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2题)
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结果。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变化的原因。
(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2.单选题- (共43题)

【小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人口增长模式符合欧洲发达国家现状的是(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A.鼓励生育 | B.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
C.以税养老 | D.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

A.北方地区比南方地区高 | B.直辖市比省级行政中心高 |
C.珠江三角洲比四川盆地高 | D.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高 |

【小题1】从图中判断,影响该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最可能是( )。
A.人口老龄化 | B.婚姻家庭 |
C.政治因素 | D.经济因素 |
A.甲、乙 | B.甲、丙 | C.乙、丙 | D.乙、丁 |
2013年11月,我国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图示为我国2003-2012年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及自然增长率变化图。
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2003-2012年我国人口增长状况是
A.出生率大幅上升 |
B.自然增长率总体呈下降趋势 |
C.死亡率持续下降 |
D.人口总数不断减少 |
A.人口迁移数量减少 |
B.老年人口比例下降 |
C.人口进入高增长阶段 |
D.环境人口容量增加 |
“人口红利期”是指随着生育率的下降和总人口中劳动适龄人口比重的上升,形成了一个劳动力资源相对丰富、人口抚养负担相对较轻的时期。读“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比例随时间变化图(含预测)”,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在人口红利期( )
A. 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总量减少 B. 15~64岁劳动力人口比重持续上升
C. 0~14岁青少年人口数量减少 D. 2010年前后人口抚养负担最轻
【小题2】我国要想适度延长人口红利期,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①全面实施一对夫妻可生育两个孩子的计划生育政策 ②完善养老保障体制 ③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 ④促进国内人口迁移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④

【小题1】下列有关两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中国与美国10岁儿童的迁移量相当 |
B.中国人口迁移率峰值比美国早与农村早婚有关 |
C.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的方向是自南部向东北部迁移 |
D.美国老年人口迁移率较高主要因为和子女团聚 |
①加大医疗、卫生事业建设②鼓励生育二胎③加大城市幼儿园、中小学建设④加强户籍管理,限制农民工进城⑤关心照顾老人,建立社会保障体系⑥加强技能培训,增加就业岗位
A.①②③ | B.①④⑤ | C.①③⑥ | D.②④⑥ |

【小题1】关于我国2005~2050年人口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青壮年人口比重上升,给我国劳动力导向型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
B.少年人口比重增加,我国人口增长速度将有所加快 |
C.老年人口比重增加,需要加大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 |
D.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会促进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
①自然因素 ②生产力发展 ③社会观念 ④宗教信仰 ⑤国家政策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下表资料摘自联合国于2001年发布的预测报告,反映了2001—2050年世界移民趋势。
迁出国 | 数量(万人/年) | 迁入国 | 数量(万人/年) |
中国 | 30.3 | 美国 | 110.0 |
墨西哥 | 26.7 | 德国 | 21.1 |
印度 | 22.2 | 加拿大 | 17.3 |
印度尼西亚 | 18.0 | 英国 | 13.6 |
菲律宾 | 14.4 | 澳大利亚 | 8.3 |
据此回答下列小题。
【小题1】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趋向是 ( )
A.从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迁移 | B.从北半球向南半球迁移 |
C.从西半球向东半球迁移 | D.从内陆国家向沿海国家迁移 |
A.更高的社会地位 | B.更多的休闲时间 |
C.更高的收入 | D.更优越的自然环境 |
根据广州市政府的统计,2017年末,广州市常住人口为1449.84万人,预计到2020年末常住人口控制在1500万内,这“1500万”是让广州人“活得舒服”的指标。读广东省部分地区人口分布图和广东省人口年龄结构及变化条形图。
完成下列问题。
【小题1】广州提出的“1500万”被称为“临界点”,“1500万”是指 ( )
A.环境人口容量 | B.人口合理容量 |
C.环境承载力 | D.土地承载力 |
A.挖掘资源潜力,积极扩大生产规模 | B.鼓励生育,解决老龄化问题 |
C.建立公平社会秩序,提高生活质量 | D.鼓励移民,弥补劳动力不足 |

【小题1】影响甲、乙两国人口增长模式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
A.社会经济水平 | B.教育水平 |
C.历史条件 | D.自然条件 |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
环境人口容量是指一个地区或一个国家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1850年,清朝的人口为4.3亿。当时的学者汪士铎惊呼:“人多之害,山顶已植黍稷,江中已有洲田,川中已辟老林,苗洞已开深菁,犹不足养。”而今天的中国,不但养活了13亿人,人们的生活水平比那个时代还提高了许多。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小题1】以上材料表明,影响环境人口容量的重要因素是( )
A.地区对外开放程度 |
B.人口的生活与文化消费水平 |
C.科技发展水平 |
D.蕴藏的资源数量 |

A.甲—资源量 | B.乙—开放程度 |
C.甲—消费水平 | D.乙—人口受教育水平 |
读世界人口容量测算表(部分)。
气候区 | 合理人口容量(亿) | 合理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 |
热带雨林气候 | 28.00 | 200 |
亚热带季风气候 | 9.30 | 100 |
地中海气候 | 2.25 | 90 |
温带海洋性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 | 7.33 | 30 |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表中所列合理人口容量和合理人口密度的测算主要考虑的是
A.社会因素 | B.自然因素 | C.经济因素 | D.技术因素 |
A.亚热带季风气候 | B.地中海气候 | C.温带季风气候 | D.热带雨林气候 |
A.在迁入地,缓解了当地的人地矛盾 |
B.在迁出地,有利于加强当地与外界的各种联系 |
C.在迁入地,经济得到发展,同时产生一定环境问题 |
D.在迁入地,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压力 |
读反映人与环境关系的三种模式图,回答下列各题。
A.环境承载力是指生态系统对人口的承载能力 |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环境人口容量在不断地加大 |
C.人类可以局部地改造环境,从而可使人口数量超越环境人口容量 |
D.生态环境的平衡是人类生存的前提和人类改造自然的基础 |
A.ⅠⅡⅢ | B.ⅡⅠⅢ | C.ⅢⅡⅠ | D.ⅠⅢⅡ |
下表是非洲和欧洲某年人口增长的相关数据。读表,完成下列各题。
大洲 | 人口出生 率/% | 人口死亡 率/% | 人口自然 增长率/% |
非洲 | 4.0 | 1.4 | 2.6 |
欧洲 | 1.0 | 1.2 | -0.2 |
【小题1】非洲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原始型 | B.传统型 | C.现代型 | D.不能确定 |
A.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水平较高 | B.人们的生育意愿较高 |
C.资源贫乏,人口合理容量最高 | D.人们的离婚率较低 |

【小题1】图示时期该省(市)人口总数最多的年份是( )
A.2006年 | B.2010年 |
C.2012年 | D.2014年 |
A.城镇房价增长快 | B.经济水平持续下降 | C.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 D.产业升级和转移 |

【小题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①男性人口多于女性人口 ②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③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④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①缓和了该市就业紧张局面 ②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③增加了该市的被抚养人口 ④加大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小题1】四国中,人口增长模式与其他三国不同的是( )
A.中国 | B.老挝 |
C.韩国 | D.俄罗斯 |
A.计划生育,控制人口增长 |
B.鼓励提前退休,减小就业压力 |
C.鼓励生育,接纳海外移民 |
D.鼓励移民国外,减小环境压力 |
据日本《朝日新闻》报道,日本政府在2014年6月首次明确设定了“50年后维持人口1亿人的人口目标。下表为日本人口统计及未来人口推测表。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A.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社会负担减轻
B.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社会负担减轻
C.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增加 社会负担加重
D. 劳动年龄人口不断减少 社会负担加重
【小题2】日本最突出的人口问题是
①人口老龄化 ②人口少子化 ③低死亡率 ④人口数量急剧下降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④

【小题1】该城市2017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 B.105.6万 | C.97.3万 | D.85.4万 |
A.土地资源 | B.市政 | C.教育 | D.劳动就业 |
A.土地资源 | B.生物资源 | C.淡水资源 | D.矿产资源 |
目前欧洲人口出生率进一步下降,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差距进一步缩小,自然增长率很低,有些国家甚至出现人口零增长或负增长。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欧洲人口死亡率较高的原因是A.严重的环境污染 | B.医疗卫生水平下降 |
C.人口年龄结构为老年型 | D.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
A.人口增长过快 | B.人口数量过多 |
C.0~14岁的少年儿童比重过大 | D.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 |
下图表示我国东南沿海某省2000年2005年、2010年各年龄段人口数量统计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代表2000、2005、2010年的折线依次是
A.①、②、③ | B.②、①、③ | C.①、③、② | D.③、②、① |
A.人口老龄化明显 | B.劳动力不足 |
C.儿童比重不断上升 | D.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A.粤、豫、黔、沪 | B.豫、粤、黔、沪 |
C.粤、豫、沪、黔 | D.豫、粤、沪、黔 |

【小题1】我国各省份去外地打工主选地有所不同,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内蒙古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 | B.陕西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北京 |
C.河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广东 | D.湖北外出打工主选地为上海 |
A.经济因素、社会文化因素 | B.政治因素、环境因素 |
C.经济因素、政治因素 | D.社会文化因素、其他因素 |

【小题1】若此图表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最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丁美洲 | B.从亚洲迁往拉美 |
C.从非洲迁往西亚 | D.从欧洲迁往亚洲 |
A.减轻了乙地的就业压力 |
B.加重了甲地的环境压力 |
C.为乙地提供劳动力,促进经济发展 |
D.对甲地人们生活观念的更新没有帮助 |

【小题1】只考虑自然增长,江西省人口变化的特征是 ( )
A.Ⅰ阶段人口增长变慢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M拐点出现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D.从M到Y期间,人口数量一直减少 |
A.老年人口比重会明显上升 |
B.城市就业压力增大 |
C.社会职业构成发生变化 |
D.男女性别比变大 |
A.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自然条件恶劣 |
B.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只在于经济发展落后 |
C.西北地区环境人口容量小,原因有自然条件因素,也有社会经济因素 |
D.西北地区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都不好,因此它的人口合理容量会永远很小 |
A.目前劳动力严重不足 |
B.能够大大加速我国城市化的进程 |
C.缓解人口老龄化,有利于提高老年人的养老保障水平 |
D.有利于增加我国自然资源的数量 |
读世界人口增长过程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世界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770—1950年 |
B.世界人口增长最快的时期是1950年以后 |
C.世界人口增长与生产力的发展无关 |
D.世界人口增长的快慢取决于自然条件的优劣 |
A.各阶段人口的增长主要是由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所决定,与其他因素无关 |
B.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除受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外,也与国家的人口政策有关 |
C.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世界各国的人口政策 |
D.人口增长趋势的变化受自然条件的影响较大 |
①SO2、NO2排放 ②CO2排放 ③水土流失 ④酸雨 ⑤化石燃料大量燃烧 ⑥森林遭破坏
A.①③④ | B.②⑤⑥ | C.④⑤⑥ | D.①②④ |
3.选择题- (共6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2道)
单选题:(43道)
选择题:(6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1
9星难题: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