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8题)
1.
图甲示意“福建省1960~2005年平均台风降水量分布”,图乙示意“福建省台风降水年总量的变化”。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3)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1)据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建省台风降水量的时空分布特点。
(2)说明福建沿海地区台风灾害严重的原因及其防御措施。
(3)台风是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试说明你的看法。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它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 000 mm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
(1)结合材料,说出西海固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有哪些?
(3)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西海固地区曾一度陷入“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滥垦土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贫穷加剧”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材料 西海固,史称“苦瘠甲天下”的地方。它地处黄土高原,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是西吉、海原、固原等七个国家级贫困县的统称。该地区位于黄土高原向北部风沙区的过渡地带,包括六盘山区和黄土丘陵区,地表以黄土丘陵为主,地形破碎,沟壑纵横,干旱少雨,大部分地区年降水量在200~400 mm之间,且季节分配不均,年际变化大,蒸发量却在1 000 mm以上,植被匮乏,森林覆盖率不到9%。
(1)结合材料,说出西海固所在的黄土高原地区的自然灾害有哪些。
(2)黄土高原成为自然灾害多发区的原因有哪些?
(3)由于长期的过度开发,西海固地区曾一度陷入“人口膨胀—粮食短缺—滥垦土地—植被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贫穷加剧”的恶性循环之中。为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生活水平,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
3.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2005年11月26日08时49分38.6秒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震中位置:29.7°N,115.7°E。
(1)南昌在本次地震中损失较小,其原因可能是( )。
(2)简述地震现象在我国的分布。
(3)江西不属于地震多发区,那么此次九江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假设杭州市有一批救灾物资要经铁路运往九江,经过的铁路线依次有哪些?
(5)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正在九江市中一辆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你将会采取怎样的避震措施?
材料:2005年11月26日08时49分38.6秒在江西九江、瑞昌间发生5.7级地震,震中位置:29.7°N,115.7°E。
(1)南昌在本次地震中损失较小,其原因可能是( )。
A.预警系统完善,市民的潜在意识较强 |
B.距离震中较远,影响不大 |
C.预先得到预报,人员及时撤离 |
D.建筑质量较好,抗震能力较强 |
(3)江西不属于地震多发区,那么此次九江发生地震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假设杭州市有一批救灾物资要经铁路运往九江,经过的铁路线依次有哪些?
(5)假设地震发生时你正在九江市中一辆行驶的公共汽车上,你将会采取怎样的避震措施?
4.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2007年6月,洞庭湖沿岸暴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仅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在20天内就消灭东方田鼠达90吨。据估计,洞庭湖区共有20亿只东方田鼠。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主要“生物杀手”之一。
材料二:如图所示,一村民正在察看被田鼠毁坏的庄稼。

(1)阅读材料二并依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鼠害的主要表现。
(2)洞庭湖区此次鼠害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试提出防治该区鼠害的合理化建议。
材料一:2007年6月,洞庭湖沿岸暴发了近20年来最严重的鼠患。仅湖南省益阳市大通湖区在20天内就消灭东方田鼠达90吨。据估计,洞庭湖区共有20亿只东方田鼠。东方田鼠是洞庭湖区主要“生物杀手”之一。
材料二:如图所示,一村民正在察看被田鼠毁坏的庄稼。

(1)阅读材料二并依据所学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鼠害的主要表现。
(2)洞庭湖区此次鼠害的形成与哪些因素有关?
(3)试提出防治该区鼠害的合理化建议。
5.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山东省历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中实直线表示年降水变化趋势)

材料二: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米)。
(1)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和黄河山东段的径流变化趋势。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试分析山东干旱威胁加剧的主要原因。
(3)针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材料一:山东省历年降水距平百分率。(图中实直线表示年降水变化趋势)

材料二:黄河水文站不同时段径流量(亿米)。
站名 | 时间 | 1951~ 2004年 | 1970~ 2004年 | 1980~ 2004年 | 1987~ 2004年 |
济南 | 全年 | 384.0 | 300.0 | 281.0 | 217.0 |
3~6月 | 76.1 | 54.1 | 50.9 | 47.4 | |
7~10月 | 231.0 | 179.0 | 169.0 | 118.0 | |
11月至次年2月 | 76.6 | 66.6 | 60.3 | 50.9 | |
东营 | 全年 | 368.0 | 276.0 | 252.0 | 183.0 |
3~6月 | 66.6 | 40.3 | 34.4 | 29.8 | |
7~10月 | 22.6 | 171.0 | 160.0 | 106.0 | |
11月至次年2月 | 75.2 | 64.6 | 57.5 | 46.0 | |
|
(1)依据材料一、二,简要说明山东省年降水量变化趋势和黄河山东段的径流变化趋势。
(2)结合材料及相关知识,试分析山东干旱威胁加剧的主要原因。
(3)针对山东干旱加剧的状况,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有效措施?
6.
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2)东西两坡在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3)图中水井处已出现的问题是 。
若继续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4)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图中西侧的森林将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

(1)在同一次地震中东、西两坡相比,造成的经济损失较大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2)东西两坡在暴雨时容易造成水土流失的是 坡,原因是什么?
(3)图中水井处已出现的问题是 。
若继续发展下去,造成的后果是什么?
(4)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图中西侧的森林将被砍伐,这将会引起地下水、河水怎样的变化?
7.
结合材料,回答问题。(20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10分)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10分)
材料一 2012年2月20日,我国首部地面沉降防治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复。在我国《地质灾害防治条例》中,地面沉降被定义为“缓变性地质灾害”,目前全国遭受地面沉降灾害的城市超过50个,华北地区尤为严重,累计损失高达三千多亿元。
材料二 下图为华北某城市附近地面沉降量等值线分布图(单位:mm)。

(1)指出图示地区地面沉降幅度的分布特点,并简析其主要成因。(10分)
(2)针对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除了加强宣传和监测处,你还能为该地区的地面沉降防治工作提出哪些合理的建议?(10分)
8.
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截至2008年8月4日的初步统计,安徽滁河流域的特大洪灾致使安徽9个市38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256万余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72亿元。
材料二:2010年7月8日以来,安庆、池州、黄山、芜湖、六安、宣城、马鞍山、铜陵、巢湖、滁州、合肥、亳州等市部分地区先后因降雨引发洪涝灾情。截至2010年7月15日,全省62个县(市、区)受灾人口444.7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3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4万公顷,倒塌民房8 173间,损坏2.2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96亿元。累计受涝面积29.1万公顷。损毁水利工程1.05万处,损失约4.83亿元。
(1)结合材料一分析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些危害?
(2)分析淮河流域内旱灾频繁的原因。
(3)历史上淮河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建议?
(4)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成为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育林”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材料一:截至2008年8月4日的初步统计,安徽滁河流域的特大洪灾致使安徽9个市38个县(市、区)受灾,受灾人口256万余人,因灾直接经济损失达23.72亿元。
材料二:2010年7月8日以来,安庆、池州、黄山、芜湖、六安、宣城、马鞍山、铜陵、巢湖、滁州、合肥、亳州等市部分地区先后因降雨引发洪涝灾情。截至2010年7月15日,全省62个县(市、区)受灾人口444.74万人,紧急转移安置9.31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30.4万公顷,倒塌民房8 173间,损坏2.28万间,直接经济损失20.96亿元。累计受涝面积29.1万公顷。损毁水利工程1.05万处,损失约4.83亿元。
(1)结合材料一分析洪涝灾害主要有哪些危害?
(2)分析淮河流域内旱灾频繁的原因。
(3)历史上淮河出现过多次洪涝灾害,你对防治淮河洪水有什么建议?
(4)淮河下游的洪泽湖由于泥沙淤积,已成为“地上湖”,成为淮河防洪的重要地段之一。根据河流的补给形式,分析淮河流域“退田还湖”“封山育林”等措施在防洪上的重要作用。
2.选择题- (共3题)
3.单选题- (共10题)
12.
下图为1969—2004年我国东部H省洪灾面积和洪涝灾害的复杂度指数变化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小题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小题2】造成H省洪涝灾害的主要原因,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小题1】1990年以来,H省洪涝灾害变化的趋势是
A.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
B.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减小 |
C.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减少,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
D.平均受灾面积持续增加,复杂度指数趋于增大 |
A.降水强度大 | B.冰川消融快 |
C.湖泊面积广 | D.植被覆盖好 |
13.
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各种灾害每年都会给我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中气象灾害带来的损失最大,且发生最为频繁。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一般情况下,下列灾害天气与主要出现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小题2】下列关于旱灾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3】下列四个地形区中,受寒潮影响最小的是( )。
【小题1】一般情况下,下列灾害天气与主要出现地区连线正确的是( )。
A.暴雪——内蒙古 |
B.沙尘暴——四川盆地 |
C.持续高温——青藏高原 |
D.春旱——松嫩平原北部 |
A.在我国旱灾一年四季都可发生 |
B.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南地区春旱较为常见 |
C.青藏高原的伏旱严重 |
D.旱灾严重时往往造成农作物大量减产甚至颗粒无收 |
A.青藏高原 | B.黄土高原 |
C.江汉平原 | D.太湖平原 |
14.
近年来赤潮在我国时有发生,当赤潮发生时,海水中的某些微小浮游生物大量繁殖,使水体呈现红、紫等颜色,并对生物造成危害。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2】在下列水域中最容易发生赤潮的是( )。
【小题1】下列关于赤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赤潮是水体富营养化的结果 |
B.广泛使用与排放含磷洗涤剂是发生赤潮的主要原因之一 |
C.在封闭的海湾更容易发生赤潮 |
D.赤潮的发生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自然现象 |
A.渤海海峡 |
B.莱州湾 |
C.长江口 |
D.珠江口 |
15.
据了解,2011年7月3日,四川的映秀、耿达地区连降暴雨,多处地段出现泥石流。位于该段的耿达电站附近发生泥石流,约两万方泥石流冲入渔子溪河,阻塞河道三分之二,造成耿达电站水位上涨。电厂有职工、施工单位人员共计221人被困。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小题2】下图为泥石流多发区域,灾后重建居民点,最安全的选址是( )。

【小题1】泥石流的发生会导致河谷堵塞形成堰塞湖,下列四幅等高线地形图中最容易形成堰塞湖的是( )。
A.![]() | B.![]() | C.![]() | D.![]()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6.
下图是“沿某段纬线地下震源深度及频度分布示意图”。图中P点以西为大陆,PQ为海洋,QR为岛屿,R点以东为海洋。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
【小题2】下列关于该岛屿受地震影响产生的破坏程度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小题1】图示地区位于哪两个板块交界处?( )
A.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
B.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 |
C.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 |
D.南极洲板块与太平洋板块 |
A.岛屿东侧大于西侧 |
B.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b |
C.同样震级,震源a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d |
D.同样震级,震源d造成的破坏程度大于c |
17.
2012年6月8日开始,江西全省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出现特大暴雨,部分河流发生超警戒洪水。6月11日,江西省遂川县衙前镇农民正在开展生产自救清理水稻秧苗和恢复农田(下图),最大限度地减少洪灾损失。根据材料完成各题。

【小题1】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是( )。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小题2】同学们进行互救演习时,把落水人救上岸的常见方式有( )。
①抛救生圈、救生衣 ②划船去救人 ③游泳去救人 ④做人工呼吸

【小题1】我国南方为洪灾多发区,平时应做好防洪准备,主要包括的三个方面是( )。
①关注汛期天气预报 ②暴雨季节不去山区郊游或探险
③学习并具备游泳、划船等技能 ④准备逃生物资 ⑤训练爬高能力、快跑能力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③④⑤ |
①抛救生圈、救生衣 ②划船去救人 ③游泳去救人 ④做人工呼吸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19.
我国是地质灾害发生频率较高的国家。虽然地质灾害危害很大,但人类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减轻灾害的损失。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小题2】泥石流经常发生在下列哪个地区?( )
【小题1】下列与我国地质灾害发生无关的因素是( )。
A.我国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地区,地质作用强烈 |
B.我国位于季风气候区,降水较多 |
C.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抵御地质灾害的能力不足 |
D.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且植被覆盖率较低 |
A.黄河河口三角洲 |
B.内蒙古高原 |
C.云贵高原 |
D.天山北麓 |
20.
近年来,大地震频繁发生,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然而,目前地震预防与预报仍是世界性难题。据此完成各题。
【小题1】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
【小题2】下列我国省区中,属于地震重点预防区的是( )。
【小题3】在下列选项中,可以利用全球定位系统监测的是( )。
【小题1】地震多发生在板块的消亡边界。在下列板块中,与相邻板块形成消亡边界最多的是( )。
A.南极洲板块 |
B.美洲板块 |
C.非洲板块 |
D.亚欧板块 |
A.湖南、内蒙古 |
B.内蒙古、云南 |
C.台湾、云南 |
D.台湾、湖南 |
A.山体位移 | B.地震震级 |
C.震源深度 | D.地震烈度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8道)
选择题:(3道)
单选题:(10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