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1.
某沿海地区工业化、城镇化过程快速推进,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根据所给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料:见下图。

1. 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2. 1999年以后,该地区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资料:见下图。

1. 1998年以后,该地区酸雨出现频率的变化趋势是 。
2. 1999年以后,该地区潮发生次数明显增多,其主要原因有 (填正确项字母)。
A.潮汐与洋流作用加剧 |
B.海水养殖业发展迅速 |
C.热带气旋活动频繁 |
D.生活污水排放增多 |
E.工业废水大量排放
3.该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 。其产生的原因是 。
4.防治该地区水体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2.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根据图中的甲乙两地实际情况,拟定了两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农牧交界处的生态环境问题”和“三江湿地对自然环境的影响”。根据课题组成员收集到的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分属我国两大自然区,形成这两大自然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2)乙地区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3)甲地区的牧场退化严重,为保护牧场可采取的措施有 。

(1)甲、乙两地分属我国两大自然区,形成这两大自然区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
(2)乙地区湿地面积发生显著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这种变化可能带来的不利影响有 。
(3)甲地区的牧场退化严重,为保护牧场可采取的措施有 。
2.单选题- (共5题)
3.
政府加强执法力度,遏制对环境的危害,说明了( )
A.经济手段和技术手段是环境管理最重要的手段 |
B.立法是环境管理的主要手段 |
C.政府是环境管理的对象 |
D.国家和政府可以利用法律和行政干预强制性地约束政府、企业和个人的作为 |
4.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2】该环境问题对该地区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

【小题1】图中所示反映了我国某地区的环境问题。该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是( )
A.矿物燃料的大量燃烧 | B.不合理的灌溉 |
C.过度开采地下水 | D.过度樵采和滥垦滥牧 |
A.影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安全 |
B.影响京广铁路线等重要交通线路的安全 |
C.提高了河流的泄洪能力,使得可利用的水资源减少 |
D.该地的降水增加形成涝灾 |
6.
有关环境管理对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个人影响环境的行为是生产全过程中的污染物排放 |
B.对企业具体的管理内容是严格限制企业和事业单位污染物的不合理排放,审查区域发展和政策的环境影响评价 |
C.政府具有双重身份 |
D.环境管理的对象只包括个人和企业 |
7.
为了解决自然资源紧张问题,一要“开源”,二要“节流”。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小题2】下列做法属于“节流”的是 ( )
【小题3】对非可再生的资源来说,“开源”的最好办法是 ( )
【小题1】海水淡化可以扩大淡水来源,目前世界上做得最好的国家是 ( )
A.中国 | B.美国 |
C.埃及 | D.沙特阿拉伯 |
A.在丘陵地区修筑梯田 |
B.植树造林,退耕还草 |
C.矿产开采中采大弃小,采富弃贫 |
D.农业生产中应用滴灌、喷灌技术 |
A.限制利用 |
B.实现综合利用,寻找替代能源 |
C.禁止开采 |
D.加快勘探开发,扩大开采量 |
3.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4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