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判断题- (共4题)
2.综合题- (共2题)
5.
读下列三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图中所示划分反映出区域的 性。右图所示结构反映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
(2)左图中A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该生态问题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外,还可以引发 (自然灾害)。
(3)请参考右图,根据左图中C区域特征,判断下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① ,② ,③ 。

(1)左图中字母 所示区域位于西北地区,图中所示划分反映出区域的 性。右图所示结构反映区域内部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区域的 性。
(2)左图中A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B地区目前最突出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该生态问题除引起生态环境恶化、土壤肥力下降、河流含沙量增大外,还可以引发 (自然灾害)。
(3)请参考右图,根据左图中C区域特征,判断下图中数字所表示的含义。

① ,② ,③ 。
6.
目前,东部地区已发展成为以第二、三产业为主的经济发达地区,我国三大经济圈正经历着从“速度东部”到“效率东部”的新跨越。下图为我国三大经济圈略图,读图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 。
(2)珠三角经济圈中的东莞市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该市聚集了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对该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观点: ,理由: 。

(1)我国三大经济圈吸引外资的共同优势区位条件是 、 、 。
(2)珠三角经济圈中的东莞市称为“中国制造业之都”。该市聚集了大量的出口加工企业。对该市未来的人口发展趋势你有何观点,并说明自己的理由。
观点: ,理由: 。
3.单选题- (共5题)
7.
读我国南方部分环境问题分布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小题2】影响全球气候变暖,并直接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一类环境问题是

【小题1】代表水土流失、酸雨危害、森林锐减、水体污染的图例依次是
A.甲、乙、丙、丁 | B.乙、甲、丙、丁 |
C.丙、甲、丁、乙 | D.丁、丙、乙、甲 |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8.
下图为“珠江流域图”,据图回答下列各题。

【小题1】对西江干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小题2】西江上游地区重点发展了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其主要区位优势是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小题3】近年来,该河流三角洲地区水资源短缺问题日渐突出。其原因与下列现象基本无关的是

【小题1】对西江干流水文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是
A.流量大 |
B.汛期长 |
C.有结冰期 |
D.含沙量小 |
①有色金属原料丰富 ②廉价水电 ③经济发达,工业基础好 ④科技发达 ⑤廉价水运
A.①②⑤ | B.①③④ | C.②③⑤ | D.③④⑤ |
A.人口增加,工农业生产规模大,需水量大增 | B.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浪费严重 |
C.水体污染严重,许多水体水质下降 | D.气候变得干旱,降水减少 |
9.
读中国民居图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左图中的竹楼式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小题2】右图中的民居具有“春洼、夏岗、秋平、冬阳”的迁徙习惯,对其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
①春洼——地势低的地方可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往往水源充足,牧草返青早
②夏岗——高山草原地区夏季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
③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
④冬阳——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

【小题1】左图中的竹楼式民居建筑特色反映的自然环境是
A.火热干旱的沙漠 | B.终年严寒的地区 |
C.热而多雨的气候 | D.地势高峻的高原 |
①春洼——地势低的地方可避开风沙,且牧场融雪早,往往水源充足,牧草返青早
②夏岗——高山草原地区夏季凉爽,牧草生长旺盛,蚊蝇少
③秋平——气候适宜,山腰、山麓、河流两岸的平地牧草很丰富
④冬阳——暖和,有利于牲畜过冬
A.① | B.②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10.
下图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图”,图中上半部是弋射图,两个射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小题1】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小题2】下列四种生产方式或有关生产的叙述,同人地关系演变的四个阶段(崇拜自然,改造自然,征服自然,谋求人地协调)顺序相对应的是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小题1】下列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A.征服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
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 |
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 |
D.寻求人地协调 |
①轮作,间种,生态种养 ②人口增加,生产以粮为纲
③驯养野兽,种植禾谷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 B.①④③② | C.③④②① | D.③②④① |
11.
读“三种工业化、城市化模式图”,完成下面小题。

【小题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小题2】20世纪80年代初,影响珠江三角洲工业化、城市化的主导因素是( )

【小题1】下列地区中,其发展模式与①相符的是( )
A.美国“硅谷” | B.德国鲁尔区 |
C.意大利新工业区 | D.中国长江三角洲 |
A.侨乡 | B.政策 |
C.交通 | D.劳动力 |
4.选择题- (共2题)
试卷分析
-
【1】题量占比
判断题:(4道)
综合题:(2道)
单选题:(5道)
选择题:(2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2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