求: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_ , 该国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1)B、C两图中与A图中甲地气候类型相匹配的是_______________图,这种气候的成因是_______________。
2)简要分析乙地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
3)简要说明乙地农业生产的特点。
4)甲地农业生产的最大障碍是__________ , 该国解决的主要措施是_______________
2.单选题- (共12题)
7.
读下图“中心商务区内部结构中零售业的空间分布图”,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小题2】在图中“角落部位”租金曲线低的原因最可能是

【小题1】对图示含义解释正确的是
A.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低 |
B.距市中心越近,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高 |
C.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低,零售业专门化程度越高 |
D.距市中心越远,租金越高,商品档次越低 |
A.地域狭窄,不适合零售业用地 |
B.交通通达度较高,适合作为商务机构的办公楼 |
C.交通便捷程度较差,无法吸引大量人流,对零售业无吸引力 |
D.交通通达度较好,租金较高,各零售业均付不起高昂租金 |
9.
读下面的人口再生产类型转变示意图,回答各题

【小题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小题2】下列国家中,人口再生产类型处于图中(2)阶段的是
【小题3】图中表现有老龄化趋向的阶段是

【小题1】现阶段我国人口再生产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A.(1)→(2) | B.(2)→(3) |
C.(3)→(4) | D.(4)→(5) |
A.尼日利亚 | B.韩国 | C.古巴 | D.澳大利亚 |
A.(1) | B.(2) | C.(4) | D.(5) |
10.
下图为“甲城市人口增长率曲线图”和“乙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曲线图”。读图完成以下问题。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小题2】如果乙地区人口数量的变化只受自然增长率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1】甲城市人口呈现正增长的开始时期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③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B.②时人口数量达最大值 |
C.①时人口数量比③时多 | D.④时人口数量比⑤时少 |
11.
清代华北大旱,赤地千里,河北及山东的饥民大批出山海关,移民至东北。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小题2】当华北人口大批移民东北时,东北人口金字塔最可能接近于下图中的 ( )
【小题3】本世纪初中国的人口数量(用a表示)、中国的合理人口容量(用b表示)、中国的环境人口容量(用c表示)三者的关系,正确的是 ( )
【小题1】清代,华北饥民大批“闯关东”,主要原因之一是东北地区( )
A.制造业高度发达 | B.有大量可开垦的土地 |
C.大量征兵抗战 | D.畜牧业水平高 |
A.![]() | B.![]() | C.![]() | D.![]() |
A.a<b<c | B.c<b<a | C.b<a<c | D.a<c<b |
12.
下图是“某城市建设前后水量平衡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小题2】城市建设后地面径流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3】有利于保护和改善北京城市环境的主要措施是( )


【小题1】城市建设导致了当地( )
A.地下水位上升 | B.地面径流汇集速度减慢 |
C.蒸发量增加 | D.汛期洪峰流量加大 |
A.生活用水量增加 | B.植被覆盖率增加 |
C.降水下渗量减少 | D.城市热岛效应 |
A.市中心规划建设高级公寓 |
B.广建大型游乐场 |
C.大力发展高级轿车 |
D.加快环行道路建设 |
13.
读我国某城市平面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 )
【小题2】下图中,正确表示①④间地租水平变化曲线的是( )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中,最有必要建卫生防护带的地方是( )
A.①地 | B.②地 | C.③地 | D.④地 |
A.![]() | B.![]() |
C.![]() | D.![]() |
14.
下图是某城镇用地布局规划方案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小题2】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小题3】【小题4】适合布局在防护带内的是( )

【小题1】【小题2】该方案突出优点是规划中的( )
A.居住区紧靠旧城、临近铁路 | B.居住区环境好、建筑工程量小 |
C.工业区靠近水源、铁路交通方便 | D.工业区地势平坦、位于主导风下风向 |
A.停车场、日用品仓库 | B.幼儿园、日用品仓库 |
C.幼儿园、医院 | D.医院、停车场 |
15.
下图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市数量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2】读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
A.城市数量增多,规模不断扩大 |
B.从城市构成上看,仍以中小城市为主 |
C.我国城市化水平总体上已经与发达国家持平 |
D.城市化水平上断上升,与我国快速发展的经济有关系 |
A.等级越高的城市,数目越少 |
B.等级越高的城市,服务范围越小 |
C.职能越低的城市,数目越少 |
D.城市数目越少,该等级的城市相互间距离越近 |
16.
读“北美(美国和加拿大)小麦和玉米主要产区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小题2】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不具有的条件是( )
【小题3】该农业地域类型具有的特点是(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小题1】北美小麦和玉米集中产区的农业地域类型是( )
A.季风水田农业 | B.商品谷物农业 | C.混合农业 | D.自给农业 |
A.国际市场广阔 | B.交通便利 |
C.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 | D.技术装备好 |
①机械化程度高 ②商品率很高 ③主要分布在发展中国家
④集中在大城市周围 ⑤耗费能源多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⑤ | D.③④⑤ |
17.
读我国某地农业结构调整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属于图A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小题2】在图B中的①、②、③、④处布局大棚蔬菜、有机茶、花卉和饲料作物,下列安排合理的是:
【小题3】该地农业结构发生变化的原因不可能是:


【小题1】下列属于图A所示的农业地域类型特点的是:
A.机械化水平高 | B.商品率高 |
C.科技水平高 | D.单位面积产量高,但商品率低 |
A.①大棚蔬菜②有机茶③饲料作物④花卉 |
B.①有机茶②花卉③大棚蔬菜④饲料作物 |
C.①饲料作物②大棚蔬菜③有机茶④花卉 |
D.①花卉②饲料作物③有机茶④大棚蔬菜 |
A.区域内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B.交通的发展 |
C.科技水平的提高 | D.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 |
3.选择题- (共4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5道)
单选题:(12道)
选择题:(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