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综合题- (共3题)
材料一 下表为2010年我国跨省人口流动地区构成情况和我国流动人口城乡结构表。
材料二 下图为“某年我国重点地区流动人口性别年龄金字塔图”。
(2)分析人口大量流动给流入地区带来的影响。

(1)图中A、B、C、D、E五个城市中,可能形成较早的是________、________城市(填代码),原因是________。
(2)A、C、D三个城市兴起的共同原因。
(3)促进A城市发展和限制其发展的区位因素分别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C城市位于________地貌上。
(4)E城市兴起和发展的主要区位因素是________。按目前图中展示的现状,哪个地点可能会再形成一个城市,将这座城市用字母F注在图中。
材料一:我国近几年来城市化率变化图。
材料二:某年份中国部分省级行政区城市化率排名与当年部分省区人均GDP数量及排名(除港、澳、台外)。
(2)由材料一可知,我国近年来城市化水平呈______趋势,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
(3)由材料二可知,我国城市化水平较高的省区大多分布在_____ ,其原因是 。
(4)有关上海市城市化水平最高的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城市化基础水平高 | B.经济发展水平高 |
C.人口自然增长率高 | D.人口迁入率高 |
2.单选题- (共20题)

【小题1】1992年该市的城市化水平约为( )
A.10% | B.20% |
C.30% | D.40% |
①农村生态环境改善 ②城乡经济收入差距加大
③城市交通条件便利 ④城市就业机会多 ⑤农村地域转变为城市地域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③④⑤ | D.②④⑤ |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是目前发展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形式 | B.c不能称为人口迁移 |
C.b是我国目前最主要的人口迁移类型 | D.d主要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
A.a | B.b | C.c | D.d |

影响人口迁移的因素中,经济因素一般起主要作用。图中①②③④的迁移中,影响人口迁移的主导因素不是经济因素的是( )
A.①④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小题1】青海、西藏环境承载力远远低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主要原因是( )
①地势高、气候寒冷 ②生态环境脆弱
③自然资源丰富 ④土地生产潜力小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①消费水平迅速上升 ②生产活动过程中破坏了生态环境 ③青藏铁路的开通,方便了与外界之间的联系 ④自然灾害的增多
A.①②④ | B.①③④ | C.①②③ | D.②③④ |
A.实行计划生育 | B.实行环境保护的国策 | C.努力提高人口素质 | D.提倡高消费观念 |

【小题1】黑龙江省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全国同期相比差异最小的年份是( )
A.2012年 | B.2010年 | C.2000年 | D.1995年 |
A.人口增长模式为“高—低—高” | B.总量呈下降态势 |
C.总量呈零增长态势 | D.总量呈增长态势 |

【小题1】若该图表示目前世界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则该图可能表示( )
A.从北美迁往拉美 | B.从亚洲迁往北美 | C.从亚洲迁往非洲 | D.从欧洲迁往亚洲 |
A.从湖南流往广东 | B.从北京流往河北 | C.从广东流往新疆 | D.从湖北流往贵州 |

【小题1】甲国人口增长模式属于( )。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B.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
C.低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D.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
A.经济水平 | B.教育水平 |
C.历史条件 | D.自然条件 |
A.甲国男女比例失调,人口增长缓慢 |
B.乙国青壮年人口多,即将进入人口生育高峰期 |
C.甲国青少年人口少,劳动力不足 |
D.乙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社会负担加重 |

【小题1】目前与甲国1890~1920年人口再生产类型相同的国家是( )。
A.韩国 | B.中国 | C.新西兰 | D.埃及 |
A.自然灾害频繁,饥荒严重 | B.政局动荡,长期战乱 |
C.国家政策调控 | D.抚养孩子成本上升,夫妇不愿多生孩子 |
【小题1】这种变化是哪种中国文化的变化( )
A.从早婚早育到晚婚晚育的变化 | B.从多育多子到只生一个的变化 |
C.从“学而优则仕”到“全民皆商”的变化 | D.从安土重迁到“四海为家”的变化 |
①我国社会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 ②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③受宗教的影响 ④受婚姻不够稳定的影响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城市常住人口是指在城市地域内实际居住超过6个月(舍6个月)以上的人口。它是城市人口的主体部分,是城市经济活动的主要参与者。甲国是世界上人口密度最小的国家之一,2017年底,甲国总人口达到320万人。下图为2010年和2018年甲国前十大城市常住人口的统计图。
【小题1】推测该国家可能是( )
A.英国 | B.印度 | C.印度尼西亚 | D.蒙古国 |
A.a城市人口以青壮年为主 | B.城市人口数量少于农村人口数量 |
C.中小城市人口总数大于大城市人口总数 | D.城市老年人口数量增速低于农村 |
A.地理位置优越 | B.气候温暖湿润 | C.自然资源开发 | D.交通运输便利 |

关于该市人口迁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迁移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 |
B.迁入人口中女性数量多于男性可能与该市产业结构有关 |
C.该市外来人口大于本地人口 |
D.迁入人口不会对该市产生婚姻生育等社会问题 |
人口半城镇化率M=(城镇常住人口-城镇户籍人口)/城乡总人口100%,能反映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化过程中的不完整程度,主要表现为没有城镇户籍,在子女教育、社会保障、住房等诸多方面未享有城镇户籍人口同等待遇。下图表示某年我国半城镇化率(M)的省际差异。
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M低的省市处于高水平均衡阶段 | B.M高的省市就业机会较多 |
C.M低的省市经济发展速度快 | D.M高的省市城市病最突出 |
A.降低城市化速度 | B.加速郊区城市化进程 |
C.在农村宅基地上建商品房 | D.重视以人为本的城市化进程 |

【小题1】从城市功能分区的结构看,应属( )
A.同心圆模式 | B.扇形模式 |
C.多核心模式 | D.条带状 |
A.a | B.b | C.c | D.d |

【小题1】关于该城市的说法,错误的是( )
A.该城市兴起的主导因素是河流 | B.甲区域为高级住宅区 |
C.交通是乙、丁两区共同的区位因素 | D.火车站与汽车站不宜集中布局 |
A.城市等级 | B.服务范围 | C.产业结构 | D.行政范围 |

【小题1】甲图中P处房价明显偏高,其原因可能是( )
①依山傍水临近风景区,环境优美 ②地势平坦,有工厂在此集聚 ③接近文化区,有众多的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 ④靠近公路,交通便利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A.M | B.P | C.F | D.N |
TOD模式,是以公共交通为导向的城市用地开发模式。即以公交站点为中心、以400~800米(5~10分钟步行路程)为半径建立集商业、工作、文化教育、居住等为一体的区域中心。下图为TOD开发模式示意图。
【小题1】图中A,B,C三类城市功能区分别为( )
A. 居住区、办公区、核心商业区
B. 居住区、核心商业区、办公区
C. 核心商业区、居住区、办公区
D. 办公区、核心商业区、居住区
【小题2】TOD开发模式可以( )
A. 完全用步行替代公共交通
B. 降低土地利用密度
C. 减少人口“钟摆式”流动导致的交通拥堵
D. 降低区域人口密度
A.攀枝花 石家庄 大同 堪培拉 | B.广州 华盛顿 西安 鞍山 |
C.赣州 株洲 巴西利亚 大庆 | D.攀枝花 郑州 杭州 邯郸 |

【小题1】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服务中心甲、乙、丙的服务职能依次对应正确的是( )。
A.高档电器、早点铺、星级宾馆 |
B.汽车销售、珠宝商行、星级宾馆 |
C.星级宾馆、家用电器、早点铺 |
D.早点铺、星级宾馆、家用电器 |
A.在该区域范围内,类似甲的城市数量最多 |
B.地租水平:乙>甲>丙 |
C.乙处最可能布局居民区 |
D.据图中显示的条件,乙地服务范围和功能有增大的趋势 |
3.选择题- (共4题)
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2、3、4、5、6.把这个正方体任意上抛,落下后,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blank#}1{#/blank#},是合数的可能性是{#blank#}2{#/blank#}.
一个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写上1、2、3、4、5、6.把这个正方体任意上抛,落下后,朝上的数字是偶数的可能性是{#blank#}1{#/blank#},是合数的可能性是{#blank#}2{#/blank#}.
4.填空题- (共1题)
-
【1】题量占比
综合题:(3道)
单选题:(20道)
选择题:(4道)
填空题:(1道)
-
【2】:难度分析
1星难题:0
2星难题:0
3星难题:0
4星难题:0
5星难题:0
6星难题:0
7星难题:0
8星难题:0
9星难题:24