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1.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期是______。
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______(选择填空)。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1)图中所示经济发展水平与环境污染程度都较低的时期是______。
AC时段经济发展与环境的关系是______,CB时段二者的关系是_______。
经济不断增长,环境污染程度较低的理想年代,应是图中所示的_____(时段)。
(2)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有______(选择填空)。
A.核工业 B.耕作农业 C.钢铁工业 D.电子工业
(3)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________(选择填空)。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A.①②⑤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②③⑤
(4)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意的是________(选择填空)。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C.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D.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2.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8分)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172平方千米,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793平方千米,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读材料一,说出该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并结合材料说出其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发展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说出该生产模式取得了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材料一:我国某地区绝大部分地区海拔在4000米以上。该地区农用地几乎全部为牧草地,1985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11172平方千米,分为4、5、6三个等级,分别占可利用草地总数的9.26%、52.13%和38.61%;1997年可利用草地面积约为10793平方千米,4级优质牧草地已经消失,5级、6级草地分别占当年可利用草地总面积的48.3%和51.7%。
材料二:青海省过去的经济模式是挖矿、卖原料,把初级产品输入到东部地区进行加工盐湖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还含有钾、镁、锂、硼等资源。
(1)读材料一,说出该地区在畜牧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是__________并结合材料说出其具体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针对该地区的主要环境问题,简述其发展畜牧业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2)根据下图及所学知识,说出该生产模式取得了哪些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

3.
循环经济是新世纪国际社会推进可持续发展的实践模式。读我国某地产业链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的好处主要有
(2) 该生产模式说明在工业发展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获得了效益和 效益双赢。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推行 ,以实现循环经济。
(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1)在世界其他地区,生产木糖醇的原料主要是林木,在我国则主要使用玉米芯。与世界其他地区相比,我国用玉米芯作原料提取木糖醇的好处主要有
(2) 该生产模式说明在工业发展中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 ,获得了效益和 效益双赢。在农业结构的调整中,我国应推行 ,以实现循环经济。
(3)我国提出走节约型发展道路的直接原因是( )
①自然资源种类多,总量大,类型齐全
②资源利用率低,存在资源的相对短缺
③人口基数过大,新增人口数量仍较多
④以生物多样性减少为特征的生态破坏加剧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单选题- (共18题)
8.
发展绿色食品,避免“白色污染”,增强环境意识,是保护环境、提高人类生存质量的重要措施。通常所说的“白色污染”是指( )
A.冶炼厂的白色烟尘 | B.石灰窑的白色粉尘 |
C.聚乙烯等白色塑料垃圾 | D.白色建筑废料 |
9.
近期研制出利用玉米叶片加工、编织购物袋的技术,这种购物袋易分解且物美价廉,以该种购物袋替代目前广泛使用的同类产品,对环境保护的直接作用是( )
A.减轻大气污染 | B.减轻“白色污染” |
C.促进生物多样性 | D.减轻酸雨危害 |
10.
关于二氧化碳长期过度排放造成严重后果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温带一些耕作业发达的地区将退化成草原 | B.南极洲平均海拔将增加 |
C.加拿大农牧业区将扩大 | D.上海、加尔各答等沿海城市将面临灾难 |
12.
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 |
B.农业革命以后,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 |
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 |
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 |
13.
下列做法符合生态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 )
A.通过经济发展创造一个富足的社会环境 |
B.提高福利待遇、完善养老保险体系 |
C.通过技术措施提高资源的利用率 |
D.大量使用农药、化肥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
14.
关于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与自然的对抗性减弱 |
B.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有了科学的萌芽 |
C.环境对人类的制约作用较强,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微弱 |
D.大规模的耕作、灌溉和放牧使生态系统日趋复杂和稳定 |
16.
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 )
①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 ②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应该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③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①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 ②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应该与子孙后代共享资源和环境 ③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④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都可以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政策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19.
以下主张和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A.可持续发展就是要实现经济持续增长 | B.发达国家应当停止过度消费 |
C.发展中国家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也要重视环境保护 | D.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保护全球环境中具有相同的责任和义务 |
20.
下列关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中,正确的是 …( )
A.甲同学家乡,河网密布,必须限制种植业、畜牧业的发展 |
B.乙同学家乡,乡镇企业发展迅速,应该积极鼓励农民弃田务工 |
C.丙同学家乡,矿产资源储量锐减,资源型产业是经济发展方向 |
D.丁同学家乡,荒漠化问题严重,经济发展须与生态保护相协调 |
3.选择题- (共5题)
23.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2日召开,实施《___ ___》,是实现稳定增长和提质增级切需要,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
24.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2日召开,实施《___ ___》,是实现稳定增长和提质增级切需要,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
25.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7月2日召开,实施《___ ___》,是实现稳定增长和提质增级切需要,是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战略选择,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战略举措。( )
4.多选题- (共1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18道)
选择题:(5道)
多选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1
5星难题:0
6星难题:3
7星难题:0
8星难题:3
9星难题: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