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地理一轮复习精品习题 能源资源的开——以我国山西省为例

适用年级:高三
试卷号:513850

试卷类型:专题练习
试卷考试时间:2018/8/30

1.综合题(共2题)

1.
依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1959年在现大庆境内发现了世界级特大油田。1960年石油部组织全国37个厂矿、院校人员及退伍官兵近5万人,自带几十万吨设备在此展开了石油大会战。1963年12月全国人大宣布:我国需要的石油过去绝大部分依靠进口,现在已经可以基本自给了。
材料二 大庆主要城镇示意图(图甲)、大庆采油区分布示意图(图乙)。

甲  乙
材料三 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城市转型的历程,其举措如下表:

(1)结合材料一、二,简述建设大庆石油工业基地的有利区位条件。
(2)读材料二,指出大庆市辖区城区的分布特点及成因。
(3)结合材料三,概括大庆通过资源城市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
2.
读材料,回答下题。
通过政府的大力扶持,1998年德国成为世界第一风电生产大国,是全球风能利用最成功的国家。
简述德国发展风电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

2.单选题(共5题)

3.
能源是2014年APEC《北京宣言》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下图为中国部分地区有效风功率密度分布图(有效风功率密度可表示风能资源的大小)。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  )
A. 甲地受地形影响,为风能低值区
B. 乙地受极地东风影响,为风能高值区
C. 风能资源主要分布在季风区
D. 风能最佳利用季节是夏季和秋季
【小题2】与火力发电相比,风能发电具有的特点是(  )
A. 技术要求低,便于推广     B. 连续性强,发电量稳定
C. 能量分散,设备占地广     D. 清洁环保,建设成本低
4.

   下图是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开发利用示意图和山西煤炭外运线路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依赖本地的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水能B.天然气C.钢铁D.铝土矿
【小题2】山西省煤炭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 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价值 
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 ④根本解决了交通运输的压力
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小题3】下列关于山西煤炭外运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通过甲线运出的煤炭只能保证京津唐地区的能源需求
B.乙、丙铁路线分别是运煤铁路焦日线、神黄线
C.建坑口电站变输煤为输电从根本上解决了外运压力
D.形成了以铁路运输为主,公路运输为辅的外运路网体系
5.
20世纪50年代,已是工业制成品主要出口国的荷兰发现大量石油和天然气,政府将石油、天然气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出口剧增,经济立现繁荣,却也埋下隐患,其他工业遭到削弱。20世纪80年代初期,天然气资源开始趋向枯竭,荷兰政府不得不面对出口下滑、收入下降、失业人口陡升的困境。国际上把这种资源产业短期繁荣后留下的后遗症,称为“荷兰病”。据此完成下题。
由于石油资源趋近枯竭,大庆开始了资源型城市转型的历程,下列措施中符合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是(  )
①利用区县优势,建设特色化中小城镇 ②利用技术积累,发展石油装备等制造业 ③组织城市人口向农村疏散,发展农业 ④向我国西部油气资源丰富的地区搬迁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6.
读“某市有色金属工业产业链结构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有色金属工业属于(  )
A.动力导向型工业B.原料导向型工业
C.劳动力导向型工业D.技术导向型工业
【小题2】图中(  )
A.矿山有铜、铁、锌矿石开采
B.铜精矿的产业链最长
C.铁精矿实现了回收利用
D.井下填充物都为废矿石
【小题3】图中“井下填充”解决的主要问题是(  )
①井下冒水 ②井下塌方 ③地面沉降 ④侵占土地
A.①③B.②④C.①②D.③④
7.
  玉门位于河西走廊,有“世界风口”之称。曾是我国开发最早的石油产区,目前新能源产业已成为玉门市的支柱产业。图甲为甘肃西部地区卫星图,图乙为玉门某风力发电厂的景观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图甲

图乙
【小题1】玉门地区成为“世界风口”的重要原因是(  )
A.属于干旱地区,多大风天气
B.地处狭长的地形,风速增大
C.离冬季风源地近,风力强劲
D.位于沙漠腹地,风力变化小
【小题2】玉门开发风能(  )
A.投资大,对外输电成本较高
B.可充分利用原有的工业基础
C.能带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会进一步增大生态环境压力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