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4题)
1.
(2)读材料一,属于2010年人口金字塔的是_______。该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__________。
(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老龄化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
2010年11月1日零时,我国进行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此次普查的主要目的是查清十年来我国人口在数量、结构、分布和居住环境等方面的变化情况,为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科学准确的统计信息支持。读有关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1950年、1980年、2010年、2050年(预计)人口金字塔结构图。
材料二 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10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97亿,超过60岁的老年人为1.776亿,约占
总人口的13.26%,城乡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不断上升,城市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49.7%,农村老年空巢家庭已达到38.3%,家庭养老功能不断弱化。未来五年将是人口老龄化加速发展期,将呈现老龄化、高龄化、空巢化加速发展的新特征。
(1)人口普查不能弄清( )A.人口数量 | B.人口年龄结构 |
C.人口死亡率 | D.人口性别结构 |
(3)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人口老龄化会产生哪些社会问题?
2.
阅读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王晓洁 刘崇智)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3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有2 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有802.7万人。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有200.1万人,占9.5%;15~59岁人口有1 621.8万人,占76.6%;60岁及以上人口有292.9万人.占1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4.5万人。
材料二北京近半数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有1 032.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48.8%,比201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均比2010年降0.5个百分点。

(1)读图1—19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
(2)分析北京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_______。
材料一新华网北京1月23日电(王晓洁 刘崇智) 北京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北京调查总队23日联合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末,北京市常住人口有2 114.8万人,其中常住外来人口有802.7万人。从北京市常住人口的年龄构成看,0—14岁人口有200.1万人,占9.5%;15~59岁人口有1 621.8万人,占76.6%;60岁及以上人口有292.9万人.占13.9%,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有194.5万人。
材料二北京近半数的常住人口集中在城市功能拓展区,有1 032.2万人,占全市人口比重为48.8%,比2010年提高了0.1个百分点。首都功能核心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常住人口占全市人口比重均比2010年降0.5个百分点。

(1)读图1—19概述北京外来人口的变化特点__________。
(2)分析北京吸引外来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_______。
3.
结合以下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30年南京将形成“中心城一新市区一新城一重点新市镇—一般镇”的层次相对完备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下表为南京市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结构表。

材料二 南京新一轮区划调整已开始,下图为南京市局部示意图。

(1)划分南京城镇规模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与南京主城区相比,板桥新城服务范围________ (填“大”或“小”),服务功能________ (填“多”或“少”)。
(2)近年来,主城区化学工业外迁,主要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分析城市数目与城市等级的关系________。
材料一 2030年南京将形成“中心城一新市区一新城一重点新市镇—一般镇”的层次相对完备的城镇体系规模结构。下表为南京市城镇体系人口规模结构表。

材料二 南京新一轮区划调整已开始,下图为南京市局部示意图。

(1)划分南京城镇规模的主要指标是________。与南京主城区相比,板桥新城服务范围________ (填“大”或“小”),服务功能________ (填“多”或“少”)。
(2)近年来,主城区化学工业外迁,主要考虑的是________、________。
(3)根据材料一分析城市数目与城市等级的关系________。
4.
下图为“某城市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
(3)图中E、F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________, 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发展的原因。

(1)若图中工业区布局合理,则该地主导风向最有可能是________。
(2)简要说明该城市工业区分布的位置特征。
(3)图中E、F两地适合发展商业区的是________, A、B、C、D四地最适宜建高级住宅区的是________,并说明高级住宅区在该地发展的原因。
2.单选题- (共13题)
5.

【小题1】“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小题2】分析“长期趋势曲线”可知,气候变化对西伯利亚地区的影响有
下图为“1993~2003年西伯利亚(即亚洲北部)沙果特湿地上空(1千米高度)空气样中CO2含量的变化观测统计图”。
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小题1】“观测数据曲线”出现明显的季节性波动,其形成原因主要有
A.冬季人们大量燃煤取暖,排放CO2多 | B.冬季生物呼吸作用弱,呼出CO2少 |
C.冬季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固定CO2多 | D.夏季人类活动强度大,排放CO2多 |
A.可以大面积种植热带作物 | B.森林带分布范围向南扩展 |
C.高山上林带上限位置下降 | D.北部海岸线位置向南退缩 |
6.
【小题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 )
【小题2】缓解我国“婚姻贫困”的主要途径是 ( )
“婚姻贫困”是我国在强制性计划生育政策、低生育率及传统生育思想等影响下产生的性别比例失衡现象。据预测,到2020年,我国可婚男性将过剩2400万,贫困地区该问题会更加突出。
据此完成下题。【小题1】我国“婚姻贫困”的原因不包括 ( )
A.生育率较低 | B.区域间经济水平差异 |
C.年龄结构失衡 | D.“养儿防老”的思想 |
A.限制城乡人口流动 | B.适度调整生育政策 |
C.严控城市人口增长 | D.加强胎儿性别选择 |
7.
图示意某城市20世纪80年代和90 年代平均人口年变化率,当前该城市中人口约1300万。据此完成题。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小题1】20世纪90年代和80年代相比,该城市()
A. 总人口增长速度加快 B. 总人口减少
C. 人口自然增长率降低 D. 人口净迁入量减少
【小题2】该城市所在的国家可能是()
A. 美国 B. 日本 C. 俄罗斯 D. 德国
8.
人口现住地与出生地之间的分离,被称为终身迁移人口。下图为“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抽样数据)图”。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小题1】武汉市终身人口迁移主要来自( )
【小题2】安徽、河南两省迁往武汉市终身迁移人口数量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

【小题1】武汉市终身人口迁移主要来自( )
A.西南地区 | B.华东地区 |
C.北方地区 | D.周边省区 |
A.经济发展程度差异 |
B.地域开放程度差异 |
C.人口迁出数量差异 |
D.与沿海发达地区远近差异 |
9.
人口迁移有着各种各样的原因,对社会、经济、生态、文化产生一定的影响。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小题2】一般而言,有组织的大规模移民过程中,需要考虑的主要因素是迁入区的
【小题3】20世纪60年代末,一批京津沪知识青年来到北大荒。在生产生活过程中,与当地黑土文化发生交流与融入的地域文化是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小题1】在以下人口迁移的事例中,由生态问题引发的是
①三峡库区移民前往东部沿海
②宁夏西部农民迁出干旱地区
③东部知识青年迁入西部边疆
④陕西南部农民搬离多灾山区
A.①② | B.①③ |
C.③④ | D.②④ |
A.人口密度 | B.人口容量 |
C.人口构成 | D.人口素质 |
①华南妈祖文化
②江南水乡文化
③华北平原文化
④荒漠绿洲文化
A.①③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10.
下图为1950-2010年世界及亚洲、欧洲、北美洲人口变化过程。根据相关知识,图完成题。

【小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小题2】图中代表北美洲的是

【小题1】有关世界人口变化过程的表述,正确的是
A.1950-2010年人口死亡率大于人口出生率 |
B.1950-1970年人口死亡率下降幅度最小 |
C.1990-201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基本不变 |
D.1950-1970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上升 |
A.① | B.② | C.③ | D.④ |
11.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 )
【小题2】B点之后曲线发生了明显的改变,最可能的原因是 ( )

【小题1】表示人口合理容量的是 ( )
A.A处![]() | B.B处 | C.C处 | D.D处 |
A.人口减少 | B.科技进步![]() | C.劳动力增加![]() | D.政策改变 |
12.
2013年11月12日,第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下图是我国某省从建国初期至今后的人口自然增长轨迹示意图,其中Ⅲ阶段为预测段。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小题2】该省实施单独二胎政策以后,十年内不会对以下各项中产生明显影响的是

【小题1】关于图中人口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A.I阶段人口数量大于Ⅱ阶段人口数量 |
B.Ⅱ阶段会出现劳动力严重短缺 |
C.②和③拐点的出现主要是受政策因素影响 |
D.Ⅲ阶段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问题 |
A.人口老龄化速度 | B.劳动力的规模 |
C.婴幼儿用品消费市场及相关产业 | D.医疗教育等公共资源 |
13.
读某城市2017年人口容量木桶效应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该城市2017年的人口容量为( )
【小题2】图中制约该城市人口容量最根本的因素是( )

【小题1】该城市2017年的人口容量为( )
A.351万 | B.105.6万 | C.97.3万 | D.85.4万 |
A.土地资源 | B.市政 | C.教育 | D.劳动就业 |
14.
读下表(数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依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小题2】北京市环境人口容量( )

【小题1】依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天津市年净增人口数最低 | B.吉林省的人口死亡率最高 |
C.湖南省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 | D.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口密度最高 |
A.小于现有的总人口数 | B.首要影响因素是科技水平 |
C.与人口合理容量相同 | D.与地区开放程度呈正相关 |
15.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小题2】从我国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判断,三种生育率方案( )

【小题1】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人口性别比 | B.老年人口比重 |
C.青壮年人口比重 | D.少儿人口比重 |
A.a方案较合理 | B.b方案较合理 |
C.c方案较合理 | D.均不合理 |
16.
红绿灯的时间分配主要是路口交通流量的大小、各种车辆车道行车的比例、行车时的路面状况等因素决定的。人流量很大的地方,红绿灯时间的设置还要充分考虑到车让人。下表为某城区甲、乙、丙、丁四个路口的红绿灯时间长度统计表,下图为“甲路口主要交通示意图”。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丙地最有可能位于 ( )
【小题2】通过图文分析可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


【小题1】丙地最有可能位于 ( )
A.中心商务区 | B.工业区 | C.居住区 | D.行政区 |
A.在城区交通联系上,107国道比城市干道更重要 |
B.在交叉路口遵循的是行人让车的原则 |
C.107国道与城区交通相互干扰,通达率低 |
D.107国道应当长久保持从城区通过 |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4道)
单选题:(13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