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届山东省德州市跃华学校高三12月月考地理试卷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4094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3/2/26

1.综合题(共2题)

1.
(26分)充分认识区域地理特征,因地制宜开发区域优势资源,发展经济,保护生态,有利于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图1为世界某区域等高线示意图,图2为径流量变化曲线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6分)
(2)某地理野外考察组发现B处古代聚落遗址及建筑,试从聚落安全、农业区位因素两方面分析其古代聚落选址的位置特点及其理由。(6分)
(3)说出A、C附近河流流域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向并分析其自然原因。(14分)
2.
阅读材料及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甲图中有效风能的分布特点,并分析江苏省开发利用风能的主要原因。
乙图中的玛曲湿地是维系黄河生态安全的天然屏障,黄河流过玛曲后平均年径流量由137亿立方米增加到164亿立方米,被称为“黄河蓄水池”。有专家指出:若这个“屏障”被破坏,刘家峡水库每10年就得清淤一次。
(2)简述玛曲湿地面积减少对黄河A段产生的主要影响。
(3)说明甘肃省河西走廊发展工业的有利条件。

2.选择题(共5题)

3.在一密闭的2L容器中装有4mol SO2和2mol O2,在一定条件下开始反应2SO2(g)+O2(g)2SO3(g).2min末测得容器中有1.6mol SO2,请计算:
4.有X、Y两种元素,原子序数≤20,X的原子半径小于Y,且X、Y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选项中m、n均为正整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5.下列表示物质的图或式正确的是(   )
6.下列表示物质的图或式正确的是(   )
7.下列表示物质的图或式正确的是(   )

3.单选题(共3题)

8.
2011年国家统计局关于农民工监测报告显示:“在流动格局上,农民工开始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引起上述现象最主要的原因是()
A.我国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B.我国大型资源调配工程建设加快
C.我国农业政策的调整D.中西部地区耕地资源开发加速
9.
据美国《每日邮报》2009年9月1日报道,最新卫星照片显示,北极在人类历史上首次成为一个岛屿。结合下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要监测北极冰川面积的变化,应运用的主要技术手段为 (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小题2】要想动态显示北极冰川面积近30年的变化状况,并预测其变化趋势,需要应用的技术手段为(  )
A.遥感技术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数字地球
10.
工业化率是工业增加值占全部生产总值的比重,城市化率为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下图是中国和日本的工业化率与城市化率变化曲线。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①——日本工业化率B.②——中国工业化率
C.③——日本城市化率D.④——中国城市化率
【小题2】关于中、日两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
A.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一直快于日本
B.日本工业生产总值呈现下降趋势
C.中国的工业化与城市化相适应
D.日本工业化水平高于中国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选择题:(5道)

    单选题:(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