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辽宁省沈阳二中高一6月考地理试卷(带解析)

适用年级:高一
试卷号:513790

试卷类型:月考
试卷考试时间:2016/7/11

1.综合题(共2题)

1.
下图分别反映“苏南某城镇主要工业产值比重构成”和“外来劳动力在各产业中的比重”,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该镇的支柱性产业是 、家用电器。这些工业在该镇出口企业中占主体,其主要的竞争优势有哪些?
(2)该镇能吸引大量外来劳动力,主要原因有哪些?
(3)该镇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途径是发展 生产,该途径的好处有哪些?
2.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简述新西兰对外联系的交通运输方式及其原因。

2.单选题(共14题)

3.
由于大气、水和土壤等环境污染,食品安全问题受到广泛的关注,绿色消费已成为时尚。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以下做法与绿色消费不相符的是
A.废品回收利用B.完善质检体系
C.使用无汞电池D.产品多层包装
【小题2】为避免蔬菜和水果受到各种污染,并保护生态环境,生产中可采取的有效措施是
①采用无土栽培(水培法)②使用绿肥等有机肥 ③使用高效化肥
④使用农药防治虫害 ⑤采用生物技术防治虫害
A.①②③B.①②⑤
C.②③④D.③④⑤
【小题3】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我国正在加快发展绿色食品。绿色食品要求
①产品的原料必须是绿色植物 ②产品原料的产地符合环境质量标准
③产品原料的生产过程符合生产技术标准④产品的加工、包装和储运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4.

   通过天然作用或人工活动能再生更新,从而为人类反复利用的自然资源叫可再生资源。可再生资源的反复利用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下图为北京市某种可再生资源利用后经人工处理再次利用的比例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种资源是
A.森林资源B.水资源C.耕地资源D.煤炭资源
【小题2】近些年该种资源再次利用比例持续升高,主要原因是
A.该资源逐渐减少B.人口自然增长迅速
C.科技水平提高D.生态建设加强
5.

   南斯拉夫的萨瓦河畔有一个农场,一进农场门,映入眼帘的是面积不大的耕地,荡漾着碧波的鱼池,令人悦目的森林,牛羊成群的牧场,以及各种各样的加工厂,它们相辅相成,互为利用。农田为牲畜提供饲料,牲畜为农田提供肥料,森林保持水土,河池润泽草木……。

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上述农场的农业发展模式是(  )
A.能量密集型农业B.生态农业
C.立体农业D.传统的自然农业
【小题2】解决该农场居民生活燃料的最理想措施是(  )
A.从场外购进煤炭或石油
B.砍伐森林或利用秸秆做燃料
C.建立火力发电厂
D.利用牲畜粪便、作物秸秆和植物枯枝落叶等制取沼气
6.
下图是太湖平原某城市空间结构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①、②、③、④四地中,工业布局相对较合理的是( )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②④
【小题2】该城市计划将长途汽车客运总站搬迁至⑥地,其主要原因是(  )
A.减轻当地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B.加强铁路与公路的联运,旅客集散便捷
C.缓解铁路交通运输压力
D.城市边缘地租低,大幅度降低运营成本
7.
某特大城市一专营多种高档商品的大型商厦,位于远离商业中心的城郊地带,经营却获得了成功。从区位因素看,主要是由于 (  )
①地价便宜②人流量大③接近货源地④道路通达性好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④
8.
读甲、乙、丙三地农业商品率、畜牧业比重、种植业比重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甲地可能位于
A.墨累-达令盆地B.西欧平原
C.成都平原D.潘帕斯草原
【小题2】关于乙、丙两地农业地域类型的说法正确的是
A.乙为季风水田农业B.乙为游牧业
C.丙为混合农业D.丙为大牧场放牧业
9.
(2014苏锡常镇二模)下图为“世界各地区粮食进出口状况示意图”(图中圆的大小表示数量多少),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世界粮食进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地域类型是
A.商品谷物农业B.乳畜业C.水稻种植业D.大牧场放牧业
【小题2】图中粮食进口量居第三位地区农业生产的限制性自然因素是
A.热量B.水源C.资金D.劳动力
【小题3】图中粮食出口量居首位地区的主要农业生产特征是
A.生产规模大、机械化水平高B.精耕细作、单产高,生产规模小
C.面向城市市场、商品化、集约化D.农业生产比较灵活、对市场的适应性强
10.
下图是某年我国家具行业出口构成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图中省份发展家具生产的共同条件是
A.气候优越、水源充足B.原料丰富、地租较低
C.靠近市场、交通便利D.劳动力廉价、技术先进
【小题2】广东家具m口到新加坡采用的主要交通运输方式及其特点是    (    )
A.航空运输、速度快效率高B.海洋运输、运费低运量大
C.公路远输、机动灵活装卸方便D.铁路运输、受自然条件影响小
11.
葡萄酒用新鲜葡萄或葡萄汁酿造而成,近年来,我国葡萄酒产量及消费量快速增长,下图为“我国某地区葡萄酒产业链结构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据图中材料分析,影响葡萄酒产业布局最主要的一组区位因素是
A.原料、劳动力 B.原料、市场
C.技术、市场D.交通、能源
【小题2】对该地区经济及葡萄酒产业特点的描述,正确的是
A.以工业为主,产业部门单一
B.葡萄酒产量决定了第三产业的比重
C.以葡萄种植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大
D.产业结构体现了可持续发展观念
12.
20世纪80年代,广州首条高架桥— —小北高架出世,此后,为缓解日益递增的车流量,减少堵塞,一条又一条的高架桥如雨后春笋般横空出世,织造了一张蔚为壮观的高架路桥网。如今广州的高架桥长度近50千米,让市民感慨“广州能起高架的地方都架起了”。下图为“广州市某高架桥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市修建高架桥的最主要目的是改善
A.交通状况B.居民生活C.城市环境D.城市结构
【小题2】进入2000年后,广州新建的高架桥少了,取而代之的是对高架桥的种种批评之声,高架桥陷入了反思的年代。导致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①高架桥占地广,成本高 ②高架桥速度慢、安全性差
③沿线居民饱受噪声干扰 ④城市景观遭到割裂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3.
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将深刻影响
A.聚落空间形态B.农业地域类型
C.矿产分布D.人口自然增长率
14.
2013年12月7日,新疆首条沙漠高速公路全线通车。下图是该高速公路中的某沙漠路段。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该沙漠高速公路竣工的重要意义有
A.有利于保护沿线地区的草原植被
B.有利于改善当地野生动物的生存环境
C.不利于加快当地矿产资源的开发
D.有利于推动沿线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
【小题2】下图中的景观在新疆容易见到的有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15.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能体现环境污染程度与经济发展水平的相互关系,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结合所学知识,关于上图的叙述正确的是
A.环境污染问题不需要治理,随着时间的推移环境问题会自己扭转
B.经济增长速度越快,排放废弃物总量就越多,环境问题就越突出
C.技术水平的提高是出现环境污染程度拐点的重要途径
D.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突出的唯一原因就是经济水平落后
【小题2】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水平于新技术革命后开始降低,其原因是
①增加了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速度迅速减慢 ⑤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A.①②⑤B.①②③C.②③④D.②③⑤
16.
近年来,我国的海洋渔获量大幅度下降,且捕上来的多是鱼子鱼孙等小鱼,请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产生此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厄尔尼诺现象的产生导致气候异常B.石油污染的结果
C.修筑人工岛和海港等设施D.过量捕捞,使渔业资源严重衰退
【小题2】对此我国政府采取的主要对策是( )
A.对部分海域实行季节性“休渔”B.改革渔具,加密渔网渔眼
C.推进海洋农牧化生产D.控制各种污染物的排放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14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